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小鼠實驗發現,生物鐘參與了調控動物的“進攻性”行為。這一研究結果有望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黃昏焦躁症狀。

9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神經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雄性小鼠間為保護領地而發生的好鬥行為在一天中的強度和頻率會隨光照發生變化。

論文高階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克利福德·塞珀教授說,小鼠在黃昏時最好鬥,在清晨時最溫順,這表明進攻性行為接受光照後逐漸增強,在黃昏達到頂峰。

研究人員操縱負責調控生物鐘的神經元,發現讓某一神經遞質失去活性後,小鼠進攻性行為的晝夜起伏就會消失,而這些小鼠總體會更好鬥,進攻行為顯著增加。

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常出現“日落症候”,即在白天結束時突發性暴躁。塞珀認為,控制生物鐘有可能會讓患者更加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