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HS Markit | Technology(現已歸屬Informa Tech旗下)提供的資料,2019年全球車載觸控模組出貨量預計將微幅增長1.1%,達到6400萬套。在未來兩年內仍將溫和增長,2020年和2021年增長幅度分別為1.4%和2.4%,正如《車載觸控和使用者介面報告》所述。

然而,預計2022年開始增長勢頭將擴大,年度擴張幅度將達7.2%。2023年市場將繼續增長,出貨量健康成長7.8%,達到7700萬套。

車載觸控模組市場切換進入快速擋

IHS Markit | Technology觸控及使用者介面研究部門資深分析師Kimi Lin介紹說,“車載觸控模組市場近期疲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低迷、需求放緩和中美貿易爭端。不過,隨著未來經濟復甦和自動駕駛汽車逐漸普及,預計2022年市場將擴大增長幅度。”

投射電容觸控技術主導車載市場

投射電容技術在2011年成為智慧手機市場的主流觸控解決方案,因為它具備多點觸控能力和快速響應的特性。然而,由於更薄,更窄邊框等優勢,內嵌式投射電容觸控於2016年取代外掛投射電容觸控方案,成為消費電子產品的主流觸控方案。

車載市場觸控技術的演進則更為緩慢,直到2016年,投射電容技術才成為主流。如今投射電容在車載市場的採用正在迅速上升,從2016年開始幾乎每一輛乘用車都會裝配中控螢幕並具備觸控功能(採用投射電容觸控技術)。電阻式觸控技術現在只會出現在卡車上,或者非常老款的乘用車上。

與智慧手機市場相比,車載觸控的技術演變差不多落後智慧手機5年,如下圖所示。對於車載觸控,下一個關鍵問題是內嵌式觸控在何時能夠取代外掛觸控成為車載市場的主導觸控技術,就像2016年時消費電子那樣。

車載供應鏈的未來演進

觸控技術發展可能會重塑車載供應鏈。

在車載供應鏈中一級供應商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它是最靠近整車廠的,也最有發言權。皮膚製造商並不滿足於僅僅充當零元件供應商。相反,他們有志於讓自己成為一級供應商,以便自身能和整車廠商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皮膚製造商正在積極推廣內嵌式觸控解決方案,此舉搶走了原本屬於觸控廠商的業務。於是大量觸控供應商開始專注於影象捕獲、擴增實境、觸控升級——例如懸浮觸控——以及其他功能特性,希望為車載顯示帶來更革命性的變化,以便維持自己在車載供應鏈中的地位。

總的來說,皮膚製造商和觸控制造商都希望自己能在車載供應鏈中處於領先地位,但要繞過一級供應商並不容易。一級供應商在系統整合和軟體開發方面比皮膚和觸控廠商更有能力。

當然,電動汽車(EV)是皮膚和觸控供應商的一個重要機會。單一款型的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行駛範圍,銷售範圍都很有限,而且使用者群體也相對單一,集中。所以,整車廠商願意在電動車上嘗試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系統。

有些整車廠商甚至會願意跳過一級供應商來自主開發面向電動汽車的中控系統。這些行為為皮膚製造商和觸控制造商提供了接近整車廠商的最佳機會。

IHS Markit | Technology的《車載觸控與使用者介面》報告提供了有關車載觸控市場的多層次深入分析,其中包括出貨量追蹤、供應鏈、市場動態以及新興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