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玉】關於博士年齡的焦慮的一些安慰
1. 這個世界不是線性的
一個典型的學生思維就是,這個世界是線性的。因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全都是按部就班這麼過來的,所以就會認為如果別人22歲畢業,那麼我21歲畢業就會有無限大的優勢,同理可證碩士和博士階段。
同時這些人也會用這一套應用到工作中,比如你剛進入公司是P4,明年是P5,這些人會認為如果你接下來肯定是P6啊!
可是這個世界並不是這樣的,P5之後或許是跳槽,或許是失業,當然也有可能是創業直接走向人生巔峰。
其實你想想或許你就算28歲博士畢業仍舊沒有未來呢!還是要樂觀一點!
另外,你真的確定你五年能畢業嗎。。?
作者:快樂一劍飄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56493/answer/2191590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 大多數人,不論二三十歲起點如何,到四五十歲人生狀態基本相當。
看到上面很多回答有感。我想給你的建議是 see the bigger picture。
首先,我想你一定學習過概率學。那麼如果你有心做一下分佈的話,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人,不管他20歲、30歲的起點如何,到40歲、50歲的人生狀態與財富水平,是基本相當的。社會總體“通脹”與經濟增長,決定了這個期望。你的努力只是增加一點正向波動。所以,不要聽信畢業薪資高的方向就覺得好,聽信畢業薪資低工作難的方向就覺得不好。
其次,判斷你是否想念PHD的唯一準則,是你是不是喜歡這個學科,有沒有好奇心、求知慾。而不是任何物質回報。
再次,要滿足第二條,必須要明白一點,大多數人都不是star,一方面天資,一方面後天機會的差異。很多人念PHD都是把自己當作star去對待的,至少他們心裡面從來沒有正視這個問題。把科研與發表當作未知數的賭博。事實上,phd和phd是有很大差距的。每一個念phd的人都應該對學術科研充滿了激情和興趣,但不代表所有的phd都可以不在讀書期間開展因地制宜的職業規劃,而單相思地把學術當作自己未來的全部。只有star可以把學術當作未來的全部。只要正視這一點,畢業之後的經濟回報就不是任何問題。換句話說,當你接到phd offer的時候,就要開始思考如何在學術與職業規劃兩者之間尋找你內心的balance。
再再次,對,內心的balance。因為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大部分念phd的人都希望有機會把學術當作自己的全部職業生命。但這一點,幾乎毀掉了90%的phd的前途。
再再再次,學位無論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提高期望水平的有效手段。尤其對於99%的普通人而言,讀書永遠是改變你人生際遇的重要手段。
再再再再次,別擔心回報。想想你小時候對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的那種好奇心。用這種好奇心驅使你自己去學習。如果我當年努力一點,正常應該是25歲就可以phd畢業,結果當年懶惰,兜兜轉轉到畢業時已經31歲。但是,真正獲得學位之後,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我找回了小時候堅持看自然哲學與每天晚上趴在樓頂上寫星象日記的童年。而且通過教研工作,感覺這一輩子都可以活在童年之中。這種感覺,只有phd可以帶給你。
最後,information的就業好得出奇。無論業界還是學界都大有可為。只要你真正喜歡,你都會成為你自己那條路線上的star。學術不止一條路線。phd更不止一種樣子。
作者:Nash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56493/answer/5871184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 人生不是隻有長度,還有高度和寬度。
人生不是隻有長度,還有高度和寬度,你讀博或不讀博,長度不會受太大影響,因為現在醫學發展很快,人基本都能活七十多。但高度和寬度卻是完全不同的,雖然碩士和博士都叫研究生,但碩士寫論文還是在用自然語言寫,但讀完博士,大家基本都具備了用數字邏輯語言表達自己思維的能力,因為只有這種語言,才能讓同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閉嘴!能重造自我,毫無疑問,這個提升是巨大的。從我自身來講,讀博士沒有讓我變得更加有錢,但卻讓我的痛苦減少了很多,讀之前看到馬路上的豪車我會羨慕,然後怨自己沒機遇,怨父母沒本事,讀之後我看見馬路上的豪車我會思考,為什麼人們會羨慕,羨慕的背後有哪些因素推動,相互間什麼關係?哪個更為顯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麼一思考,就沒功夫怨天尤人了。
此外,有兩句話我覺得很重要,第一,世界是非線性的,不是說25歲博士畢業,35歲就一定能當教授,45歲就一定能當院士,55歲就一定能拿拿諾獎。第二,世界上最大的差異永遠是個體差異,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特的,很多看起來偶然的因素,例如家庭組合,成長環境,甚至任課老師,對軌跡的影響都有可能是巨大的,而承受這一切的就是個體,所以認可差異,接受差異,消化差異,很重要,請相信存在就是真理。不讀你一樣會老,一樣會有痛苦,讀了也會老,但生活的痛苦會少,因為思想的痛苦已經讓你無暇再考慮其它,生活痛苦很多時候你左右不了,因為影響生活的變數太多了,你控制不了,但思想的痛苦努力就會突破,因為這裡面就一個變數,就是你自己,其它都是常數,每突破一步,你都會有自己支配自己人生快感!我想這就是論語所講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不再糾結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而是站高點,搞清大致規律,明白這一切不過是拼圖,加總就是人生,其實就這樣。這時你把人生作為結論,提出假設,設計模型,選自己能控制的變數,最後擬定題目,我想結果一定是成功。如果反過來,人生當題目,然後提假設,那結論是怎樣真不好說。
作者:毛寧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56493/answer/2580997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5. 穩定輸出是王道
飛翔的酋長大人:我覺得,題主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如果能保證每年2篇以上頂刊的輸出,你在乎年齡?
