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技術變革、經濟趨勢轉變、非銀行企業的競爭等諸多挑戰,貿易及貿易金融的發展處於全球性不確定狀態中。全球的貿易及貿易金融發展情況如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我們該如何應對以保障未來全球貿易和貿易金融的穩健及可持續增長?
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在巴黎召開2018年度全球貿易金融調查報告釋出會,為上述業內關注問題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
今年是國際商會全球貿易金融調查報告十週年紀念。目前,該調查報告是世界上關於貿易金融的最權威行業調查報告,統計資料覆蓋範圍廣,特邀稿件來自權威世界組織及機構的頂尖專家,包括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
鑑於貿易是全球經濟增長、繁榮及包容性發展的驅動力,2018年調查報告編委會決定重點聚焦貿易融資與國際貿易順暢發展間的關聯性,並將調查報告名稱確定為《全球貿易:保障未來增長》。
為全面反映全球貿易及貿易金融的市場發展狀況及面臨的各類新機遇及現實性挑戰,並通過調查報告提出政策建議,本年度編委會就調查問卷的設計、報告架構及內容的調整、特邀供稿機構等進行多次討論。與以往調查問卷不同,2018年問卷調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圍繞戰略、演變、未來趨勢及發展,第二部分則圍繞貿易及供應鏈金融的運營操作。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精心設計,本年度全球各受訪銀行在戰略及運營方面的觀點反饋更為全面詳盡,因此,本報告將對各銀行的戰略發展及各國的貿易促進措施提供重要的價值參考。
本年度調查報告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內容:
1.貿易及融資的巨集觀分析(包括全球經濟展望、全球貿易及供應鏈、大宗商品融資等);
2.貿易融資資料及市場調查分析(包括國際商會全球貿易金融調查報告結果、SWIFT貿易流量情況及SWIFT貿易報文及7字頭報文標準的升級、出口融資調查結果、出口信貸及投資保險、多邊開發銀行的貿易融資情況等);
3.貿易融資相關的監管與合規政策分析(包括監管趨勢、巴塞爾IV監管對貿易融資的影響等);
4.貿易及貿易融資轉型發展(包括貿易數字化、貿易及貿易金融數字化背景下的法律衝突問題、數字化福費廷、國際商會關於可持續貿易金融相關工作等);
5.重點國家聚焦(包括新加坡數字化貿易融資的發展情況、中國在貿易金融促進貿易發展方面的情況等)。
值得指出的是,由於中國在全球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及對全球貿易的有力推動作用,國際商會全球貿易金融調查報告十週年紀念刊特別專題介紹了中國的貿易金融及貿易促進相關情況,特邀了中國銀行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供稿。
一、調查報告覆蓋業務範圍
由於歐美等銀行和國內銀行的貿易金融部門業務經營範圍有所不同,國際匯款業務基本上不在貿易金融部門處理,因此,全球貿易金融調查報告關於傳統貿易金融的統計口徑為商業信用證、保函、備用信用證、託收,不含國際匯款業務。儘管如此,在供應鏈融資部分,匯款相關的融資業務包含在內。
二、調查報告參與反饋情況
2018年,全球91個國家的251家銀行參與了調查報告問卷反饋,與去年基本相當。西歐受訪銀行數量保持穩定,佔受訪銀行的25%,拉丁美洲受訪銀行數量較去年相比大幅提高至12%(2017年3%),但亞太地區受訪銀行儘管佔比22%,位居第二,但與去年相比下降最多(2017年30%),北美下降至8%(2017年10%),中東歐14%,非洲12%,中東8%。
三、貿易金融從業人員情況
貿易金融從業人員情況與上一年類似。155家銀行對此進行了反饋。大部分受訪銀行(52%)貿易金融從業人員少於50人,23%受訪銀行的貿易金融從業人員在51-150人之間,16%受訪銀行貿易金融從業人員在151-500人之間,只有9%的受訪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500人的貿易金融從業人員。
四、貿易金融交易受理分佈情況
就分佈來看,貿易金融業務受理銀行呈現高度集中的現象。小部分銀行受理了貿易金融的大部分交易量及金額,其中,貿易金融交易總筆數的80%集中在10家銀行受理,佔受訪銀行的6%;全球貿易金融交易總金額的90%集中在13家銀行受理(均超千億美元),佔受訪銀行的8%,且逾半數銀行的總部位於亞太地區。
