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經濟執行總體平穩,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1.2%,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為1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98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https://i.iter01.com/images/d7b9984b69f7fe7827dbc42f65d0174099953042cf76ea2982e27c559d4be6b6.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2bc9dcb0b40d73a3b8f47d2ec6101ade6abe46e9374013db97ca031a6656f3be.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2bc608722a8028f8c59dedfe8d240d13ba24d49c323275220f78764853feac88.png)
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3.34‰。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80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36億人。
![](https://i.iter01.com/images/be7dde40fcc526200356a90d137915ea272434f98ad099f2eb8c296354987a16.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eedfdcb5f6c068b033fe1a6186932df8d0c7bd128b32ba454a531a96fde4fb15.png)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47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57.1%,比上年末上升1.1個百分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比上年少增9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全國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比上年增長0.8%。其中,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
![](https://i.iter01.com/images/546af6caca32a76adfc327f9919c967ec451b766d2d6f0253ed08b0f09c0f4b2.png)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6%。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14.5%。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68個,下降的為2個。
![](https://i.iter01.com/images/23dcdfc5c08330f7481f9e5cb7687afd2f0b29dbf3e52e5c13c7c1075a8b4393.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f250316401f5e88e2e4e8241332d3961c31d30e9f1808590fa88860c98ba1e83.png)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107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52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8985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4.1%。
![](https://i.iter01.com/images/b242bf74f68e9eb4d07df828c09ad13999cf6c00b95eb214ed9357aa3c92058d.png)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全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80.0%,提高2.0個百分點;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6%,與上年持平。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9821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2593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22473萬平方米,減少2618萬平方米。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比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教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分別比上年增長17.7%和37.2%。“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37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2億戶。全年減稅降費超過2.3萬億元。
新動能保持較快發展。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8%,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2.7%。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7.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9.8%。全年服務機器人產量346萬套,比上年增長38.9%。全年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6.5%。
區域協調發展紮實推進。分割槽域看,全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511161億元,比上年增長6.2%;中部地區生產總值218738億元,增長7.3%;西部地區生產總值205185億元,增長6.7%;東北地區生產總值50249億元,增長4.5%。全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84580億元,比上年增長6.1%;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億元,增長6.9%;長江三角洲地區生產總值237253億元,增長6.4%。
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109萬人;貧困發生率0.6%,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全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比上年增長1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
![](https://i.iter01.com/images/11c3962c8f2ea58bf48f359a93682de08aeb8106931c8400eb5cfa7f8de053e1.png)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60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97萬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2373萬公頃,減少54萬公頃;稻穀種植面積2969萬公頃,減少50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4128萬公頃,減少8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34萬公頃,減少2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293萬公頃,增加6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62萬公頃,減少1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66384萬噸,比上年增加594萬噸,增產0.9%。其中,夏糧產量14160萬噸,增產2.0%;早稻產量2627萬噸,減產8.1%;秋糧產量49597萬噸,增產1.1%。全年穀物產量61368萬噸,比上年增產0.6%。其中,稻穀產量20961萬噸,減產1.2%;小麥產量13359萬噸,增產1.6%;玉米產量26077萬噸,增產1.4%。
![](https://i.iter01.com/images/89331c5b02848bf3e03b2610106a620ba1efd8cfa9389a7141f23f83ded14b3c.png)
全年棉花產量589萬噸,比上年減產3.5%。油料產量3495萬噸,增產1.8%。糖料產量12204萬噸,增產2.2%。茶葉產量280萬噸,增產7.2%。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49萬噸,比上年下降10.2%。其中,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禽蛋產量3309萬噸,增長5.8%。牛奶產量3201萬噸,增長4.1%。年末生豬存欄31041萬頭,下降27.5%;生豬出欄54419萬頭,下降21.6%。
全年水產品產量6450萬噸,比上年下降0.1%。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5050萬噸,增長1.0%;捕撈水產品產量1400萬噸,下降5.0%。
全年木材產量902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5%。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積27萬公頃,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46萬公頃。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7109億元,比上年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型別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5.0%,製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
圖11 2015-2019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https://i.iter01.com/images/267e09639616569a26568268a9270a002e6c3164c1657c12fd210f550a7d3f36.png)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紡織業增長1.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4.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8.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9%,通用裝置製造業增長4.3%,專用裝置製造業增長6.9%,汽車製造業增長1.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0.7%,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增長9.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5%。
![](https://i.iter01.com/images/5c71d735967ecd6f7501ae26ff390ccb518b52d78a87439963c214b819be35ff.png)
