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未來的十字路口

阮一峰發表於2019-01-03

2018年的最後一週,《未來世界的倖存者》的臺灣版上市了。

閱讀這個網站的臺灣朋友們,希望你們能夠支援一下,感激不盡。

臺灣大寫出版社的鄭俊平先生為這件事,付出了很多心血,多次來信跟我討論一些編輯細節,令我感動。

下面就是臺灣版的前言《站在未來的十字路口》。這是2018年我寫的最長的一篇文章,回顧了自己的人生和想法,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讀一下。大陸版要等到第二版時,才有機會收入這篇文章。

============================

站在未來的十字路口

作者:阮一峰

《未來世界的倖存者》在中國大陸出版以後,臺灣大寫出版社總經理鄭俊平找到我,希望引進此書。

鄭先生提出,能不能寫一篇導讀,讓臺灣讀者瞭解我的背景和想法。我覺得這個提議很好,因為我的很多想法,都起源於臺灣的一段經歷。

一、

2012年,我在上海的一所學校當老師。學校在臺灣有一個合作專案,我一個人被派到臺灣,住了半年。

出發之前,需要在臺北租房。我看了一些租房廣告,發現房源分成"雅房"和"套房"兩種,前者比後者便宜不少。套房我能理解,但是"雅房"是什麼呢,雅緻的房間嗎?

我沒有深究,學校給我的經費只住得起雅房,沒有其他選擇。住進去了才知道,雅房就是套房的一間,租客跟房東生活在一起,客廳、廚房和衛生間都是共用的。

我住在臺北市內湖區。內湖區多為山地,又在基隆河旁邊,以前是臺北郊外的一個洩洪區,後來許多科技公司在這裡設廠,逐漸變成臺北的新區。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要去臺北市中心,一早乘坐捷運,從內湖的文湖線轉乘板南線,晚上再轉乘回來。上下班高峰時間,捷運非常擁擠,尤其是市中心轉乘的忠孝復興站。我站在電扶梯上,跟著人流向前移動時,總有一種感覺:我的生活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換了一個城市通勤。

(圖一:臺北捷運)

專案告一段落以後,我就比較自由了,可以四處逛逛。臺北本地人很少去的地方,我去了不少(參見《臺北印象》一文)。閒暇之餘,不免胡思亂想:如果我搬到臺北,人生會是怎樣?如果我可以選擇一個城市生活,我會選擇哪裡?

很快住滿了半年,離開臺灣之前,我做了一次環島旅行。臺灣島處在兩個地理板塊的交界,板塊的擠壓產生了高聳的中央山脈,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多座。我乘坐高山巴士,穿越中央山脈。巴士在山裡開開停停,走了一天,傍晚來到海拔大約2000米的武陵農場,那裡有一個露營區,收費比較便宜,我就在那裡睡了一晚。

(圖二:武陵農場露營區)

露營區在一個臺地上面,距離農場總部有5公里,遊人很少。太陽下山,我獨自一人山野漫步。四周都是3000多米的高峰,需要抬頭仰望,每一個方向都長滿了高大的針葉林木,晚風席捲,只聽見林濤在曠野迴響。腳下是無數野生的繡球花,大朵大朵擠在一起怒放,農場早年鋪設的道路都已長滿齊腰的灌木,難以辨識路徑。路的前方在暮色中越來越模糊,消失在林中。

(圖三:長滿繡球花的山路)

有人說,旅行可以讓你成為不一樣的人,我想指的就是這樣的時刻。我意識到,我在城市的那些工作、我扮演的那些社會角色都不是我。真正的我此刻站在高山中,面對原始的自然,內心突然什麼慾望也沒有了,惘然不知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第二天離開農場,繼續向東,高度不斷下降,進入了太魯閣大峽谷。我在一個叫做天祥的地方下了車,那裡是峽谷中的一塊平地,一個多世紀前居住著原住民。所謂原住民就是來自南太平洋島嶼的民族,他們早於漢族來到臺灣,後來漢族移民佔據了平地,他們只好退到山裡。部落遺址早就蕩然無存,天祥如今是一個旅遊中轉站。

