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晉升的誤區

TimYang發表於2013-12-10

  每到年底,業內不少工程師又需面對晉升答辯的流程,如何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完成職級提升是大家關注的話題。在一個規範運作的公司裡,基礎的晉升通常由部門的經理或者技術負責人定奪,更高階別的評估通常由一個跨部門或公司範圍的技術專業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簡稱TC)來負責。本人有幸參與了幾年TC的工作,很高興看到不少人員的快速成長,但同時看到的一些成長認識誤區如下。大家可以通過這些誤區的瞭解,來合理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獲得更好的職業成長。

  • 羅列工作、專案或者KPI。技術委員會評估一個人的能力時,通常希望尋找論據來支援候選人符合更高階別的Level。但是支援點並不是憑工作量或者專案數的多少來決定。專案按時完成情況是一個輔助因素,但不是全部。因此在所羅列的專案中,尋找那些專案包含了能支撐你勝任高Level去介紹。
  • 沒有重點及個人貢獻。有些候選人介紹了幾個形態各異的專案,但需要評委去仔細挖掘到底體現了候選人哪方面能力;另外一方面有些員工雖然參與了重點及有挑戰的專案,但如果其中的個人貢獻不好辨別則很難加分。評委可能想“嫦娥三號專案很偉大,可是這個傢伙究竟是參與開發了玉兔號月球車,還是僅僅坐在監控大廳看顯示器……”。僅強調專案成果評委無法判斷候選人的能力,突出重點專案及個人的獨特貢獻,是材料展示的關鍵。
  • 承擔過的專案與申請的Level不匹配。有些候選人蔘與過不少專案,對公司也有貢獻。但是TC對不同的Level期望候選人展示的能力及規劃能力是不同的,越是高階Level申請,越是看在領域內的規劃能力、影響力與願景,如果目標僅停留在專案完成與否上,不管在哪個級別都會有所欠缺。
  • 可度量及可比性不強。技術行業中,分工越來越細,因此候選人從事一個大家不瞭解也沒參與過的領域的情況越來越多。因此如何將這塊的工作的好壞達到一個行業內的可比性也是很重要,幫助TC來理解你的工作。
  • 大篇幅羅列非專業領域的能力,比如專案管理、團隊管理、跨團隊協調成績、培養新人成果、專案交付狀況、創新成績等。並不是說這些材料不好或不能講,但是如果60%以上篇幅都是講這些,TC無法判斷你在專業上是否達到了申請的Level。通常TC對專業角度的考察會佔到60%以上的權重。直接說出你打了哪幾次勝仗,每場由於環境的變化你靈活使用了哪些兵法來克服困難,在某些特別的條件下,你靈活使用了一些沒用過的兵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你發現過去缺少獨立打仗的機會,請看下一條。
  • 崗位成長性差。這一點無關答辯技巧,更多是路線規劃與上級主管的培養問題。由於注重結果導向,大部分主管更多精力會放在專案的交付及進度,對下屬的安排主要是工作的分配及是否按時完成的監督,而對員工的技術成長、路線規劃等則會偏少。碰到這種情況,更多的跟上級在專業發展方面進行交流。確定你的技術成長路線並尋求上級的資源支援,大部分上級也會很樂意提供資源的配合。

  PS:曾打算寫一篇晉升攻略,但考慮到每個人的目標及成長路線的多元化,很難給出公式化的建議,因此僅羅列一些誤區供讀者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