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ristalina Georgieva
人工智慧將影響全球近40%的工作,取代其中一些崗位,而對另一些崗位起到補充作用。我們需要謹慎平衡各項政策,以便發掘人工智慧的潛力。
我們即將迎來一場技術革命,其可以迅速提升生產力,促進全球增長,並提高各國的收入水平。然而,這場革命也可能取代一些工作崗位並加深不平等。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既令人興奮,也不乏擔憂,並引發了有關其對全球經濟潛在影響的重要問題。人工智慧的總體影響很難預測,因為它將以複雜的方式波及整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確信的是,我們需要制定一套政策,安全地利用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使其造福全人類。
重塑工作性質
在一項最新的分析中,IMF工作人員研究了人工智慧對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潛在影響。許多研究預測了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可能性。但我們知道,在許多情況下,人工智慧可能會補充人類的工作。IMF的分析探討了這兩種力量。
調查結果令人震驚:全球近40%的就業將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從歷史上看,自動化和資訊科技往往會影響常規性任務,但人工智慧有所不同的一點是,它能夠影響高技能工作。因此,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相比,發達經濟體面臨著人工智慧帶來的更大風險,但也有更多機會利用它的好處。
在發達經濟體,大約60%的工作崗位可能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在受影響的工作崗位中,約有一半可能受益於人工智慧整合,從而提高生產力。對於另一半,人工智慧應用程式可能會執行目前由人類從事的關鍵任務,這可能會降低勞動力需求,導致工資下降和招聘減少。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其中一些工作崗位可能會消失。
相比之下,在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受到人工智慧影響的工作崗位預計分別佔40%和26%。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人工智慧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帶來的直接干擾較少。與此同時,其中許多國家沒有基礎設施或具備技能的勞動力來利用人工智慧的好處,這增大了這樣一種風險,即隨著時間推移,人工智慧技術可能會加劇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人工智慧還可能影響國家內部的收入和財富不平等。我們可能會看到收入階層內部的兩極分化——能夠利用人工智慧的勞動者的生產率和工資將提高,而那些不能利用人工智慧的勞動者則會被落在後面。研究表明,人工智慧可以幫助經驗不足的勞動者更快地提高生產率。年輕的勞動者可能會發現更容易利用有關機會,而年長的勞動者則可能難以適應。
對勞動收入的影響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工智慧對高收入勞動者工作的補充程度。如果人工智慧對高收入勞動者起到顯著補充作用,可能會使其勞動收入不成比例地增加。此外,採用人工智慧的公司的生產率會得到提升,進而可能會提高資本回報,這也可能有利於高收入者。這兩種現象都可能加劇不平等。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工智慧很可能會加劇總體不平等狀況,這是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政策制定者必須積極加以應對,以防止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加劇社會緊張局勢。各國必須建立全面的社會安全網,併為弱勢勞動者提供再培訓專案。這樣一來,我們可以使人工智慧轉型更具包容性,保障人們的生計並遏制不平等。
人工智慧驅動的包容世界
人工智慧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入世界各地的企業,這凸顯了政策制定者採取行動的必要性。
為了幫助各國制定正確的政策,IMF制定了“人工智慧準備指數”,用於衡量數字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勞動力市場政策、創新和經濟一體化以及監管和道德等領域的準備就緒情況。
例如,該指數的人力資本和勞動力市場政策部分評估了受教育年限和就業市場流動性等因素,以及社會安全網覆蓋的人口比例。該指數的監管和道德部分評估一國法律框架對數字商業模式的適應程度,以及是否具備穩健治理來保證有效執法。
IMF工作人員利用該指數評估了125個國家的準備就緒情況。研究結果顯示,較富裕的經濟體,包括髮達經濟體和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往往比低收入國家更有能力採用人工智慧,儘管各國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新加坡、美國和丹麥在該指數中得分最高,因為它們在所跟蹤的所有四個類別中都有優異的表現。
在“人工智慧準備指數”所提供的相關資訊的指導下,發達經濟體應優先促進人工智慧創新和整合,同時制定健全的監管框架。這種方法將營造一個安全和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環境,有助於維護公眾的信任。對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來說,重點應該是透過投資於數字基礎設施和具備數字化技能的勞動力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仍有能力確保它為所有人帶來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