汽車站的後方有一個小教堂,提供住宿。教堂是一位法國神父早年建的,現在神父不在了,但是擺設都是原來的樣子,書架上的法文書還留著鉛筆的標註。夜晚,我在教堂的院子裡乘涼,工友開著收音機聽著地震的新聞(最近一直有輕微地震)。幽藍的天幕下,我想到這個一模一樣的院子,原住民和法國神父都來過,看到同樣的天空,頓時有一種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

(圖四:天祥小教堂的院子)

旅行的最後一段,我步行走出了峽谷,來到海邊的公路,然後搭車去了碼頭,等待開往綠島的渡輪。綠島是臺灣的一個離島,孤懸在太平洋上,面積不大,摩托車半小時就可以環島一圈。島上只有一條商業街和一座廢棄的監獄,其他地方你都只能望著太平洋出神。

(圖五:綠島的海邊)

再過兩天,我就要回上海了,生活恢復到以前的樣子,臺灣之行彷彿只是暑假的一次出行。我看著浩渺的太平洋,第一次感到,儘管生活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預設模式,但是世界如此豐富多彩,有那麼多種選擇,只要你下定決心,人生一定有另一條路可走。

二、

回到學校的第二年,我有一個機會去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工作。思考了幾天,我找到了院長,辭掉教職,去杭州開始做軟體工程師。

剛到阿里巴巴的那幾周,每一天都是大開眼界。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以前是杭州師範大學的英語老師,後來辭職開了一家翻譯社。上個世紀90年代,他在美國西雅圖見到了網際網路,就決定要做網路商務,但是他本人並不懂程式設計。他對最早的17個員工說,有一天我們會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可是那時連辦公場所都沒有,所有人擠在馬雲買的一套居民公寓裡面。

我想,那17個員工肯定不敢相信馬雲的這句話。但是,20年以後,這件事情居然變成了現實。淘寶網成了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是世界市值前十位的上市公司。2017年,阿里巴巴的規模在世界經濟體之中排名第21位,馬雲說再過20年,到了2036年,阿里巴巴將會成為繼美國、中國、歐洲和日本之後的第五大經濟體。

我參觀了公司的各個園區,熟悉各種制度,與不同的團隊交流,試圖理解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為什麼一家從零開始的公司,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這麼驚人的成就?

我的結論是,我們這個時代與以前的時代都不一樣,時代給了阿里巴巴這樣的機會。如果不是阿里巴巴,也會有其他公司成就同樣偉大的事業。

這個時代有兩個根本特徵,是以前的時代不具備的,一個是資本大量過剩,資本家願意對創業公司進行高風險投資,而成功的創業公司會得到極高的估值,進而吸引更多的資本投入;另一個是技術加速發展,尤其是通訊技術和電子技術,將全世界連在了一起,組成一個空前規模的統一市場。

一旦資本與技術結合,就會產生難以置信的威力,這就是阿里巴巴成功的根本原因。再加上中國的龐大內需市場,以及低成本但又非常勤奮的勞動力,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成就。

阿里巴巴將一個大的目標拆分成無數小目標,然後動員和組織上萬名軟體工程師一個個完成那些小目標,再加上設計、產品、銷售等等團隊的配合,以及高效的內部行政系統,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最終實現那個大目標。

三、

到了2016年,我已經在阿里巴巴待了兩年,許多次親身體驗了需求變成程式碼、程式碼變成產品、產品變成商品的過程,見識了技術對生活的巨大改變,尤其是大資料分析帶來的震撼性效果。我絲毫不懷疑,技術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大力量。技術可以讓阿里巴巴從零開始變成中國最大的公司,也可以決定歷史的程式。

