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RoboTaxi落地為標誌,長沙要做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雁」

智慧相對論發表於2019-10-09

以RoboTaxi落地為標誌,長沙要做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雁」

群雁齊飛,最重要的是領頭雁。頭雁勤,群雁就能“春風一夜到衡陽”;頭雁懶,只會“萬里寒雲雁陣遲”。

這裡說的是“雁陣效應”,其中包含兩層含義。

一是雁群中的“頭雁”,要有擔當的勇氣和智慧,能夠劃破長空,克服困難和阻力,飛行在雁群的前頭,發揮帶頭作用。

一是“協作”,其他大雁合理分工,組成最快最省力的人字形或者一字型的雁陣,形成合力,大家目標一致地以最優化的飛行方式飛向目的地。

在我看來,湖南湘江新區就是長沙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雁”。

在它的帶領下,長沙自動駕駛產業的雁陣正在形成,從平臺、生態、產業、應用等多個維度帶領著“雁群”向既定方向飛翔。

搭平臺:搭的是產業聚集的基礎,也是產業發展的必備條件

雁群中既然有分工協作,也就會有利益共享。

湘江新區建設的智慧網聯汽車測試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視為自動駕駛產業聚集的平臺。

在管理學中,平臺企業或者平臺經濟一般具有三個特徵:網路效應、邊際成本趨零和外部經濟性。

如何理解?

即平臺的優勢被認可之後,使用者會一傳十、十傳百,“聞香而來”。

在形成一定規模,平臺建立起品牌形象後,平臺以及平臺內的使用者在傳遞效應下,其邊際收益會呈現出遞增的趨勢。

整個過程中,平臺形成的是自我增強的虛擬迴圈,增加了使用者就增加了價值,反過來又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形成螺旋型優勢。

長沙智慧網路汽車測試平臺的意義在於給自動駕駛產業的“雁群”構築了一個安家築巢的安樂園,其中既包括自動駕駛研發測試所需的硬體條件,即區別於其他測試區(平臺)的獨特優勢;也包括對平臺入駐企業的利益共享,即研發成果交流、生態合作分工等,能夠讓平臺和企業都產生價值和吸引力。

以RoboTaxi落地為標誌,長沙要做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雁」

比如長沙9月26日啟用的“開放道路智慧駕駛長沙示範區”中的100公里高速開放道路,就涵蓋了100多個應用場景,且是國內首條5G+V2X的智慧高速公里,填補了國內高速環境下缺乏測評、示範環境的空缺,主機廠可以從自車行為、環境資訊、道路交通訊息、交通參與者四個維度資訊檢測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提高高速公路的執行和監管質量。其改造範圍、場景數量、道路型別等多個方面都是全國之最。

也正是因為“硬體”條件突出,長沙的自動駕駛產業顯示出極強的虹吸效應。

建生態:“增長極理論”下的“大樹底下好乘涼”

我國經濟學者虞錫君教授在其文章《“大樹底下”的經濟發展模式——論嘉興的“配角經濟”想象》提及一個區域經濟學理論,由法國經濟學家佛朗索瓦·佩魯創立的“增長極理論。”

該理論認為,在一個區域內集中了主導產業和創新企業的工業中心就是區域增長極,增長極具有兩種效應:“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分別對應中國的兩句諺語:“大樹底下難長苗”和“大樹底下好乘涼”。

長沙的自動生態聚合正體現出“擴散效應”下“大樹底下好乘涼”的趨勢。

將測試平臺比作大樹,平臺入駐企業則聚集在大樹下面乘涼,並以此形成了極為豐富的產業生態。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看中的就是在“雁陣”中所能帶來的協同合作。

比如,長沙在整車製造方面,擁有上汽、廣汽、比亞迪等生產線,且在本土製造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以及舍弗勒、大陸、博世等國際巨頭的聯動下,上下游產業鏈正趨於完善;在技術佈局方面,百度騰訊華為等極具分量的網際網路巨頭入駐,帶來了人工智慧雲端計算、車路協同系統等智慧駕駛不可或缺的相關技術。

