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變形記】有序定無序—為什麼越努力,越無力

小洋(燕洋天)發表於2023-02-13

 

  前言:我們用自己構建的認知結構來理解和對映這個世界,透過外界的反饋來調整現有的認知。但面對的現實越來越複雜,以及面對更多的未知且陌生的情況時,我們常常試圖去“修整”接受到的資訊以便於適合處理。於是,很多的事情開始變得“不可捉摸”,結果變得不可預知!

 

 

  先從一個常見的場景開始說起。我們做產品的時候,一般會做一些調研,收集“使用者反饋”,然後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經驗,綜合考慮市場行情、商業趨勢等,將產品呈現,上線面市!上線之後,接下來要開始進行運營、推廣,也進行更多的分析,不斷的調整產品以及公司的戰略。

 

  以上是一個“產品運作的縮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做一個事情“試圖從紛繁雜亂的現實中,找出‘清晰有規律、且可以複用的路徑,到達彼岸”。如下圖:

 

  或者說,從無序中探尋規律!!!

 

  上述的過程,在很多地方發生著。很多的CTO走到今天,其實都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使用類似的方法:要成為技術負責人、在技術上有話語權、在專案上有掌控權,為此不斷的提升自己、精進自己。 

 

  好了,有了上面的鋪墊,我們可以聊聊“有序與無序”了! 

 

  這一切,是從那段轟擊我大腦的話開始的:我們很多人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這是一直以來的誤解只有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你失敗了一萬次,往往都不能成功。你在錯誤的路上不斷的試錯,這無疑在一個泥坑裡面反覆的跳,可以總結出什麼呢?我們很多時候總說,要‘試錯’,其實是要‘試對’,看看每次的嘗試,做對了什麼,然後把對的留下,一點點的積累起來。‘試錯’與‘試對’看似就是一字之差,看似結果可能一樣,但是這個內在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樣的

 

 

  “有序”其實包括兩個層面的“有序”,一個是“外在的有序”,一個是“內在的有序”。首先,我們暫且定義一下“有序”的概念,即“少,單一”“無序”即“多”。我們暫且定義到這裡,後面再次延伸。

 

外在的有序

  我們從一個可能大家知道的小故事說起,“別針換別墅”,如圖:

 

      故事比較簡單,講的是一個小夥想要別墅,但是啥都沒有,於是拿著一個別針去找人,然後遇到漁夫,換了條魚,然後找個賣飾品,用魚換了一個首飾....於是,就這一路換下去,最後換到了“一幢別墅的一年使用權”。

 

      故事裡面,小夥子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確定的,就是“想要別墅”,這也就是“有序”,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至於怎麼得到,不知道,因為有很多的途徑和方法可以來實現,這就是“”,也就是“無序”。

 

  於是,他選擇拿著一個“別針”,這個確定了,也就是“有序”,別針換什麼?不知道,有很多的可能,這就是“無序”...以此類推,每一步確定之後,其實後面的一步是不定的。從整個來看,我們會發現:都是“有序定無序”,這裡的“定”不是說“決定,確定”,而是“以此為基礎”。

 

  再舉個例子(道聽途說的網路版),馬老師懷揣自己的夢想:“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是定的,清晰的,怎麼做?可能不太清楚!

 

(圖片來自網路)

  --->首先,他選擇了做了“中國黃頁”,這個一旦定了,後面的事情就在這個基礎上開始開展。----->後來發現“中國黃頁”不合適,於是做“交易”,這個再次確定,怎麼做?可能不知道,於是不斷地學習、觀察,選擇做一個“線上交易”的產品.....

 

(圖片來自網路)

  後面的步驟,都是從“最開始那個確定的夢想(或者說願景)”中產生的,每次選擇一步,就確定一步,然後以此“確定”的步驟來進行下一步。 

  有個隱藏的小誤區澄清一下:不是每條路徑會最終取得商業上面的成功,但是,每一步、每一條鏈路的選擇,都是由一個“清晰的源點”發出的,不斷地試對,找到那條可以通往彼岸的路徑!

 

  到這裡,“內在的有序”也已經呼之欲出了:如果我們不清楚知道自己是什麼,要做什麼,有什麼,很容易產生迷惘和失落!

 

  尤其從技術,轉向創業,然後轉向業餘投資之後,發現:每個人是“生而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稟賦和特長。可是一直以來,我們都被“標準化”了,難以活出自己的樣子。

 

  例如有些人,就是難以形成所謂的“抽象思維”,因為他對細節的把控很到位,“廣度”“高度”或許不夠,但是“精度”很贊,如果硬要去做系統性的設計,即便很努力,可是內心很憋屈;有些人,看到資料就頭大,看到演算法就懵圈,如果趕著潮流去學“人工智慧,大資料”等,一旦期望的待遇落差很大的時候,內外的煎熬可想而知...

 

  內在有序,簡單而言,就是“把自己搞明白”。創業的時候,各種不同型別的專案都搞過,從私域流量工具,電商,數字貨幣,智慧硬體,其中的起起伏伏的滋味,難以言表。現在想想,其實就一個不斷發現自己,迴歸自己的過程。用一個圖總結下:

 

  所謂的“天賦”,其實就是知道自己有什麼特長,即便這個特長不是被現實所認可的;是你認可自己的“價值”。

 

  “熱情”,也就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對做什麼事情樂此不疲,即便不給錢,自己也吭哧吭哧的做的。簡言之,“快樂”。

 

  所謂的”趨勢“,就是”老天爺發紅包“的時候, 你是否在“紅包雨中”,結果只是拿到多少而已。例如前幾年,房地產火爆的時候,我們搗鼓下房子,可能結果不錯!

 

  最後,就是“商業”,你的“價值”是否可以得到“價格”,也就是說,是否有人願意為你的價值買單。例如,你會唱歌,是你的天賦,也是你喜歡做的事情,而且有人買單,那就可以形成“商業”。如果這個“商業”在“趨勢”中,你可能很快成為大V,大咖;如果不在趨勢中,也可以活得不錯!

 

  其實,一個人把以上四個點全部做到,是很稀少的,承蒙上天眷顧!所以,很多時候,往往是一個團隊,把上面四個部分組合完整。自有你自己“定”了,確定自己的角色了,其餘的人,也會清晰的各自“歸位”。  

  或許,事情本身沒有那麼複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