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境內展覽業實現安全有序復展復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境內各類展覽活動規模較上年明顯下降。據不完全統計,在已採集到面積資訊的展覽中,中國境內共舉辦經貿類展覽1984個,同比下降44.1%;展覽總面積為730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4.0%;全國展覽館受影響展覽超過3000場。其中,服務業類展覽數量同比下降最大,為46.6%;專項類展覽面積同比降幅最大,為56.8%。

儘管2020年展覽業遭受疫情嚴重衝擊,但全國展覽業仍安全有序推進復展復業。2020年7月3日,有關部委聯合釋出《商務部、公安部、衛生健康委關於展覽活動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範展覽活動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確保各項展覽活動科學穩妥、安全有序開展。各地結合展覽活動疫情防控需要,相繼出臺促進展覽業發展舉措,加快推進線上線下融合辦展,在一定程度上對衝了疫情對展覽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出國展覽業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

2020年,幾乎所有的境外展覽全部停辦,出國展覽業遭受沉重打擊。中國貿促會資料顯示,2020年已取得審批,因境外展覽取消而未實施的展覽專案近1700個,受損面積近90萬平方米,約6萬家企業赴境外參展受阻。調查顯示,近41%的出國展覽企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極大,45%的出國展覽企業表示受到致命打擊;收入下降10%-30%的企業佔2%,收入下降30% ~ 50%的企業佔10%,而多達88%的出展企業收入下降超過50%。同時,境外疫情加速擴散也衝擊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影響了中國外貿參展企業通過展覽與國外客商對接,進而影響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和擴大出口貿易。

(三)各地大型新展覽館建設步伐逆勢加速

2020年,大型展覽館建設速度明顯加快,預計未來國內大型展覽館需求將持續增長。從數量上看,全國共有30個展覽館室內可租用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約佔全國展覽館總數量的21%,比2019年增加3個百分點。大中型展覽館佔比的增長,一方面反映出中國展覽館建設水平的提高,展覽館規模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中型展覽館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抗壓性更強,市場生存力更高。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濟南綠地國際會展中心等展覽館建設陸續復工復產,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天河國際會展中心、桂林新國際會展中心等重點展覽館建設專案也加快了專案建設步伐。2020年,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後,珠三角經濟區展覽館資源得以大幅提升,隨著廣交會展覽館四期工程正式啟動,與長三角經濟區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隨著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天河國際會展中心等重量級展覽館的陸續建成,中部地區展覽館資源緊缺的狀況將得到緩解。京津冀地區隨著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等大型展覽館的建成,將有效改善全國展覽館資源南重北輕的不均衡現象。

(四)數字展覽成穩外貿外資發展新模式

2020年,傳統展覽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模式,數字展覽得到加快發展。2020年4月14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中國—拉美(墨西哥)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成為“創新展會服務模式”提出以來舉辦的首場大型線上國際貿易展洽活動,為創新展會服務模式提供了發展方向。此後,相繼舉辦的中國—中東非(肯亞)國際貿易數字展、中歐國際貿易數字展、中國—東北亞(俄羅斯)國際貿易數字展等多個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洽談活動,為解決疫情期間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提供了重要平臺。

(五)三大展覽為全球貿易復甦增添動力

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國舉辦的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等一系列國際大型經貿活動為全球經貿復甦注入新動能。其中,第三屆進博會是中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舉辦的一場規模最大、參展國別最多、線上線下結合的國際經貿盛會,展覽面積近36萬平方米,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意向成交額比上屆增長2.1%。2020年服貿會是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線上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共舉辦100多場論壇,設立10餘萬平方米的線下展覽展示,吸引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線上上線下參展參會。第128屆廣交會整體搬上“雲端”,近2.6萬家參展企業累計上傳展品超過247萬件,其中新產品73萬件,比上屆增加13萬件,吸引了226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線上註冊觀展,累計訪問量5117萬次,採購商來源地再創新高。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