思路:一個結論終結此帖: 你有高分或者多篇top的paper,35都不老,沒有的話,25也沒用。
6. 國內學術的年齡坎最晚在45歲
(1)
我第一次看到31歲拿到海外博士還覺得年紀大的。
不是雞湯黨,只是從事實分析..
首先,我不知道博士五年是怎麼算的。美國嗎?海外=美國?這是什麼邏輯。
第二,在大多數國家,拿到初級教職的年齡大致在30-33歲。在國內的話,按照正常的發展路徑,一般會在28歲取得博士學位,再加上必要的三年博後,也差不多是31歲。所以31歲我覺得不算很大。
第三,回國主要是不要過35歲這個檻。但其實過了也無所謂,除了青千以外,還有優青(38歲),優青拿不到還可以走面上專案,面上不行,也可以40歲走大千人。還有各種省市的title。回國以後,最關鍵的是45歲這個檻,也就是傑青。
所以不管在哪裡,保持持續地成果積累,科研課題的連續性,比你去哪裡更重要。
作者:AntonioYu1990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56493/answer/5145410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
覺得適合學術研究可不代表適合從事科研工作。國內環境沒有那麼單純,不講政治是拿不到經費的,除非逆天了每年nsc這種。
年紀大的問題是三十五青拔,三十八優青青千,四十五傑青和長江千人這個年齡限制。
上面是現實問題。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努力,不一定非要走上述主流路線。
人生一是靠命,二是靠運,當然努力也是不可少的,加油了!
作者:長夜未央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56493/answer/2042599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 特例:國外出路
舉個例子,訪學時期的外導是個華人,33歲時從東南大學辭職去美國攻博,38歲博士畢業去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任教,40歲獲得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 現在是終身教授,在全美Top20,專業全球第二的的高校任職。600多平米的大房子,草坪可以養牛,寶馬和霸道都有獨立車庫。所以,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能力和學術成果怎樣。
作者:Shine Xia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56493/answer/58287714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 我的焦慮源於哪裡?
- 焦慮
- 而立之年的焦慮
- “奶茅”伊利,困於中年焦慮
- 程式設計師的焦慮程式設計師
- 84歲最高齡iOS的開發者如何擺脫焦慮,這兩點你知道嗎?iOS
- 石頭科技的增長焦慮
- 從.NET看微軟的焦慮微軟
- 《自然》:調查顯示36%的受訪者曾因攻讀博士學位而焦慮抑鬱
- 一個老程式猿的焦慮3
- 機器學習的數學焦慮機器學習
- 程式設計師,停止你的焦慮程式設計師
- 跨過焦慮的最終法則
- 我是如何實現零焦慮的
- 關於Camera對焦
- 參加完NeurIPS,紐約大學教授感受到了AI博士生的焦慮與挫敗AI
- 拒絕做焦慮販賣者的韭菜
- 遊戲直播下半場的焦慮症遊戲
- 一起教育的前進與焦慮
- 哎,該死的焦慮症又來了。
- 關於2021年的一些收穫和思考
- 《自然·通訊》:焦慮的大腦功能亂竄
- 多倫多大學:研究顯示不良飲食與更高的焦慮存在關聯
- 關於EditText焦點監聽
- 蕉下收割“防曬焦慮”
- 遊戲人請不要焦慮遊戲
- 關於angularJS的一些用法AngularJS
- 關於table的一些操作
- 關於position的一些理解
- 關於CodeReview的一些思考View
- 在焦慮中等待的日子,是一種人生修行?
- 產品經理如何緩解當下的焦慮?
- 用難測的期待去對抗既定的焦慮和迷茫
- 全球老齡化持續加速的原因在它!
- 程式設計師為什麼焦慮於程式語言和框架?程式設計師框架
- 程式設計師如何克服焦慮?程式設計師
- [譯]新手開發如何克服焦慮?
- 程式設計師,你焦慮嗎?程式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