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便利店:究竟是新風口還是假把式?

佚名發表於2017-07-21

  近期,以“無人值守便利店”為代表的智慧便利店成為創投圈關注的焦點。然而,在實踐當中,“無人值守便利店”的落地卻顯得與“風口”這一身份不太相稱。繽果盒子不敵高溫關閉、亞馬遜的Amazon Go至今沒有大面積鋪開,其他各家的產品更是至今只有數個零星的營業點。

  近期,一筆資金投向了兼具硬體思維和零售體驗的“有人智慧便利店”,將風口推向了下一競爭階段。

  7月18日,小麥公社旗下“小麥便利店”宣佈獲得1.25億元人民幣的首輪融資,由洪泰基金、晨山資本聯合投資。據悉,這是繼斑馬資本投資便利蜂之後,便利店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小麥公社副總裁全斌表示,這輪融資將用於供應鏈建設、產品迭代升級、自有系統研發升級等環節。

  據介紹,小麥便利店面積約20平方米,該方案在戶外及建築內均可放置,可移動、可拼裝、靈活部署,可以實現4小時建店、一日開業;此外,其還透過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技術支援可無人值守模式。對於消費者而言,一個完整的購物流程是:註冊會員——人臉識別或掃碼進門(身份識別)——微信掃碼自購——結算支付離開。

  對於智慧便利店為何會受到關注,全斌認為,傳統便利店在發展過程中,地租和人工是當中最大的兩個成本,而且一直高居不下。因此,大家都在尋求用技術手段去降低成本。從現在市面上已有的智慧便利店來看,在形態上都顯得更加小微和精緻,透過佔地更小、更靈活的建造方式以及技術手段,去解決地租和人工的問題。而與“無人值守便利店”相比,小麥便利店仍然保留了一點“人工”的色彩。

  全斌表示,小麥便利店依據動態購物行為資料分析、使用者調研和多年經驗的便利店運營團隊支援,進行更準確的選品和精確訂貨,從而讓一個員工在店內就能夠實現原來所有的功能。除了收銀之外,商店的進貨盤貨、衛生清潔等方面還是需要人類來執行;不過不同的是,現在店面可以24小時開張,人不需要24小時守在店內,運營成本要遠低於普通便利店。

  在控制盜竊率上,小麥便利店採取了半管理半技術的手段。全斌表示,小麥便利店日常有人值守,所以比無人值守便利店面臨的風險要低。在選址方面,小麥便利店目前多設於封閉社群內,其消費群體比較固定,購物是剛性需求,商品多為小額資金的食品或日常必需品,偷竊行為獲利低。在技術層面,小麥便利店透過智慧身份識別掌握會員資訊,也可以透過遠端攝像頭監控等方式,及時發現偷竊行為。透過測試,小麥便利店整體盤虧是千分之三,低於傳統便利店千分之五的平均水平。

  不難發現,在所有智慧便利店現身媒體報導的蹤影當中,都聲稱自己解決了傳統零售兩個最大成本——人工和房屋,但除此之外呢?

  在談到投資小麥便利店的邏輯時,洪泰基金管理合夥人彭創表示,從供給端來說,如今各垂直領域技術發展都趨於成熟,人臉識別、語音、線下支付等等,所有垂直型別的技術解決方案都比較成熟,只需要一個技術整合者來整合所有垂型別的技術應用,就有機會能形成比較好的商業化落地的創新模式。

  但是,彭創指出,在智慧便利店這個業態裡面,“無人”並不是核心目的,只需要能夠支援可無人值守模式,並對常規服務進行補充,因為無論是什麼技術都無法改變商業的本質。對於零售來說,無論前端多麼智慧,目前最主要解決的是前端展示的問題,但無法解決選品、品控管理、供應鏈物流等等,而這些問題對於零售來說尤為重要。後端做好品質,前端做好服務才是發展的核心要點,這一定是一個沉下心來做長線的團隊能夠做的事情,而不是單純追求技術和網際網路思維的團隊就能做好的事情。

  有業內人士指出,無人便利店首先是便利店,必須滿足高頻發生的基礎民生需求。無人店開發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方便人們的生活。現有人工智慧系統,被人稱作是“有智慧沒智慧,有智商沒情商”,而且在機器識別產品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差錯率,此時也需要人工干預。

  無論是亞馬遜還是阿里巴巴,他們佈局無人店的出發點其實並不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使用者體驗,節省排隊時間,讓大家更方便地購物。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初期用過渡的方法快速佔領市場還是最為穩妥的辦法,既能培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又能解決技術尚未落地時的諸多難題,一味追求無人只能是不停地栽跟頭,而且最後能不能飛起來還是個未知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