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 300 多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患者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針灸可以有限地緩解症狀,但其臨床意義仍不明確。隨附的一篇社論強調了針灸在治療非疼痛性疾病方面的潛力,以及臨床上更廣泛地使用針灸的必要性。
一項涉及 300 多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或蕁麻疹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表明,針灸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然而,這些結果的臨床意義仍不確定。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上。
CSU是慢性蕁麻疹最常見的形式,其特點是在沒有特定誘發因素的情況下,反覆出現持續6周以上的瘙癢、皮損或腫脹。90% 以上的 CSU 患者需要緊急治療來緩解瘙癢,因此,控制瘙癢是 CSU 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
成都中醫藥大學的研究人員隨機分配 330 名 CSU 患者接受 4 周針灸治療、4 周假針灸治療或等待治療(對照組),然後在治療後對患者進行為期 4 周的隨訪,以研究針灸是否能改善 CSU 的症狀。症狀變化採用每週蕁麻疹活動評分(UAS7)進行測量。
針灸組患者報告的 UAS7 改善程度高於假針灸或候補對照組。然而,干預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未達到最小臨床差異(MCID)閾值,因此觀察到的瘙癢嚴重程度評分降低的臨床意義尚不確定。 針灸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最高,但事件輕微且短暫。
英國醫學針灸協會的邁克-卡明斯(Mike Cummings)在隨附的一篇社論中強調,這些試驗結果很有意思,因為它們描述了針灸對一種不以疼痛為特徵的疾病的療效。
雖然研究結果的臨床意義尚不明確,但作者建議臨床醫生應保持開放的態度,即使是在病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針灸的輔助作用也有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社論認為,針灸作為一種療法常常被忽視,因為它缺乏其他現代干預措施的商業支援。
自 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