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當了自動駕駛創業明星接盤俠,吳恩達旗下Drive.ai黯然清場

dicksonjyl560101發表於2019-06-27

https://www.toutiao.com/a6706705880471044621/


蘋果當了自動駕駛創業明星接盤俠,吳恩達旗下Drive.ai黯然清場

【新智元導讀】 6月25日,一份檔案顯示,吳恩達背書的無人駕駛專案Drive.ai將於本週五關閉。與此同時,蘋果對Drive.ai完成收購。

曾經備受矚目的一支無人駕駛明星專案,如今卻黯然離場。

25日,一份提交給加州就業發展局的公開檔案顯示,無人駕駛初創公司 Drive.ai將於本週五關閉辦公室,並遣散90名員工

同時另一則訊息也浮出水面: 蘋果對Drive.ai完成收購

收購金額未公佈,而這一名義上的收購,實際上是Drive.ai的部分員工加入蘋果的自動駕駛研發部門,這些員工近期領英個人頁面資訊的更新也證實了這一訊息。

作為被知名人工智慧專家 吳恩達 背書的無人駕駛專案,Drive.ai從一誕生起便自帶光環,憑藉著吳恩達在業界的影響力以及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Drive.ai也獲得了許多知名投資機構的親睞,乘著無人駕駛創業熱潮,Drive.ai的發展一度順風順水,甚至在一眾同類專案中脫穎而出,率先進行商業化嘗試。

但隨著無人駕駛行業在技術、監管方面面臨的瓶頸日益凸顯,Drive.ai的明星效應逐漸淡去,無法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成為阻礙其繼續獲得資金支援的障礙。

今年初,Drive.ai開始尋求出售,同時團隊成員開始出走,原先計劃擴張至170人規模的團隊最終縮水至不及百人,Drive.ai剩餘團隊最終被蘋果收購雖然算不上最差的結局,但顯然與該公司最初雄心勃勃的目標相去甚遠,曾擔任Drive.ai董事的吳恩達本人,也將精力轉移到他創辦的其他人工智慧相關的專案上。

吳恩達的“嫡系”組成的“豪華陣容”

Drive.ai從誕生之日起便自帶光環。2015年,這家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初創公司正式成立,其主要成員由知名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所帶領的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學生所組成。

蘋果當了自動駕駛創業明星接盤俠,吳恩達旗下Drive.ai黯然清場

2017年初,在MIT Technology Review主辦的Emtech Digital大會上,成立以來一直對外保持低調、神祕的Drive.ai首次公開亮相。

這次的活動發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花絮,當時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的吳恩達作為本次活動最為重磅的嘉賓,原先是要發表主旨演講,但活動開始前幾天,卻傳出吳恩達卸任百度首席科學家一職的訊息,就在所有人期待他在此次活動中亮相時,他卻臨時取消了出席這一活動。

但吳恩達的妻子Carol Reiley卻以Drive.ai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參加了這一活動,同樣引來了更多的關注,在這次活動上,她與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同時也曾是吳恩達過去在史丹佛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學生Sameep Tandon,一同在會上展示了Drive.ai目前在無人駕駛領域所取得的成果。

彼時,基於吳恩達和Drive.ai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外界一度猜測,吳恩達在離開百度後,很可能加入Drive.ai,從事與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創業活動,但騰訊《潛望》在當時的活動現場向吳恩達的妻子Carol Reiley求證此事時,得到了後者明確的否認,她表示,吳恩達並不會加入Drive.ai,而是以顧問的身份給予業務上的指導和幫助。

在當天的活動上,外界第一次有機會看到Drive.ai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方面的成果,但是是通過一段測試視訊的形式。在當天的活動上,Reiley展示了一段裝載有Drive.ai無人駕駛系統的車輛在下雨的夜晚街道上進行無人駕駛的視訊,顯示此前困擾包括谷歌在內的很多進行無人駕駛研發的公司的雨天駕駛的難題已經被Drive.ai的技術所克服。

Reiley當時表示,Drive.ai歡迎外界參加試駕活動,參與者可以親自坐在車內體驗無人駕駛。

依靠吳恩達的背書和實力雄厚的團隊,Drive.ai獲得了許多知名投資機構的親睞,在成立兩年後已經獲得12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北極光創投、Oriza Ventures等。

從無人駕駛技術展示到商業化嘗試

在經過了幾年的研發和測試後,Drive.ai開始進行無人駕駛的商業化嘗試。去年7月,Drive.ai宣佈,在美國得克薩斯州Frisco正式 開放無人駕駛叫車接送服務,該服務類似於無人駕駛版的Uber,使用者通過手機應用召喚Drive.ai車輛進行接送,但路線相對固定,是預先規劃好的路線,上車和下車地點也固定。

蘋果當了自動駕駛創業明星接盤俠,吳恩達旗下Drive.ai黯然清場

Drive.ai聯合創始人王弢當時對騰訊《潛望》表示,該專案將是得克薩斯州首個向公眾開放的無人駕駛車服務。

Drive.ai表示,這一無人駕駛服務專案要解決的是交通中“最後一英里”的問題,即在“走路太遠,開車太近(或者由於太擁擠而難以找到停車位)”的距離之間提供出行服務。

