“網際網路+”時代人才培養模式呈現更多可能

發表於2019-05-11
當今社會,計算機軟體行業依舊是目前的熱門行業,軟體工程師、軟體測試工程師等人才需求很大。據瞭解,國內市場每年對軟體人才的需求高達80萬,而且這個資料隨著中國軟體的普及而快速遞增。然而,用人單位對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如飢似渴”之下,卻仍舊存在著各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中大量不能找到合適工作的“錯位”現象。尤其是銀行的IT部門和跨國IT企業,對於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軟體人才最為需要,也就是說,企業更青睞有經驗的年輕人。
面對這種情況,種種嘗試也開始出現,試圖緩解或改變這種“錯位”。
就比如,在去年12月10日,教育部發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這無疑是立足於提升大學生就業率的機制創新,然而休學創業只是看起來很美,有人提出,其實與休學創業相比,建立彈性學制要更迫切、更必要,靈活的彈性學制,既可滿足學生對教育選擇的個性化、多樣化要求,也有利於學生獲取社會經驗。無論如何,政策性的保障確實是給了大學生“試錯”的權利,但對於中斷學業,中途創業,在大學生看來終究是一種“劍走偏鋒”的冒險。
如我們所見,在“網際網路+”的大勢之下,各行各業都在藉助網際網路進行創新,不僅大學生就業正在被大量的跨界、混業和新興公司的出現而帶動起來,更有“網際網路+”的新模式正在從本源上對人才培養進行創新,為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更多可能。
軟體行業正在掀起的一場革命就是“眾包”,正是“網際網路+”與傳統企業產生跨界融合的產物。傳統企業在網際網路的滲透之下,越來越多的軟體服務需求湧現,而以“解放號”為代表的眾包平臺,正在使有軟體服務需求的企業與軟體人才進行線上連線,撮合交易。在由軟體需求方、軟體服務提供方、從業人員共同形成的線上生態圈裡,大量的企業將軟體服務專案進行線上提交,“解放號”運用獨有的資源刻畫體系與智慧匹配系統,為發包企業匹配有經驗的開發者和開發團隊,並提供專案交付管理。
 
“解放號”平臺由國內大型綜合軟體服務企業中軟國際公司開發推出,中軟國際認為,企業最大的痛點來自於在專案開發過程中找不到有專項經驗和特殊技能的人而造成的資源錯配、重複勞動多、效率底下等問題,而關鍵的破局點就是通過“複用”來激發個體創造力,“複用”人、“複用”程式碼,在平臺上為專案匹配有經驗的開發人員,是“解放號”眾包服務的一大亮點,而將經驗融於平臺,正是“解放號”與眾不同的最大優勢。平臺除了基本的撮合交易外,中軟國際更是將自身十多年來在軟體服務領域積累的經驗融於平臺運營和服務中去,服務滲透企業發包、選包過程、簽單環節、開發執行、任務驗收、運維環節等專案過程,目前已有大量專案完成交付。
從上面可以看出,讓“有經驗”的人去接包,複用“有經驗”的人為企業所用,是企業所需要的,那麼對於無社會經驗的大學生而言,眾包如何去實現價值?中軟國際對人才培養模式有新的思考。
能夠在眾包平臺上接包的開發者我們稱之為“傑客”,對於沒有社會經驗的“宅客”,一直在校企合作培養軟體人才方面進行積極地探索和實踐的中軟國際ETC推出了“宅客學院”。“宅客學院”不僅是面向大學生提供的IT學習社交平臺,也是基於“解放號”生態所推出的網際網路教育培訓平臺。
“解放號”與“宅客學院”互為資源,互相服務。“宅客學院”不僅為“解放號”平臺提供工程師資源的培訓、供給服務,而且“解放號”上的“傑客”也能通過平臺為“宅客”提供一對一學習輔導服務,進行技術或職業規劃指導。而“宅客”通過在“宅客學院”的學習培訓成長為“傑客”,則可在“解放號”上進行接包。因此,大學生畢業之後上班還是上“解放號”,亦或是創業,都不再是難事,而“解放號”平臺也會成為就業的一種新的形式。
據瞭解,中軟國際已在國內建立了18個大型軟體人才實訓基地,與全國500餘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廣泛的合作關係,十年來累計為自身及全行業培養合格人才超過10萬人。在這個背景之下,中軟國際通過眾包平臺“解放號”和IT學習社交平臺“宅客學院”與各大院校共同探索產學研合作創新模式,必將迎來一番新的局面,在合作中共同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培育出符合軟體行業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建立以產業需求為出發點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搭建適應軟體行業發展需求的人才供應鏈。
日前,“宅客學院”將進行公測釋出,“第六屆中國校企合作軟體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宅客學院’公測釋出儀式”將於7月22日在大連舉行,就“網際網路+形勢下人才培養新模式”進行主題探討。可以預見,“宅客學院”的推出與應用,必將創新IT人才培養模式,使IT人才培養更加高質高效。它與“解放號”兩大平臺不僅是中軟國際發展的一大步,更是高度體現“網際網路+”時代企業及個人的迫切需要。
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