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認為,歐盟過度規制問題日益突出,對中國企業在歐盟投資和經營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調查顯示,在歐中國企業認為歐盟營商環境較差的比例達到27.6%,比持正面評價的企業比例(20.9%)高出6.7個百分點。

歐盟及部分成員國在市場準入、市場擴充、日常監管方面均存在過度規制的現象,繁複的規則制度、模糊不清的法律條文、政府部門各自解釋、對外資隱性歧視等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導致歐盟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調查顯示,2019年受訪中國企業中選擇歐盟為首要投資目的地的比例僅為24%,遠低於2018年的78.63%。

專家指出,歐盟在市場準入方面過度規制,導致中國企業面臨更多更高的隱性壁壘。首先,中國企業在收購歐盟企業時要面臨愈發有針對性的投資審查,有58.7%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投資審查壁壘過高。歐盟及其部分成員國不斷加大外資審查的力度,德國、義大利等國延長審查期限,擴大審查領域,匈牙利制定首部外資安全審查法律。調查顯示,在經歷過歐盟外資審查的受訪中國企業中,有48.8%的企業遭受過歧視性待遇,有78.8%的企業認為外資審查為企業帶來了實質性損害,極大地提高了企業併購的時間成本與資金成本。其次,中國產品在進入歐盟市場時要面對頻繁變化的標準壁壘。歐盟產品標準不穩定,更新速度過快,打亂了企業研發、生產與上市的節奏,並且在制定標準時極少考慮中國企業意見。調查顯示,有88.3%的受訪企業表示沒有機會參加歐盟標準的制定。

專家認為,歐盟在市場擴充方面過度規制,導致中國企業遭受不公平待遇。調查顯示,在參與過公共採購的受訪企業中,有61.5%的企業認為歐盟公共採購程式不夠透明,有76.9%的企業認為歐盟公共採購法規和招標檔案存在模糊規定。中國企業在歐盟市場很難獲得平等的公共採購機會,部分歐盟成員國政府會通過編制模糊的招標檔案、制定不透明的採購程式、設定歧視性的採購條款等方式,將中國企業排除在外。尤其是在5G領域,歐盟及其成員國通過“量身”制定的招標條款,令中國5G企業喪失公共採購資格;歐盟及其成員國還炒作“國家網路安全”概念,渲染“中國技術威脅論”,令中國5G企業在歐盟開拓市場步步維艱。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