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的電子煙研究引起媒體關注,該研究稱吸電子煙會導致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隨後,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主任卡梅倫髮長文駁斥,稱該研究與之前被批評的不靠譜電子煙研究一樣糟糕,“這種資料不完整、存在眾多缺陷的研究得出的結論,真的可信嗎?”
圖: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主任卡梅倫發表於ACSH官網的文章
卡梅倫指出了兩大問題:研究物件定義錯誤和研究資料存在侷限。研究對電子煙使用者的定義是“一生只使用過至少1次電子煙”,衡量電子煙使用者是否已經停止使用電子煙,也只以一句“你最近是否抽過電子煙”為依據。“問這種問題有什麼價值呢?”卡梅倫批評道,“這隻能粗略得知一個人是否使用過電子煙、或近期是否在用電子煙,卻無法得知他具體抽了多少電子煙、又抽了多少捲菸。”
也就是說,以這種定義為前提,即使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菸民在過去只抽了1根電子煙,其餘抽的都是捲菸,他也會被歸為電子煙使用者。這完全忽視了捲菸對患糖尿病的潛在影響。由此得出的電子煙使用者糖尿病患病率,無疑與真實資料存在很大誤差。
圖:國外對“電子煙會導致糖尿病”的研究報導
此外,該研究是依靠問卷來收集資料的——研究人員瞭解情況全憑研究物件的一面之詞。卡梅倫指出,這意味著研究資料的真實性、客觀性和準確性都無法保障。尤其是研究人員並沒有對研究物件自認為患有糖尿病的資訊進行醫學確認,也沒有將其他糖尿病的誘因排除在外。“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判斷是不是電子煙導致這些人患糖尿病。”卡梅倫質疑道。
圖: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主任卡梅倫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稱吸電子煙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可能是因為電子煙中有尼古丁,而尼古丁可能會提高血糖水平。但也有研究表明,使用尼古丁含量更高的捲菸會降低患糖尿病風險。事實上,研究人員也在論文中承認,“尚未弄清楚吸電子煙與患糖尿病的因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然而很多媒體忽略了這一點,對研究結論深信不疑並大肆宣揚。
“總而言之,關於電子煙,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和了解。但不幸的是,這項研究對促進我們的認知毫無作用。”卡梅倫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