全球的貿易金融交易量及金額中位值方面,亞太、西歐及北美位列前三名。亞太地區在交易筆數方面位居第一,中位值大約為36000筆交易,幾乎是北美地區的兩倍,非洲地區的十倍。然而,有趣的是,北美地區在交易金額方面位居第一,是亞太地區的兩倍(西歐第二、亞太第三)。
五、傳統貿易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發展情況
1.供應鏈金融運營組織架構
鑑於供應鏈金融發展迅速,為了解各家銀行供應鏈金融運營的組織架構,本年度問卷特設計了相關問題。調查顯示,大約半數(47%)受訪銀行在同一部門處理傳統貿易金融及供應鏈金融,31%銀行只限於貿易金融部門處理傳統貿易金融業務,19%銀行的貿易金融業務分屬不同部門處理,而有趣的是,2%的銀行貿易金融部門僅處理供應鏈金融。
2.傳統貿易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發展情況
就細分來看,全球2017年大約處理了傳統貿易金融業務金額4.6萬億美元,供應鏈金融8130億美元。整體來說,傳統貿易金融在金額佔比上達到85%,供應鏈金融佔比15%。然而,這一統計結果看起來與市場情況相反,目前約80%的國際貿易採用賒銷方式,說明供應鏈金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傳統貿易金融業務中,商業信用證佔比幾乎一半,達到49%,託收佔比24%,保函佔比16%,備用證佔比11%,但是總部在非洲的銀行更傾向於使用商業信用證交易(佔比72%)。
在供應鏈金融技術應用方面,應付賬款融資、應收賬款貼現、保理及應收賬款基礎上的貸款應用最多,分別佔比28%、25%、17%及16%。從地區來看,中東歐地區使用保理的比例最高,達到57%,而應付賬款融資在北美地區應用比例最高,超過一半以上,達到52%,遠超其它地區。裝運前融資、福費廷、存貨基礎上的貸款及經銷商融資佔比則均低於10%。
全球各區域在傳統貿易金融及供應鏈金融上有所差異。北美及拉丁美洲的傳統貿易金融佔比明顯低於其他區域,分別是63%及77%,而其他地區的佔比均不低於87%,中東最高(達到90%)。但是,北美及拉丁美洲的供應鏈金融佔比在各區域中均高於其他區域,分別佔比37%及23%。
六、貿易金融擴充及增長情況
2017年,所有區域的銀行均反饋稱亞太地區佔據他們新擴充市場的前三位之首。83%的銀行擴充了一個以上的新市場,38%的銀行減少了一個或多個的市場覆蓋,30%的銀行在中東歐、拉丁美洲及非洲減少了市場覆蓋。
在貿易金融金額增長方面,三分之二的銀行反饋有所增長,其中10%的銀行增幅在20-30%,36%的銀行增幅在10-20%,29%的銀行增幅在10%以下,而24%的銀行反饋貿易金融金額下降。
但是,在供應鏈金融方面,銀行的反饋出現較大差異。43%反饋有增長,12%反饋下降。供應鏈金融增幅最高(超過30%)的銀行基本上是全球貿易金融處理金額超100億美元的少數銀行。
七、貿易融資遭拒情況
2017年,在貿易融資交易遭拒及受理方面,亞太地區遭拒率最高,達到21%,其次是中東18%,非洲及中東歐均為17%,西歐及拉丁美洲11%,北美最低,遭拒率為7%。
從客戶型別來看,與前兩年的報告一致,小微企業仍然是遭拒率最高的群體,達到39%,其次是中型企業32%,跨國公司及大型公司29%。
貿易融資業務申請遭拒的主要原因包括授信額度不足、風險因素、KYC或盡職調查問題、申請資料問題等。其中,27%的銀行稱是由於授信額度不足,23%的銀行是由於不可接受的風險因素。總部在中東及拉丁美洲的銀行更多的是由於風險因素拒絕,佔比分別39及37%,而總部在西歐的銀行因授信額度不足原因拒絕率最高,達到41%。
八、客戶授信額度增長及客戶需求情況
與2016年相比,2017年各銀行反饋稱所有型別的客戶授信額度均有增長,而22%的銀行反饋金融機構客戶授信額度下降,但這仍然低於2016年34%這一比例。
中型客戶授信額度增加的銀行對於未來貿易金融的展望更為樂觀,他們預期未來12個月的貿易金融將保持或增長。跨國公司/大公司客戶授信額度增長的銀行則在應用科技解決方案方面更為成熟,61%反饋他們的科技解決方案成熟。
客戶需求方面更傾向於費率優惠,佔比34%,比上年度增加5個百分點。與去年不同的是,更寬鬆的風險偏好及更大的市場規模方面的需求下降了11個百分點,僅有10%的銀行反饋客戶有此需求。
九、貿易金融數字化發展情況
2018年,銀行在數字化渠道對銷售額的影響方面更具確定性,15%的銀行反饋稱轉型具有潛力。分散式記賬技術、光學字元識別(OCR)、AI(人工智慧)等技術均在貿易金融的部分交易環節實現了應用。
應用科技解決方案的銀行反饋相關技術在減少操作時間及成本、降低操作風險及差錯率、提高貿易相關的盡職調查準確率等方面均有顯著改善。但是,各家銀行的數字化發展情況差異較大。只有3%的銀行稱數字化技術已經開發得相當成熟,36%的銀行尚在開發過程中,而30%的銀行未列入開發日程。
總部在北美地區的銀行認為他們的科技技術發展成熟,而發展中國家及技術成熟的銀行更傾向於考慮在未來12個月內將數字化貿易及線上貿易平臺和諸如分散式記賬類的新興技術作為戰略重點進行開發。
