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AIGC時代,人力資源數智化的關鍵趨勢與應對

財經觀察處發表於2023-09-28

作者:徐剛


導讀


論壇實錄 | 以下內容根據 《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行動指南》作者、世界500強企業人力資源運營負責人 徐剛在“ 2023全球商業創新大會|人力資源數智化專題論壇”上的演講內容整理而

AIGC可以幫助HR成為“超級個體”


AIGC在各種場景中都有應用,如文字翻譯、崗位描述、規章制度、郵件通知、招聘文案、培訓大綱、還有績效KPI、資料處理、資料分析、海報製作等,個人覺得不論何種場景,AIGC應用到目前為止應該是作為HR的助手,幫助HR生成一些初步內容,最後還是需要HR經理去把關。AIGC產生之後,讓很多HR包括其他員工能夠成為超級個體,我們可以讓AIGC幫忙解決80%的問題,但剩下最重要的20%的問題還是需要人來解決。


AIGC時代,人力資源管理有哪些趨勢?


1、技術賦能: 所有技術應用的初衷,都應該是幫助各類員工能夠更好地去完成我們的工作;

2、資料驅動: 如果沒有資料去衡量,不知道資料化的結果,更不清楚有沒有資料為業務賦能,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非常不利;

3、突破邊界: 例如HR在公司做崗位評估時,包括績效評估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很多員工未來可能需要更多突破邊界的做法,HR又該如何應對?

4、員工體驗: 未來AI幫助員工解決很多重複工作後,員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創意性工作,需要有內驅力;有研究報告表明,當企業希望激發研發類和創新類的工作激勵的話,錢的激勵其實起到的作用很小,要重視員工體驗,思考如何讓員工能夠感受到有意義;

5、生態協同: 不管是何種廠商,都離不開整個社會的生態合作,HR應用也是如此,都離不開整個社會各種軟體的配合;

6、領導力: 數字化領導力是未來企業的關鍵,有一批既懂業務又深諳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他們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先生”,需要具備數字時代的“洞察力”、“組織力”、“突破力”,這也是數字化領導力主要構成。

7、業務結果: 無論將來發生何種變化,有一點是不變的,一定要為業務賦能,迴歸到這項工作對於業務結果到底有什麼影響,如果沒有影響,即使技術再好也要降低優先順序。



1

思維篇


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HR更要有想法而不是懂演演算法


很多公司已經開始做日常的員工敬業度等調查,會把一些問題植入到日常這些給員工的問題,那麼定期可能給到相關的政策部門有一些反饋,這個就能夠更多的實時去跟蹤員工的敬業度。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不斷去積累很多資料,有了日常資料積累之後,才能經常去做不同維度的分析。這一點上,HR要做的就是對於原來問題的痛點把控,並且瞭解新的技術大概能做什麼,不必知道怎麼做。有這樣的想法之後就跟供應商、IT部門等相關部門提出。



2

場景篇


數字化規劃需要端到端的規劃,結合人和數字化系統的優勢


HR的應用場景不僅僅是數字化系統,如果沒有那些綠色“人工”場景的話,HR工作效果是不能保證的。希望大家能更多的去了解,其實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就是透過數字化系統,解放一些不必要的重複性工作,但是要把更多的工作重點放到綠色模組中。當然,隨著技術進步,綠色也有可能逐步變成藍色,但總會有HR需要去做的業務的事情。所以這是為什麼在AI時代規劃系統建設的時候,還是要規劃整個應用端到端的流程是如何運轉的。


人力資源數智化的分階段規劃場景


在做人力資源數字化建設規劃時,可以分不同的步驟,最簡單的 第一步就是做到“降本增效”,例如用友BIP極速入職、員工自助服務等等,很多時候是提升效率的; 第二步就是做到人才發展,HR最關鍵的本質價值在於,他們要基於業務需要,把“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例如人才畫像、智慧測評、人才發現、智慧招聘、智慧學習等場景;第三步,如果人才發展也做好了, 接下去就是做組織發展,當我們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之後,就可以把傳統的組織診斷,將日常資料不斷積累,形成組織診斷報告。分步驟走,就能讓我們HR的數字化工作層層升級,不斷以當前的技術為基礎,更好地完善人力資源數字化建設。



3

體驗篇


傳統“體驗”可能會雖看重最上面的部分,員工從應聘、入職、試用、轉崗到離職,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可能是員工“ 個人發展”的部分。因為在全球的員工體驗報告中更多會提到“意義感”類似的詞,特別是對年輕一代,尤其是具有創意性工作的崗位,還是要讓員工能夠去了解到工作的意義,有目標感,能夠被認同、激勵,能夠相互信任,在工作過程中與公司一同發展、共同成長。如果數字化規劃能把這些考慮進去,就能夠滿足如何能夠更好地激勵員工,能夠讓他們有更多的自驅力。




人力資源數智化的價值衡量


上述提到的人才發展規劃、組織發展規劃、員工體驗規劃等方面,如果沒有辦法用資料的方式來證明工作的有效性,那人力業務會受到很大質疑: 你花了這麼多錢,做了這麼多事,那結果在哪裡?所以,如果最後能把HR相關的重要指標,比如人均利潤率、人事費用率、人均成本等等,都能像財務指標一樣列出來,這就是最要衡量的人效指標。其次,要 用績效驅動,因為績效會帶來業務結果,如果所有部門的人均產值與市場水平相比都在中位線以下,這說明績效有問題,這個跟蹤就很有必要。


還有比較關鍵的 員工能力,這是HR主要的發力點,包括員工的敬業度、企業文化、員工體驗等等,因為這些都是會讓員工產生額外生產力的要素。所以如果能夠去做相關性的分析,看看在員工敬業度提升、公司文化被認可的基礎上,這些部門相關業務人員,他們的績效有沒有提升?他們的業務結果有沒有得到一些反饋?這個時候就可以把HR工作,甚至是文化建設工作,最終和業務相互對應上,這也是 敏捷組織產生的額外生產力,也是衡量HR的工作成果的重要依據。



AI時代,HR致勝未來的五大利器


AI時代,HR更應該有 顧問思維,改變傳統思路,不僅僅看重日常工作,而更要思考,人力資源部門如何更好地去賦能業務,同時瞭解老闆痛點,找到相關的數字化手段去幫助老闆解決他的問題,並搞定問題;第二是 業務跨界,周圍變化太快,如果你都不能瞭解AI能做什麼,如何去判定哪個崗位的級別應該是多少?所以要廣泛涉獵,文化跨界;第三,重視 技術資料,用資料思維要去聯動、跟蹤;第四,做好 員工體驗很重要的是HR要有溝通能力、有同理心、能理解;最後, 有效的人脈也至關重要,現在社會發展、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如果能有更好的業界交流、更多的生態合作,那麼對大家而言,都是共贏的局面。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30942/viewspace-298653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