根據湘江新區公佈的資料顯示,目前長沙已經聚集了智慧網聯汽車重點關聯企業347家,實現了產業鏈、知識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五鏈齊動”。

對於長沙而言,作為新一線城市之一,雖然相比北上廣深等地產業優勢均不明顯,但在木桶效應下,即測試平臺這顆參天大樹的“庇護”下,長沙整體產業優勢獲得了進一步釋放。

特別是2019長沙政府工作報告中,“以高階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為重點,著力打造全國智慧網聯汽車創新和產業化高地,推動新區走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前列”成為長沙市的新發展目標。與此同時,在新城、新區和新路的空間規劃上,長沙也為自動駕駛的落地,產業生態大樹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興產業:由“頭雁”帶領“雁群”形成活力生態

自動駕駛產業發展需要有統一的願景,在相同的願景之下,才會誕生相同的目標。

科技雜誌《連線》(Wired)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在《新經濟,新規則》一書中曾揭示了經濟執行的十個新規則,其中,“蜂群比獅子重要,流動比平衡重要”是其中的兩個規則。

對應的解釋就是:企業是產業生態系統進化的有機體,一群企業聚集所爆發出的能量會比單獨一家獨角獸更高;產業生態的和諧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完美,而是一個不斷打破平衡又再平衡的過程。

長沙如今作為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雁”帶著“雁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生態網路,產業生態的活力因此成型。

以RoboTaxi落地為標誌,長沙要做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雁」

我們可以看到,圍繞車載及路側通訊裝置,引入了華為;圍繞自動駕駛底盤及線控轉向,引入了舍弗勒;圍繞人工智慧處理器,引入了地平線;圍繞感測器,引入了大陸集團;圍繞雲控平臺,引入了啟迪雲控;圍繞自動駕駛特種車輛,引入了桑德新能源汽車、中聯酷哇、希迪智駕等。

自動駕駛產業生態的聚集需要“頭雁”,生態活力的釋放需要“雁群”,湘江新區扛起了長沙自動駕駛生態帶頭領飛的責任,在生態建設上給“雁群”帶來助益,在業務訴求上給“雁群”帶來幫助,在產業發展上給“雁群”帶來無窮的活力。

重應用:產業落地是最高要求,亦是最低目標

任何產業發展都不是空喊口號懸在理想王國的半空,最終都要實現落地應用。

將其放在自動駕駛產業中進行討論,則需在改變普通民眾的生活,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兩個方面形成突破。

技術的應用,產業的落地對於整個生態體系來說有兩點益處。

一為打磨技術,在更開闊的市場空間內來驗證技術的成熟度,加快技術迭代;一為驗證模式,產業落地的姿勢千奇百怪,必須經歷一個試錯和驗證的過程,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可以將其視為產業發展的最高要求,亦或最低目標。

以RoboTaxi落地為標誌,長沙要做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雁」

長沙在自動駕駛行業的示範落地上已經做出了諸多嘗試,早在1年前,便一次性發放了4種型別的測試牌照,將智慧環衛,智慧公交,乘用車,重卡等易商業化落地的產品納入到長沙市開放道路測試和示範執行的範疇,今年更是大面積開放了100平方公里範圍的城市開放道路及100公里高速道路,搭建平臺,促進了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程式。

除了已經啟用的開放道路智慧駕駛長沙示範區,國家智慧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正著力打造智慧系統檢測實驗室,構建代客泊車、智慧停車場等多個應用場景,進一步擴充其測試服務能力,構建全流程閉環測試體系。

由此可見,在應用落地方面,長沙的政策指向性非常明確,並且在生態內多點佈局,撒下這麼多種子,總會有所收穫的。

可以暢想,在不久的將來,市民不但能乘坐自動駕駛乘用車,自己也會開上智慧網聯車輛,在更便捷更暢通的城市交通中更舒適地行駛,長沙的城市職能也被重新定義。

在“頭雁”的帶領下,長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慧駕駛第一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