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行業不需要熱度,需要的是反思。
撰文 | 宇多田
Drive AI 的關閉,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就當前時間段,L4 級自動駕駛車運營業務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是個偽命題?
根據舊金山紀事報的報導顯示,這家由吳恩達擔任董事,並在 2017 年釋出雨夜測試影片轟動一時的自動駕駛明星初創企業,現在不得不面對「關閉公司」這個事實。
就在昨天,這家總部位於加州山景城的自動駕駛公司在本週向美國加州政府機構遞交了一份通知性檔案,表示將在本週五永久關閉公司,並解僱目前在職的 90 名員工;但 Drive.AI 在德克薩斯州僱傭的另一部分員工是否仍然在職,目前還尚不知曉。
Drive.ai 的 Twitter 最後一次更新是在 6 月 3 日,證明的確已經停運 2 周了
「停止運營」這個決定,是在一項早有傳聞的收購交易達成後做出的。
就在十幾天前,我們曾報導過蘋果公司正在就收購問題與 Drive.AI 進行談判,但蘋果模凌兩可的經典回覆在很大程度上暗示,這是一項規模較小、目標明確的收購,目的在於引進特定的人才。
這個爆料現在顯然被事實證實了,蘋果公司已經向外媒 Axios 證實,他們除了將收購數十名工程師,還購買了 Drive.ai 的無人駕駛汽車與其他資產。
在很大程度上,蘋果解決了這被解僱的 90 名員工中部分工程師的就業問題:
已經有至少 5 名 Drive.AI 的工程師修改了他們在 Linkedin 上的資料,稱自己在 6 月份離開 Drive.ai。並在同一個月加入蘋果。
其中,有幾位工程師將他們所在的部門列為「特殊專案」,而職位資訊則大多與資料、系統和軟體有關。
此外,訊息人士則指出,這些工程師將與蘋果公司從特斯拉以及谷歌那裡挖開的工程師一起為某個自動駕駛專案工作。
雖然這看起來是一個創業公司被大公司收購的普通案例,也比 Roadstar 因內部矛盾而導致的「死亡」優雅很多,但對於公司部分員工以及投資人來說,結局也許並不美好。
這家在 2015 年由史丹佛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生創立,並由知名電腦科學家吳恩達擔任董事會主席,其妻子擔任聯合創始人的自動駕駛公司,曾在 2017 年得到過空前關注與鉅額投資。
根據 Crunchbase 提供的資料顯示,截止 2017 年 9 月,其總共籌集資金 7700 萬美元,估值高達 2 億美元。
但此後,就再沒有關於這家公司任何融資訊息傳出。
這一次,儘管蘋果沒有公開交易價格,但訊息人士則透露,蘋果實際上支付的資金要低於 7700 萬美元,更不用說公司在兩年前進行第二輪融資後所達到的估值。
參與投資的機構與個人
從今年2月份開始,Drive.AI就被曝光正在主動尋求“賣身”,與包括蘋果在內的多家公司進行了接洽,然而結果據媒體爆料並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立4年多來,這家自動駕駛技術創業公司多次調整商業模式。
一開始,Drive.ai聚焦於開發自動駕駛軟體系統與智慧通訊系統;
後來調整商業模式後,公司又計劃將深度學習軟體與硬體相結合,為車廠及商業車隊設計和生產自動駕駛改裝套件,從而籌集到更多資金。
再後來,在2018年,公司的商業路徑進行了又一次調整——在美國一些城市開展基於簡單路線的獨立試點專案,運營面向大眾的自動駕駛接駁車。
Drive.ai 的橘紅色自動駕駛接駁車,其最引人注目的設計是四塊車身的 LED 螢幕,在前車輪左右兩側各有一塊,車頭有一塊,車尾有一塊。這被公司視為是一種實現「人車互動」的重要手段。
運營自動駕駛汽車意味著 Drive.ai 站在了整個產業鏈條的最終端,所消耗的資金也必然將變得十分龐大,就像我們此前的分析一樣,這對於一家以生存為主旨的技術創業公司來說,將是一條長達十幾年且損耗非常嚴重的道路。
有工程師甚至在 Twitter 上針對此次收購說了這樣一句話:在這家公司距離死亡沒幾天之前,蘋果最終出手了。
當下,在一個不斷進行大規模整合「交配」,對落地預期值一降再降的環境中,Drive.AI 此前的種種商業選擇顯然不足以支撐其獨立生存。
與此同時,在投資者已經向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投入數十億美元后,我們看到的則是這樣一種普遍場景:
公司要麼延長了產品落地交付時間,要麼就是遇到了新的技術挑戰。
在看了無數調速 Demo,又繼而試乘了多輛測試車的殘酷現實對比下,我們也開始相信 Waymo CEO John Krafcik 所說過的話:
自動駕駛汽車距離全面部署還有幾十年的時間。
另外,產業鏈上大大小小的公司在經過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後,也逐漸接受了「術業有專攻」的現實:
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仍然為「上上策」,以便將巨大的成本分攤給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