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1066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5.8%。其中,火電裝機容量119055萬千瓦,增長4.1%;水電裝機容量35640萬千瓦,增長1.1%;核電裝機容量4874萬千瓦,增長9.1%;併網風電裝機容量21005萬千瓦,增長14.0%;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0468萬千瓦,增長17.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61996億元,比上年下降3.3%。分經濟型別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16356億元,比上年下降12.0%;股份制企業45284億元,下降2.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5580億元,下降3.6%;私營企業18182億元,增長2.2%。分門類看,採礦業利潤5275億元,比上年增長1.7%;製造業51904億元,下降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816億元,增長15.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08元,比上年增加0.18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6%,下降0.43個百分點。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70904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利潤838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國有控股企業2585億元,增長14.5%。
圖12 2015-2019年建築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https://i.iter01.com/images/de8ee93a62252a3465c43d1a28f200694a3c87fbf2d3f95c6197eba5d8744bcc.png)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95846億元,比上年增長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2802億元,增長7.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8040億元,增長6.3%;金融業增加值77077億元,增長7.2%;房地產業增加值69631億元,增長3.0%;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增加值32690億元,增長18.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32933億元,增長8.7%。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9.4%,營業利潤增長5.4%。
圖13 2015-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https://i.iter01.com/images/6b7dee2a76cf33b3212e3b8f2d897974967c0d4c5f6de9e4affe0505cdb5004b.png)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71億噸,貨物運輸週轉量199290億噸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0億噸,比上年增長5.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3億噸,增長4.7%。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6107萬標準箱,增長4.4%。
![](https://i.iter01.com/images/6fd817d5651987db5a003210a2b6bf994ba60cf527c888f20e502231ee97f8bd.png)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76億人次,比上年下降1.9%。旅客運輸週轉量35349億人公里,增長3.3%。
![](https://i.iter01.com/images/c27548610fe924934a0964ef78457f8e8065ca992827cabbefb779d9f6a2e334.png)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26150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762萬輛),比上年末增加2122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2635萬輛,增加1905萬輛。民用轎車保有量14644萬輛,增加1193萬輛,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3701萬輛,增加1112萬輛。
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6230億元,比上年增長31.5%。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1.7億件,包裹業務0.2億件,快遞業務量635.2億件,快遞業務收入7498億元。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06789億元,比上年增長62.9%。年末全國電話使用者總數179238萬戶,其中行動電話使用者160134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114.4部/百人。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使用者4492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190萬戶,其中固定網際網路光纖寬頻接入使用者41740萬戶,增加4907萬戶。全年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接入流量1220億GB,比上年增長71.6%。全年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完成軟體業務收入71768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5.4%。
![](https://i.iter01.com/images/a1e87588a2c227752ffac1f2811d54ef233f684c83c32171d30a7bc633d85f4b.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f1404a94279b79887c3c0e811634fdeffca0a86129c2dc3b5e8fdc69657ed277.png)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1317億元,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332億元,增長9.0%。按消費型別統計,商品零售額364928億元,增長7.9%;餐飲收入額46721億元,增長9.4%。
![](https://i.iter01.com/images/aca3adb5a0228444fe60cbad2498d1475e6a7128706404e5c8dda4447e1ff82c.png)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2%,飲料類增長10.4%,菸酒類增長7.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9%,化妝品類增長12.6%,金銀珠寶類增長0.4%,日用品類增長13.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5.6%,中西藥品類增長9.0%,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3%,傢俱類增長5.1%,通訊器材類增長8.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8%,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2%,汽車類下降0.8%。
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9.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08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增長5.4%。分割槽域看,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4.1%,中部地區投資增長9.5%,西部地區投資增長5.6%,東北地區投資下降3.0%。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12633億元,比上年增長0.6%;第二產業投資163070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投資375775億元,增長6.5%。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11159億元,增長4.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長4.7%。
![](https://i.iter01.com/images/4a977366608387e10ecb05c0af2b0ba822447d207ef58b5be1321fc997f12dff.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c19faa05a79ffaf33bb287102f3b9de00d7b5d78284ddeb52168bc20641f46a2.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3abd176d8b358384b5cd5ce5eb9144e3bfdc906412a628cd3639708bd319dc69.png)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32194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住宅投資97071億元,增長13.9%;辦公樓投資6163億元,增長2.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3226億元,下降6.7%。
全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316萬套,基本建成254萬套。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63.8萬戶。
![](https://i.iter01.com/images/543dec8239873809a9f1e3caf4ff4d0d0c7997320bb5f975930bdd6552811e3b.png)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505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42億元,增長5.0%;進口143162億元,增長1.6%。貨物進出口順差29180億元,比上年增加5932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269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出口52585億元,增長13.2%;進口40105億元,增長7.9%。
![](https://i.iter01.com/images/6fd30b8e5d47840ab4f45604a269fd78ba3c11a00fd46a25171fa3ad80670302.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15537fa6bdbe0dfb2d53d2b08d34b8aa812a04f2502842378025dd0dbf7cab17.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fe701707fe04cbf18bd6497a6d83287439846b100c18232d34683fa7fc255e26.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4b2bc93d063e028ba2bcbc9d2700589cd65802bf641dca0f838956cdc21519f4.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4f1bcd4e78ea3966c69bf8d4c0e7289a340197e83c06eb1692f411a19c4b5baa.png)
