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喊著追德國瑞士製造, 不要妄想靠"智慧化"就可反超| 深度

宇多田happy發表於2019-07-02

我們總喊著追德國瑞士製造, 不要妄想靠"智慧化"就可反超| 深度

機器也不過是一套正確方法論的組成部分,需要吃透這套方法的,歸根結底是人。

撰文 | 宇多田

在技術領域,「彎道超車」聽多了,愈加覺得刺耳。

晶片技術追趕美國,靠人工智慧來個彎道超車;工業製造追趕德國瑞士,靠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來個彎道超車。

這就像武學小白想靠一本武功祕籍來個「一招制敵」,卻忽視了武林高手靠數十年積聚的深厚內力,我們也忽視了國外製造業過去長達數十年積累起來的歷史資料與寶貴的產品推演過程,以及系統化的業務邏輯與方法論。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已經能夠把許多方法論的精髓「倒背如流」:

譬如流程化(做流程軟體的知名企業 SAP 就是德國的),可度量化(生產線能夠被精確測量各種問題並進行及時糾正),自動化(儘可能將任務交給機器),現在又加了一個「智慧化」。

但是卻很少有人明白,這並不等於「換一套的全新硬體裝置與管理軟體」,不等於「收集全部資料」,不等於「不依靠人」。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在一部分高精尖領域,中國製造的成績已經縮小甚至逆轉了與老牌工業強國的差距。

但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人敢理直氣壯地喊出——「我們的整體工業製造水平已經超過了德國瑞士以及日本」。

差距依然存在,而且不小。

到瑞士,曾有朋友推薦一定要帶回一把刮皮器。因為據說「它能夠秒殺你用過的一切削皮工具」,而事實證明,這個說法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總喊著追德國瑞士製造, 不要妄想靠"智慧化"就可反超| 深度

削皮如泥,絕對是給母親製造驚喜的神器

這把價格不到 20 塊,看起來構造異常簡單的產品,讓我自然而然萌生過一個問題:

「中國怎麼造不出來?」

而這個朋友的解釋非常有意思:

「生產裝置不一樣?生產成本高?或者在工藝上更勝一籌?無非是這些原因。」

事實上,這個一點都不專業的答案,已經部分講出了「德國或瑞士製造高品質論」的核心論點,當然,也符合大部分人的固有認知。

「很多人說要追德國瑞士日本,不僅僅是說追『生產效率要更高』,或者『稍微降低一點成本』。

我們要追的,是改進工藝,進而提高品質,這個我們應該能感同身受。

無論是對於普通消費品還是高精尖產品,這個核心一直都沒變過,當然,第二重要或者同樣重要的是『降成本增效率』,只有這樣你的綜合競爭力才會比較強。」

在中國工業製造研究與一線領域內摸爬滾打多年,數之聯 CEO 周濤教授用一個案例毫不留情指出了中國與德國瑞士在長生產線上的巨大差距:

「國內龍頭企業產線上某重要產品的不良率大約為 1%,而德國、韓國、瑞士類似產線上的產品不良率可以做到千分之二三。」

你可能會說 1000 張片子我們扔 10 張,跟他們 1000 張扔兩三張,差別不是很大。

但是,這不在於我們是不是比他們多浪費了七八張片子,而是我們整體的質量都會差很多。

這就像兩個班都是 50 個人,一個班數學考試有 8 個人不及格,另一個班是隻有 1 個人,那我們基本可以確定,第二個班整體的成績都會更好。

我們總喊著追德國瑞士製造, 不要妄想靠"智慧化"就可反超| 深度

因此,我們總是講工業大資料,講工業智慧化有種種好處,但其實最核心的目標只有一個——

生產工藝的智慧化,而不僅僅是「外圍」的供應鏈管理智慧化與庫存智慧化。

而這也的確符合《中國製造 2025》的基本方針——「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

「質量為先」,被放在了前面。

它是我們縮小國內外工業製造水平的最佳突破點。

1 拼硬體時代早已過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句話曾被國內工業界很好地貫徹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趕不上國外的工藝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簡陋的裝置在掣肘。

因此,花大價錢購買大量國外進口裝置,先用硬體把自己「武裝」起來,是工業界一個曾經很流行的思維模式。

這絕對不能說不對。畢竟在改革開放時期,硬體上存在巨大差距是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在當下,這已不是主要矛盾。

更何況,就像一個人想學唱戲就先搭個戲臺子,想拍出好照片就先搞一套單反相機一樣,過於依賴硬體而忽視技巧與方法,本身就是一個很危險的觀念。

很具諷刺意味的是,有中國工程師在知乎上的高贊回答指出了一個真相——

在走遍歐洲和中國各大企業的工廠後,他發現,中國同行業裡龍頭企業裡的大部分裝置其實要比歐洲同類公司好很多。而造成差距的關鍵之一,仍然在於加工工藝。

「我們不能忘記,工具是為人所用的。中國大部分公司的加工工藝,幾十年不變,缺乏改進的動力。

實際上,單有裝置是遠遠不夠的,我所見到的歐洲不少工廠,裝置是很舊的,精度達到就行,何必追求最新。

中國有幾個大型工廠,把各個裝置,人,部件的成本算清楚並做了優化配置的?」

此外,如果實現工業智慧化,還仍然秉著「要換新機器」的想法,那麼「降本增效」這個在民營工廠老闆眼中與「提升質量」同等份量的目標,就是「無稽之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