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 Sherry Turkle 在最近的一次講座中談到,隨著傳媒的發展,人們卻感覺越來越孤獨。為什麼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通訊方式越來越多,我們卻越來越沒有群體感?
智慧手機帶給了我們三種交流上的幻覺:一,我們覺得我們可以完全掌控自己關心的事情,因此在現實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躲進另一個 世界;二,我們覺得自己的聲音可以完全的傳達出去,不會有任何阻礙;三,我們得到了一種承諾,即我們可以和朋友們在網上一直保持聯絡。而實際上,我們現在 越來越迫切地要升級自己的手機,不停地刷微博校內找存在感,強迫似的看手機,覺得有電話或者簡訊,因此大多數時候,我們比沒有手機的時候更孤獨。
Turkle 認為,人們使用各種通訊方式取代面對面交流,社交網路已經扭轉了傳統的通訊流程。以前的人是有了感情於是進行交流,而現在人是為了分享自己的感情而進行交 流。說白了就是以前的人餓了,於是就去找飯吃,而現在的人為了吃飯而迫使自己感到飢餓。久而久之這種“飢餓感”成了習慣,於是我們一天不使用通訊裝置就渾 身不舒服。
這種事情其實很可怕,它使得我們成為了彼此的情感柺棍,網癮逐漸演變成精神毒品,我們沉迷其中而逐漸脫離現實世界。我們將網路聯絡當成了生活的常態,而拒絕面對面的交流。智慧手機只是其中一種工具罷了。
過度的交流還會造成人們沒有時間面對自己,以至於當不得不獨處時,無法習慣或者忍耐這種生活。人類確實是群居生物,尤其在現代社會,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都離不開“他人”,無論衣食住行還是醫療教育國防都是這樣。幼年的人們依賴成年人,成年人之間則互相依賴。
我們的上一輩甚至上上一輩,都是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生活的。而現在的我們卻把這種事情當成稀缺資源。人應該是這樣的生物:即使沒有任何的社交,也能知道自己是誰。能夠面對自己,這是每一個人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