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4153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服務出口19564億元,增長8.9%;服務進口34589億元,下降0.4%。服務進出口逆差15025億元。
全年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新設立企業40888家,比上年下降32.5%。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9415億元,增長5.8%,折1381億美元,增長2.4%。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5591家,增長24.8%;對華直接投資金額(含通過部分自由港對華投資)576億元,增長36.0%,折84億美元,增長30.6%。全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2660億元,增長25.6%,折391億美元,增長21.7%。
![](https://i.iter01.com/images/252fd93b26ebd9829b61e2abaf4d850f32ba973aa858bf457f788c3dfa4d47f1.png)
全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7630億元,比上年下降4.3%,折1106億美元,下降8.2%。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150億美元,下降3.8%。
![](https://i.iter01.com/images/bb88dfd64e96b79bfd7ff0d353063b44a0415a7be071beb94fe012b29e7c6f67.png)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1928億元,比上年增長6.6%,折1729億美元,增長2.3%。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營業額980億美元,增長9.7%,佔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比重為56.7%。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9萬人。
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稅收收入157992億元,比上年增加1589億元,增長1.0%。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8874億元,比上年增長8.1%。
![](https://i.iter01.com/images/b980349cfe92168c9f3f7b694f44847648778baafebf8c9ba1a7b52eea1a42e7.png)
注:圖中2015年至2018年資料為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數,2019年為執行數。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198.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7%;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57.6萬億元,增長4.4%;流通中貨幣(M0)餘額7.7萬億元,增長5.4%。
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5.6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多3.1萬億元;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251.3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末增長10.7%,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151.6萬億元,增長12.5%。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98.2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5.7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92.9萬億元,增加15.4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8.6萬億元,增加16.8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53.1萬億元,增加16.8萬億元。
![](https://i.iter01.com/images/29392b8c154f131dea154e178d26b3c04b2b01d5652229dc14ba1ea8d32a30a3.png)
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190688億元,比年初增加20866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餘額439669億元,增加61667億元。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餘額99226億元,增加14519億元;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餘額340443億元,增加47148億元。
全年滬深交易所A股累計籌資13534億元,比上年增加2076億元。首次公開發行A股201只,籌資2490億元,比上年增加1112億元,其中科創板股票70只,籌資824億元;A股再融資(包括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轉股)11044億元,增加964億元。全年各類主體通過滬深交易所發行債券(包括公司債、可轉債、可交換債、政策性金融債、地方政府債和企業資產支援證券)籌資71987億元,比上年增加15109億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8953家,全年掛牌公司累計股票籌資265億元。
全年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10.7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2萬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26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2754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241億元,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1649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2894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3743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賠款及給付2649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6502億元。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9244元,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增長10.1%。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長6.5%。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其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9886元,比上年增長12.6%,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5.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增長7.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增長9.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8.2%,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27.6%,農村為30.0%。
![](https://i.iter01.com/images/f800837af5acd53d01098f9ce68c57e46055c49bb940098a944263ae60fb983c.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b40dddaa18d1e4200dcf808a2eaaab1660643e630edc811c5a3979aa16d9322b.png)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34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8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3266萬人,增加874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5436萬人,增加978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2926萬人,增加124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2510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0543萬人,增加899萬人。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2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5474萬人,增加1600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8616萬人,增加53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1432萬人,增加997萬人。年末全國共有861萬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439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918萬人次。全年資助778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施門診和住院救助6180萬人次。全年國家撫卹、補助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物件861萬人。
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7萬個,其中養老機構3.4萬個,兒童服務機構663個。社會服務床位790.1萬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761.4萬張,兒童服務床位9.7萬張。年末共有社群服務中心2.6萬個,社群服務站16.7萬個。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1737億元,比上年增長10.5%,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9%,其中基礎研究經費1209億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安排234個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資助45192個專案。截至年底,正在執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515個,累計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3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17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540家。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累計設立21支子基金,資金總規模313億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177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888家。全年境內外專利申請438.0萬件,比上年增長1.3%;授予專利權259.2萬件,增長5.9%;PCT專利申請受理量為6.1萬件。截至年底,有效專利972.2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3.3件。全年商標申請783.7萬件,比上年增長6.3%;商標註冊640.6萬件,增長27.9%。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48.4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2398億元,比上年增長26.6%。
