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指出,地球上有大約一半的無冰土地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
如果這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研究結論是正確的,那我們是應該高興還是失望呢?好比一個人失去了一條胳膊,如果他是消極的,他的意志可能會崩潰;而如果他是樂觀的,他可能仍然會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我至少還有一條胳膊!”而對於地球,我們應該樂觀,我們應該慶幸於我們還有另一半土地沒受影響嗎?
但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現在還沒有時間去選擇失望還是慶幸。科學家們比較了最近四張自然土地轉為人為土地利用的全球地圖,以得出了那個結論。地球上受人類影響較大的一半土地包括城市、農田和密集牧場或採礦的地方。刻不容緩的是,我們應該在保護那一半未受影響的土地的同時,修復那些遭受破壞的土地的生態系統。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野生動物和魚類生物學博物館博士後學者傑森·裡吉奧(Jason Riggio)說:“這項研究令人鼓舞的成果是,如果我們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我們仍然可以在一個相對完整的狀態下保護地球上大約一半的土地。”
這項研究於6月5日世界環境日發表,旨在向即將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全球公約》締約方大會15通報情況。這次歷史性的會議原定在今年秋天舉行,但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而推遲。會議的主旨之一是制定具體的土地和水資源保護目標。
目前,約15%的地球陸地表面和10%的海洋受到某種形式的保護。然而,在包括“自然需要半個地球”專案在內的組織的領導下,有人大膽呼籲各國政府承諾實現到2030年保護30%的土地和水,到2050年保護50%的土地和水的目標。完整的自然土地可以幫助淨化空氣和水,迴圈養分,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力,為植物授粉,並分解廢物。維持這些對人類經濟至關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每年達數萬億美元。
冠狀病毒的大流行現在震動了全球,這說明了維護自然土地以分離動物和人類活動的重要性。有科學證據表明,COVID-19病毒可能是一種從動物跳到人類身上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北卡羅萊納州卡託巴學院地理資訊系統和保護學教授安德魯·雅各布森(Andrew Jacobson)說:“通過停止野生動物的貿易和銷售,並儘量減少人類對野生地區的入侵,可以降低人類感染諸如COVID-19等疾病的風險。”
雅各布森說,確定最適合城市增長和農業的區域和國家土地利用規劃,並適當確定區域位置,有助於控制人類發展的蔓延。為其他景觀,特別是目前人類影響較小的景觀建立保護措施也將是有益的。
在這一半的未受影響的土地中,其中最大的低影響地區是橫跨亞洲北部和北美的廣闊的北部森林和凍土帶,以及非洲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亞內陸等廣闊的沙漠。這些地區往往很冷或很乾燥,不適合農業,更不適合人類居住。馬里蘭-巴爾的摩郡大學地理教授、合著者埃爾勒-埃利斯(Erle Ellis)說:“儘管人類的土地利用正日益威脅著地球上僅存的自然棲息地,特別是在更溫暖、更適宜居住的地區,但仍有近一半的地球仍留在沒有大規模集約利用的地區。”
人類影響力低的地區不一定排斥人、牲畜或資源的可持續管理。研究人員指出,在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兼顧土地主權和農業、定居點或其他資源需求的平衡保護對策至關重要。裡吉奧說:“如果我們希望實現雄心勃勃的保護目標,實現這種平衡是必要的。但我們的研究樂觀地表明,這些目標仍然可以實現。”
確切地說,我們可以選擇慶幸,可以把科學家的結論當作一個希望,前提是我們得馬上行動起來,保護那些未受影響的土地,同時修復那些已經遭受破壞的環境。
自 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