本次調查報告對KYC設施的應用情況也做了調查,結果顯示,45%的銀行使用了第三方平臺服務,23%的銀行使用行業合作平臺,14%的銀行使用司法機構的平臺,34%的銀行則未使用任何KYC平臺設施,未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內部操作、成本考慮、技術複雜、法律/資料複雜、缺少合適的KYC設施以及其他原因。銀行總體對於平臺設施表示滿意,但是,沒有任何一種設施能夠充分滿足銀行的需求。總部在西歐(佔比56%)及北美(佔比45%)的銀行在未使用任何KYC設施方面比例最高。
在跟單交易無紙化進展方面,開立/通知及結算/融資方面的無紙化進展情況相同,14%的銀行實現了大範圍的無紙化服務,51%的銀行實現了部分無紙化服務;在單據驗證方面,只有7%的銀行實現了無紙化,41%的銀行實現了部分無紙化,52%的銀行未實現無紙化。
在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方面,40%的銀行反饋無論應用何種平臺,KYC及KYCC都是對銀行的一個挑戰。
十、全球貿易金融發展展望
1.展望普遍樂觀
全球貿易金融發展的展望普遍持樂觀態度,其中73%的銀行表示展望未來12個月內全球貿易金融業務會有增長,22%稱持平,只有5%的銀行反饋會有下降。其中,貿易金融交易總金額超10億美元的銀行對於未來12個月的展望更為樂觀,並且認為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收入將有很大增長。多數銀行(57%)認為未來12個月內,貿易金融缺口依舊,但對未來三年內貿易融資缺口縮小則相對樂觀,而22%的銀行認為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2.供應鏈金融是戰略發展重點
整體而言,銀行更傾向於在未來一年內將傳統貿易金融及供應鏈金融視為發展的優先領域及戰略重點。
43%的銀行將供應鏈金融作為未來12個月內貿易金融發展的戰略重點,並且40%的銀行預期在未來三年內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收入增幅會很大。
但是,北美、非洲、亞太及拉美以及大型機構(交易量及從業人員數量方面而言)在未來12個月內將供應鏈金融視為優先順序業務的比例更高,而其他地區則將此業務視為未來1-3年的優先順序發展業務。
3.監管合規仍是最大障礙
貿易金融發展的障礙及關注問題主要包括監管合規、反恐怖主義融資及國際制裁合規,以及日益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及貿易限制措施、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資本約束、高階技術專業人員減少、科技水平限制、貿易流及貿易走廊轉變等。
在討論貿易金融增長的最大障礙時,報告顯示監管合規的影響仍然是銀行“極度關注”的重點,這尤其表現在西歐、亞太及非洲地區的銀行,而北美及拉丁美洲的銀行反而對此關注得最少。58%的銀行反饋最大障礙是監管合規,56%的銀行認為是反恐怖主義融資及國際制裁合規。總部在北美的銀行則極為關注高階專業人員的減少。
4.數字化發展納入核心戰略
數字化發展已經日趨納入銀行的核心戰略考慮範圍。國際商會呼籲在步入數字化變革的時代,貿易金融行業應加強合作。波士頓諮詢公司指出,機器人自動化處理及機器學習技術已經成熟到足以推動貿易金融的數字化程式,並可實現諸如制裁篩查等合規流程自動化。這些技術的應用已減少了人工的最終驗證及授權,縮減了60%的處理時間,並削減了70%的資料錄入及篩查的運營操作人員數量。
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整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將節省全球貿易銀行25億美元到60億美元的費用(基於120億美元到160億美元的費用基數),潛在的收入增長則將會達到20%。
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數字化工作組認為數字化在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成效顯著,從而可有效拉動經濟增長。據預測,到2035年,技術進步將對GDP影響巨大,例如,將給巴西GDP帶來額外20%的增幅,給中國GDP帶來額外55%的增長。
儘管數字化貿易及貿易融資受到高度重視,但是,多數銀行反饋稱數字化程度發展成熟尚需時日。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援我們發展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