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自動化的社會,將人們重複性勞動程度降到了最低。人工成本高的地區,資本家期待機器人替代人類勞動力,並在長期服役的情況下,降低生產邊際成本。而在人工成本低的地區,這種期待並不會帶來社會層面的進步,反而會有更多人因被剝奪勞動權力而喪失生存條件。

智慧機器人,似乎沒有獲得所有人的歡迎。如今,我們不能只看到機器作為肢體的延伸完成人類不能做到的工作,例如工業、手術、航天領域,還要看到機器人的大規模採購對底層勞動者所帶來的失業威脅。

 

此前花旗銀行、牛津大學聯合撰寫的報告中表示,由於在農業和製造業等可貿易部門,低收入國家相對高工資國傢俱有成本競爭優勢,這些人工成本較低、貧窮落後的地區,過早投入生產機器人則會帶來更為複雜的“破壞效果”。失業會進一步減少人們的生存空間,而教育與培訓資源卻不能及時幫助這些被替代的勞動力從尋求其他工作。

機器人、無人車,會成為改善整個社會生存條件的必要元素麼?

據某研究所報告稱,首當其衝的,將會是在流水線上被自動化柔性製造機器人所替代的勞動者;其次是服務業、運輸業。統計資料表明,目前衣索比亞85%的工作崗位面臨被剝奪的危險,勞動密集的地區將受到結構性失業帶來的巨大沖擊。

國家的收入水平和易受自動化影響的程度之間,或許存在著強烈的負相關性。按照目前世界機器人銷量統計,這些冷冰冰的機器將在2020年間接剝奪全球500萬人的工作崗位;就連在美國,也難逃20年後預計高達47%的“取代性”失業率。

據業內人士稱,在中國,一臺農用、製造業機器人的“投資-回報”期已縮短至2年。如果對比世界上更低收入、勞動力更低的地區來看(尼泊爾、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國),即便購入一臺機器人的“投資-回報”週期會更長,但依然存在取代人類工作者的潛在動機。

比起社會經濟協調發展,自動化似乎並不划算。

報告《Technology At Work v2.0》中認為,智慧機器人的普及將鼓勵企業把製造業務遷回本土。該報告聲稱已看到了這一趨勢的初步跡象,全球供應鏈碎片化的速度開始放緩,在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逆轉。報告稱,2011年中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為了出口製成品,而在國內市場採購的投入品(自動化裝置)比例已經遠遠高於2005年。

當坐落於東南亞一家家工廠削減了工人的崗位,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整齊劃一、不知疲倦的機器人時,工廠周邊地區的經濟狀況是否會被影響?屆時,世界經濟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孫正義曾發表過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未來智慧機器人確實會替代大量勞動力,但在替代這些勞動力的同時將“承擔”起“餵養”的工作將幫助提供人們獲得基本收入保障。只不過,這個理想還處於非常、非常早期的階段。

自 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