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在新發布的《銀色光暈:建設適老性城市》報告中表示,隨著世界走向老齡化以及城市為了容納更多人口而不斷擴張,重視城市基礎設施與服務的適老性,使其便於各種年齡的人口使用,可以產生普遍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當前,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65 歲以上人口數量多於 5 歲以下兒童數量。這就迫切要求政策制定者積極主動地思考如何規劃和設計適老性城市並有意識地進行有關投資。報告提供了一個路線圖,指出通過六個關鍵領域的努力,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設計適應性強、生產率高且具有包容性的適老性城市。這六個領域是:通用性設計、住房解決方案、多代空間、物理流動性、技術和高效空間形態。

報告建議,城市可以通過多種舉措實現適老化目標,包括:確立長期願景,增加對資料收集與分析工作的投入,與各種利益相關者群體就擬採取的措施進行磋商,設計實用且持久的措施,闡明公共和私營部門、社群、學術界、社會和外部機構的作用,制定實施有關政策行動以及評估行動有效性的具體方法等。

報告認為建設適老性城市可能是各國面臨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主要原因如下:

城市適老化可以為所有年齡段的人口帶來好處,滿足各年齡階段的需求。例如,公園和花園等開放空間以及圖書館等社群設施不僅服務於老年人,而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全球約有 15% 的人口有某種殘疾,而 60 歲以上人口中有一種或多種殘疾的比例超過 46%。因此,投資於無障礙基礎設施和標牌可以幫助老年人過上自主、有尊嚴的生活,而不是時時需要別人幫助。

有證據表明,以積極主動的方式來設計和維護無障礙基礎設施,其收益大於成本,尤其對那些資金緊缺的城市來說更是如此。

重視城市適老性從經濟學角度也是十分明智的。老年人是一個巨大的商品、服務和投資市場,因此建立不僅適用於老年人,同時也適用於所有人(無論其年齡、性別、收入如何,是否有殘疾)的醫療保健、技術和休閒解決方案將使整個社群受益。

城市適老化還可以產生很多無法量化的社會和文化效益。老人不僅把儲蓄資金傳給年輕一代,而且還能傳給後者寶貴的社會和文化知識與行為,為他們提供情感和心理指導。

讓城市兼顧老年人和年輕群體的需求,有助於各國加強凝聚力,凸顯對提高包容性、照顧多元化人口群體的承諾。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