![](https://i.iter01.com/images/75b8b8698963d25bcedda0861a477709c97e3c15584dd41d15da2c274ea5b4be.png)
![](https://i.iter01.com/images/058aad673447f2cf50faabca26736133d043c7fdf2e635ecb5f5371f1b10f9ae.png)
全年成功完成32次宇航發射。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和高分七號衛星成功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突破300次大關。嫦娥四號探測器世界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圓滿完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完成部署,雪龍2號首航南極,首艘國產航母正式列裝。
年末全國共有國家質檢中心835家。全國現有產品質量、體系和服務認證機構596個,累計完成對72萬家企業的認證。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準2021項,其中新制定1448項。全年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3.86%。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萬人,在學研究生286.4萬人,畢業生64.0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914.9萬人,在校生3031.5萬人,畢業生758.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00.4萬人,在校生1576.5萬人,畢業生493.4萬人。普通高中招生839.5萬人,在校生2414.3萬人,畢業生789.2萬人。初中招生1638.8萬人,在校生4827.1萬人,畢業生1454.1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869.0萬人,在校生10561.2萬人,畢業生1647.9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4.4萬人,在校生79.5萬人,畢業生9.8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713.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9.5%。
![](https://i.iter01.com/images/8cc3cbdd2be3d3de286744e6e4beffeca0a90c098f52455e10c6273aba9bb91b.png)
年末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072個,博物館3410個。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89個,總流通87774萬人次;文化館3325個。有線電視實際使用者2.12億戶,其中有線數字電視實際使用者1.98億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1%,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4%。全年生產電視劇254部10646集,電視動畫片94659分鐘。全年生產故事影片850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87部。出版各類報紙315億份,各類期刊22億冊,圖書102億冊(張),人均圖書擁有量7.29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4136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4341萬卷(件)。全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8662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7.0%。
全年國內遊客60.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4%;國內旅遊收入57251億元,增長11.7%。入境遊客14531萬人次,增長2.9%。其中,外國人3188萬人次,增長4.4%;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11342萬人次,增長2.5%。在入境遊客中,過夜遊客6573萬人次,增長4.5%。國際旅遊收入1313億美元,增長3.3%。國內居民出境16921萬人次,增長4.5%。其中因私出境16211萬人次,增長4.6%;赴港澳臺出境10237萬人次,增長3.2%。
![](https://i.iter01.com/images/922bf285bfd0975024fa1ec21e2f68245bd7318e4a66fe2521cebf04ce939423.png)
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1.4萬個,其中醫院3.4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6.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6萬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6.7萬個,村衛生室62.1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7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56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06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1010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2萬人,註冊護士443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92萬張,其中醫院697萬張,鄉鎮衛生院138萬張。全年總診療人次85.2億人次,出院人數2.7億人。
![](https://i.iter01.com/images/c7ad7fc347f37b62100f34c5375104ed92b48bd1bda82865406c67b6f2e74b1b.png)
全國共有體育場地316.2萬個,體育場地面積25.9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6平方米。全年我國運動員在33個運動大項中獲得128個世界冠軍,共創16項世界紀錄。全年我國殘疾人運動員在53項國際賽事中獲得350個世界冠軍。
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62.4萬公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4.7萬公頃,增長10.3%;房地產用地14.2萬公頃,下降1.4%;基礎設施用地33.5萬公頃,下降9.5%。
全年水資源總量28670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5991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長1.9%,工業用水下降2.1%,農業用水下降0.5%,生態補水增長0.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67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1%。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42立方米,下降7.2%。人均用水量42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8%。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707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65萬公頃,佔全部造林面積的51.6%。森林撫育面積773萬公頃。截至年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3%。煤炭消費量增長1.0%,原油消費量增長6.8%,天然氣消費量增長8.6%,電力消費量增長4.5%。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7.7%,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23.4%,上升1.3個百分點。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電石綜合能耗下降2.1%,單位合成氨綜合能耗下降2.4%,噸鋼綜合能耗下降1.3%,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下降2.2%,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3%。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1%。
![](https://i.iter01.com/images/f04f9254c2059f702031224c99433f69532d7a46c97405afefbf1a584f045f44.png)
近岸海域1257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76.6%,三類海水佔7.0%,四類、劣四類海水佔16.4%。
在監測的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佔46.6%,未達標的城市佔53.4%。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城市(基於2015年PM2.5年平均濃度未達標的城市)年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
在開展城市區域聲環境監測的322個城市中,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佔2.5%,較好的佔66.8%,一般的佔28.9%,較差的佔1.9%。
全年平均氣溫為10.34℃,比上年上升0.25℃。共有5個颱風登陸。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926萬公頃,其中絕收280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23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57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億元。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20次,成災13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2345起,受災森林面積1.4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29519人。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474人,比上年下降4.7%;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083人,下降10.8%。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1.80人,下降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