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工作流程及時間分配

weixin_33912445發表於2018-05-02

大家對大公司的工作流程好奇心很強,今天來說說大體的工作流程。

大公司在研發一個APP的時候,流程是:

需求定位——產品PRD文件——PRD同步所有人——互動設計——互動評審——視覺設計——視覺評審——開發——測試——Beta版本——正式上線

需求定位

一般在上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公司會制定一些戰略,決定走那些方向可以賺錢,方向可以是遊戲、AR、叫車、外賣等等領域,然後根據這個方向想想看怎樣實現這個方向上的財務收入。是靠運營打廣告就可以了,還是依據一個產品,比方說APP或者智慧硬體,或者兩者都結合,去讓一個賺錢的idea變成可實施操作的事情。這個事情最好在今年哪個月份完成或者試水比較合適,於是就產生了專案時間。

204271-846de3f64352f22a

產品PRD文件

定好這個專案之後,比方說要做一個APP。那麼這個APP怎樣進行運營,是做一個工具(比方說拍照、美圖等等)讓大家使用,還是說做社交。這個APP做起來之後怎樣讓它活起來,動起來,怎樣拿到種子使用者等等。運營和PM會一起進行商量。當他們的想法比較成熟的時候,PM就會整理出一個PRD文件(需求文件)和一個產品原型。PRD一般是個Word文件,PRD見到的Axure檔案比較多。

PRD同步所有人

然後召開會議,請所有人蔘加會議。這裡的所有人包括:產品、運營、互動、設計、開發、測試、各個團隊的leader,比方說設計總監,開發負責人等等。在這個環節,PRD文件會遭受來自各方面的質疑。

主要是兩方向,一是產品的核心競爭點在哪?即用什麼保證這個產品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另一個就是工期的問題,即能不能在設定的專案時間點上線。如果不能是開發招人還是砍掉一些不重要的需求。一般這個大會之後,產品會重新再調整下PRD,編好需求的優先順序再與大家同步一次。

在這個環節之前,設計師是不用也不需要插手進去的。

互動設計

定好PRD文件之後,互動會估算自己的工作量,一般從0到1的工作量的話會安排2個設計師,3~14個工作日是比較合適的,根據公司的環境和工作量、人手的多少進行調整吧。然後互動設計師開始進行設計,中間跟PM進行各種溝通,產出Sketch文件。

互動評審

互動評審即對互動設計師稿件的探討。閣主在評審前,會將稿子與PM、更專業的互動設計師進行完整過一遍、修改一遍,以確保自己的方案沒那麼爛。然後提前一天進行會議邀約,通過郵件或者釘釘,將所有人都拉到一個會議裡面。在評審的過程中,會有來自開發、產品、視覺、其他互動設計師的各種疑問,包括你的leader,所以這個時候,方案一定會有所更改或者補充。平常心對待~

204271-e6795ebd60650338

視覺設計

當互動設計師的稿件修改完成後會生成相應的互動文件給視覺設計師,文件是比較正規的PDF。視覺設計師開始優化頁面,進行更有美感的設計製作,時間上會比互動要長几天。這其中PM和互動都會參與其中一起進行細節補充。

視覺評審

跟互動評審一樣,視覺評審也會邀請一大幫人進行參與會議,然後進行稿件的確認,當然這個過程可能出問題的是互動也可能是PM和視覺設計師,大家目的一樣,將事情想得更加完善,定一個比較靠譜的方案。視覺設計師然後再依據大家的意見進行檔案更改定稿。

開發

當視覺設計師完成稿件之後,會交給開發進行程式碼實現。這個工期可能是馬上開始也可能是延後幾天,看公司專案的進度。而到了開發階段,開發所遇到的問題也會找設計師進行協調,但可能設計師已經開始投入到下一個版本或者下一個需求的設計之中。這些都很正常。

測試、Beta版本、正式上線這三個環節閣主以後再更新,一是因為閣主現階段的工作內容還沒有達到這一步,不能只看到其他人專案的表面而胡說。二是,稍微有點涉及到業務,保密機制需要控制下,望見諒。

總的來說,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流程其實是比較類似的,不同點在於,大公司資源多,可以將每個流程拆分細緻,由專門的人去進行做,那麼做的東西會考慮比較周全。

如果說工作的節奏,閣主是覺得,大公司並沒有輕鬆多少,在小公司做事情多而雜,在大公司要非常的專而精,不管哪些方面都要投入大量自己的精力,一樣都不輕鬆。祝大家工作愉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