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科學與工程指標”。透過相互關聯的發明、知識轉移和創新系統,美國科學與工程(S&E)企業湧現出新的和改進的產品和工藝。該系統的特點是既有競爭又有協作。
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產權註冊資料展示了發明創造指標和新產品引進的情況。數字化提高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智慧財產權註冊數量也在增加。2008年至2017年間,全球專利和商標申請量翻了一番以上,全球中等收入國家迅速加入了這項活動。
2018年,與工程相關的電氣和機械專利約佔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 )授予的所有專利的一半。資訊和通訊技術(ICT )的兩個領域——計算機技術和數字通訊——增長迅速。自2000年以來,這兩個行業獲得了特別多的專利。美國的專利密集型產業也是研發(R&D )密集型產業;也就是說,這些行業將更高比例的銷售額用於研發。
儘管戰略利益和專利標準存在差異,但同族專利資料提供了具有國際可比性的發明數量。2018年,中國獲得了這些全球專利的大約一半(334,000件),比前十年增長了八倍。來自美國、歐盟(EU )、日本和韓國的發明人獲得的此類專利數量均少於來自中國的發明人。
大學和聯邦實驗室透過研究合作、技術許可和對初創企業的支援來實現發明和專利,以及轉讓知識和技術。這些活動旨在彌合發明、融資、開發和商業化的步驟。
風險投資提供外部資金,將可行的新技術和產品引入市場。美國和中國的大型經濟體獲得了最多的資金。歐盟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要少得多。
擁有五名或更多員工的美國公司中有1/6報告稱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推出了一項創新。活躍於數字經濟的行業對創新率具有巨大影響。ICT 生產行業的創新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