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在世界經濟論壇新的全球社會流動性指數排名中位居第一。社會流動性排名前20位的國家中有17個在歐洲。美國排名第27,而中國排名第45,印度排名第76。
提升社會經濟水平需要幾代人的時間,但是一些國家的提升速度要快得多。
丹麥在世界經濟論壇新的全球社會流動性指數排名中位居第一。該指數發現,在為所有人提供成功的機會方面,五個北歐國家和歐洲部分地區的表現優於世界其它地區。
如果你出生在丹麥的貧困家庭中,那麼至少需要兩代人的時間能達到中等收入水平,而在瑞典、芬蘭和挪威則需要三代人。在法國需要六代,而在巴西或南非則需要九代。
該指數評估了全球82個經濟體的社會流動狀況,研究了醫療保健、教育、社會保護、技術獲取渠道、公平工資和工作機會等因素。
該報告還估計了低社會流動性的成本,就經濟損失而言,中國在10年內損失超過10億美元,美國損失超過8.5億美元。
這些地區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社會流動性最高的20個國家中,有17個位於歐洲,兩個位於亞洲(日本:第15位,澳大利亞:第16位),1個位於北美洲(加拿大:第14位)。
排名末尾的10個國家中有5個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在這些地區中,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地區之間也存在很大差距。美國(第27名)和英國(第21名)落後於其它國家。
在主要的發展中國家中,俄羅斯排名第39,中國排名第45,巴西排名第60,土耳其排名第64,墨西哥排名第58,印度排名第76,南非排名第77。
《2020年全球社會流動性報告》的釋出恰逢論壇在達沃斯舉行的第50屆年會。今年的主題是“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提高社會流動性的祕訣?
報告稱,北歐國家提供了高質量且公平的教育體系、強大的社會安全網和包容性機構,以及就業機會和良好的工作條件。
這種經濟模式被稱為“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換句話說,它考慮了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非公司股東的利益。
報告指出:“遵循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模式的經濟比那些關注股東資本主義或州資本主義的經濟表現更好。”
該報告呼籲制定結合經濟增長、社會流動性和環境可持續性的政策,尤其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步伐加快的時候。
該報告還敦促各國政府在為所有公民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因為數字平臺、大資料和自動化等技術將繼續減少對低技能工作的需求,同時對高技能的工作給予巨大回報。
本文作者:
Rosamond Hutt,資深撰稿人,Formativ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