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le Bio:產品出海的最重要一課是「重營銷輕技術」?

Solo社区發表於2024-03-18

名字: Jingle Bio

開發者 / 團隊: Luo Baishun

平臺: Web


請簡要介紹下這款產品

Jingle Bio 是一款不需要任何程式設計基礎就可以輕鬆駕馭的個人網站製作工具,你可以使用 Jingle Bio 來展示自己的作品、技能、經歷、成就、愛好等,構建自己的個人品牌。

哪個瞬間讓你決定開發這款產品?

創造 Jingle Bio 的初衷是:我的上一個產品 EarlyBird 在增長上遇到了一些瓶頸,因此我想要構建一個基於 EarlyBird 的子產品來推動 EarlyBird 的增長。

在經過幾個 idea 的抉擇之後,就決定選擇耗時最短的 link in bio 賽道,當時我試用了市面上幾乎所有 link in bio 工具,包括 LinktreeBio LinkBeaconsBento 等,它們各有各的優缺點,於是我決定把這些產品的優點集中到一個產品中來,這就是 Jingle Bio 的雛形。

相比於同類產品,你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相比較傳統的 link in bio 工具,Jingle Bio 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已經不僅僅只是連結的集合,而是十多種元件形式(連結卡片、社交媒體卡片、技能卡片、經歷卡片、音影片、地圖等)組合而成的多媒體名片。

相比較 Bento,Jingle Bio 不僅可以讓使用者使用自己的域名,還能夠追蹤頁面中每個元件的表現,讓使用者可以清晰洞察受眾在自己的個人網站關注了哪些內容。除此之外,Jingle Bio 還內建了郵件收集和支付整合,對於有粉絲量的 KOL 來說,提供了直接變現的通道。

你嘗試過哪些渠道推廣它?過程中有什麼收穫嗎?

我們在聖誕節那天公開發布 Jingle Bio 到了 Product Hunt,並拿到了 #2 Product of the Day,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小小的 traction。

隨後,我們又提交 Jingle Bio 到了各大目錄站,帶來了另外一些直接的流量和曝光。

我日常會活躍在 Twitter,會把 pitch 給我認為適合使用 Jingle Bio 來構建個人品牌的推友。

長期的計劃當然還是 SEO,目前 Jingle Bio 的 DR 已經來到 25,也開始有了自然的搜尋流量,未來還將持續投入資金和時間到 SEO 上。

釋出這款產品至今,有哪些反饋讓你印象深刻?

最直接的還是使用者覺得 Jingle Bio 抄襲了 Bento,我對此倒是沒有什麼要反駁的,但 Jingle Bio 和 Bento 的差異挺多的,受眾人群也不完全一樣。

好的一面是,很多使用者製作了在我預期之外的 use case,比如形式主義文件生成器、旅館主頁、產品的 changelog 等等,這也幫助我開拓了視野,更好地理解 Jingle Bio 可以幫助什麼樣的人實現品牌價值。

有哪些產品你覺得應該被更多使用者知道?

哈哈哈我可以說我的上一個產品 EarlyBird 嗎?因為驗證想法這件事真的太需要被推廣了,在我們的社群裡,有太多的獨立開發者悶著頭做產品,到頭來發現沒有使用者對自己的產品感興趣,所以 EarlyBird 就是以一個方法論來告訴使用者:你的 idea 可能很值錢,但沒有經過驗證的 idea 一文不值。

在產品出海的路上,你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麼?

重營銷輕技術。不是說技術不重要,而是在產品早期的時候,技術的重要性遠不如營銷,這其實是無數 indie hacker (也包括我自己)在經歷了慘痛教訓之後達成的共識。把 80% 的時間用在營銷,而把 20% 的時間用在開發,先讓產品被更多的人知道,品牌被更多的人記住,才有機會獲得足夠多的使用者反饋,進而推動後續產品的開發。

介紹一下你自己,以來未來的計劃。

我是一個草根創業者,一個dadpreneur,業餘時間做做獨立開發,已經上線的作品有 Jingle Bio、EarlyBirdHeyFormTinySnap 等,同時我還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獨立開發者出海社群「出海去」的聯合創始人。

關於未來,我會在保持自己獨立開發者身份的同時,更多地去投資和孵化一些有熱情、有衝勁、有想法的獨立開發者,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訂閱

這個專欄會同步更新在 Solo 社群、公眾號、知乎、社群。

微信搜尋"Solo 獨立開發者社群"或者掃描二維碼,即可手機訂閱。

社群網址:Solo 獨立開發者社群-連結每一位獨立開發者, 從 Solo 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