在專案初始階段,車上將會有安全駕駛員坐在駕駛座上,全程監控車輛的執行,但Drive.ai表示,計劃很快讓安全員坐在乘客座位上,與乘客一起體驗無人駕駛過程,並最終提供車上只有乘客的無人駕駛體驗。

王弢表示,目前公司有約120人的團隊,是一支多學科、跨領域的專業團隊,在感測器融合、認知、決策規劃、定位、線下模擬等各個子模組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Drive.ai計劃在今年三季度將團隊擴張至170人。

此時,吳恩達的角色已經變成了Drive.ai的董事,王弢當時對《潛望》稱,吳恩達自從加入以後,一直非常積極參與公司各項事務,特別是在公司戰略方向上給出了許多指導性的建議。

在進行商業化嘗試的同時,Drive.ai繼續通過各種方式向外界展示其自動駕駛技術實力,當年5月份,Drive.ai對外展示了一份長達4分鐘的車內視角無人駕駛測試視訊,Drive.ai的無人駕駛車全程駕駛座上並沒有人,實現了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

根據這段3倍速播放的視訊演示,這輛無人駕駛車從停車位駛出,穿越一條6車道的公共路段,在穿越前,車輛對橫向車道上的路況進行了判斷,途中車輛還經過了環形道路以及落日夕陽對檢測系統的干擾,對這些道路情況,車輛都完成了順利應對。

在視訊的右下角,Drive.ai還展示了車輛行駛過程中對物體識別的擴增實境影像,以展示該系統運用感測器資料對道路上的車輛、行人、自行車手等物體的識別,通過這些實時資料,車輛可以進行以安全和最大化乘客舒適度的路線規劃。

到2017年9月,Drive.ai已經完成了5輪總額77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2億美元,更多的知名投資機構加入,包括GGV資本、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英偉達風投部門等。

結束獨立運營員工加入蘋果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發展的順風順水之時,事情卻開始悄悄起了變化。2018年3月份,Uber在亞利桑那州進行無人駕駛測試的車輛撞傷行人致死,兩個月後,谷歌旗下Waymo一輛正在進行無人駕駛測試的車輛也陷入一次嚴重車禍,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再度引起廣泛討論。

接二連三的事故讓人們逐漸認清了現實:完全意義上的自動駕駛並不會很快實現,由於技術和監管等各方面的制約,自動駕駛這一細分行業卻並沒有出現爆發式的增長,在大量資金湧入這一領域後,人們卻失望地發現,進展並沒有之前預想地那麼大。

Drive.ai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自2017年9月份完成一輪1500萬美元的融資後,Drive.ai在接下來的近2年時間沒有再獲得更多的融資,今年2月份,原聯合創始人王弢已經離開公司。

與此同時,Drive.ai尋求出售的訊息從2019年年初開始便已經在業內傳開,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許多與Drive.ai接觸的潛在收購方中,蘋果表現出最大的興趣,具體是蘋果旗下被稱為“泰坦專案”的從事無人駕駛技術的部門。

但蘋果自身的自動駕駛部門,一直讓外界捉摸不透。該部門據稱一度有多達5000人的規模,顯示蘋果在無人駕駛方面野心勃勃,去年年底,蘋果重新召回原先負責硬體、後加入特斯拉的高管Doug Field,更進一步向外界傳達了其推進該業務的決心。

但今年初卻又傳出蘋果解僱了近200名自動駕駛部門的員工的訊息,讓蘋果自動駕駛的前途命運又生出新的不確定性。

到了今年4月份,關於蘋果準備收購Drive.ai的訊息得到了進一步的確立。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收購的目標主要是Drive.ai的自動駕駛相關人才,其他硬體類資產並不是蘋果感興趣的目標。

6月25日,一份提交給加州就業發展部的公開檔案,正式揭開了Drive.ai這家成立4年的初創公司接下來的命運。本週五,Drive.ai將正式關閉辦公室,同時遣散90名員工。

與此同時,部分原Drive.ai員工的領英個人檔案頁面就職公司資訊一欄也變成了“蘋果特殊專案部”。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蘋果收購Drive.ai完成於6月6日,該訊息也得到了蘋果方面的確認,蘋果稱已經僱傭了來自Drive.ai的“數十名工程師”,此次收購的金額並沒有對外公佈。

至此,一家明星創業公司的獨立發展之路就此終結,儘管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這並不能算是一個很差的結果,但一定與Drive.ai最初所設定的目標並不相符,吳恩達本人也將注意力重心放在了他的其他人工智慧領域的專案上,包括提供一系列深度學習課程的教育平臺Deeplearning.ai,以及為企業提供人工智慧化轉型服務的Landing.ai。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騰旭科技”

原文標題:《Drive.ai的誕生、繁華與黯然離場》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264888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