2016年發生的兩件事,讓我的想法有了更徹底的變化。

第一件事是,年初我讀了一本暢銷書《人類簡史》,可能很多人都看過。這本書的觀點,很讓人震驚。人類在生物學上屬於"智人"(有智慧的猿人),這本書宣稱,智人的歷史也許就要結束了。未來的人類可能跟現在的人類不是同一個品種,是一種半自然半人工的生物,體內會有各種晶片和機械裝置。從化學角度看,就是半碳半矽,一半是碳基化合物(有機物),另一半是矽基化合物(半導體)。

另一件事是5月份,谷歌的圍棋軟體 AlphaGo 輕鬆戰勝了世界冠軍李世石。這標誌了人工智慧取得了突破,人類在智力上已經輸給機器了。

這兩件事對我衝擊很大。我自己就在 IT 行業工作,完全知道技術進展有多快,目睹過令人瞠目結舌的技術產品。上個世紀,美國科學家提出"技術奇點"的概念,一旦人類發明了"超級智慧機器",歷史就會轉折。超級智慧將是人類的最後一項發明,此後智慧機器自己就能發明新東西。

"超級智慧機器可以定義為一種遠遠超過任何人的所有智力活動的機器。如果說設計機器是這些智力活動的一種,那麼超級智慧機器肯定能夠設計出更加優良的機器。"

"毫無疑問,隨後必將出現一場智慧爆炸,人類的智慧會被遠遠拋在後面。因此,第一臺超級智慧機器是人類需要完成的最後一項發明,前提是這臺機器足夠聽話,會告訴我們如何控制它。超級智慧機器將很有可能被製造出來,而它會是人類需要進行的最後一項發明。"

我覺得,"技術奇點"可能就要到來了,人類歷史馬上就要大變了。

一旦技術可以模擬人類的智慧,大多數人將毫無用處。現有的大部分人類的工作,都屬於低智慧、重複性的機械勞動,比如司機和會計。如果人工智慧能夠實現無人駕駛,那麼有理由相信,它也可以完成自動做賬和其他辦公室工作,於是司機和會計這樣的崗位都會消失。

低智慧工作消失以後,必然會出現大量的失業。能不能對失業者進行培訓,讓他們從事那些高智慧工作呢?我認為辦不到。理由有兩個,一是高智慧工作崗位很多都需要高等數學和工程師技能,這要求艱苦的學習,絕不是短期培訓、或者晚上睡覺前看看書,那種強度的學習能夠解決的;二是大多數人根本讀不進高等數學和理工教材,讓他安安靜靜看半小時書籍,都會覺得毫無樂趣,更不要說長期堅持學習了。我預感,至少80%的人達不到未來社會要求的就業技能,或者說他們沒法贏過機器。

失業人口越來越多以後,僅剩的一些低階工作崗位將有大量失業者爭搶,導致工資無法上漲,勞動階層因此無法成為中產階級。由於智慧機器的衝擊,現有的中產階級也會逐漸凋零,直至被整體消滅。大多數人找不到工作,無所事事,必須靠政府養活,每天透過打電子遊戲消磨時間。

一想到這樣的前景,我就有些不寒而慄,但又想不出推斷哪裡有問題,覺得人類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技術每一天都在高速發展,毫不停歇,我們還來不及權衡得失,一切就已經變成了現實,技術把人類送進了一個高度自動化、又高度不確定的未來。技術完全按照自己的內生邏輯發展,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技術進步。

四、

技術改造外部社會的同時,也在改造人類自身。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現在的人比以前活得長多了。

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一半人在成年之前夭折。根據維基百科,1820年西歐平均壽命是36歲,日本是34歲。即使到了1950年發展中國家平均壽命也只有40歲。1970年代中期,非洲平均壽命47歲,亞洲為57歲,拉丁美洲達為62歲。

如今,已開發國家的人均壽命普遍超過了70歲。有一句古話"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活到70歲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可是現在誰要是活不到70歲,大家都會說這個人真是死得太早了。作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日本的百歲老人2017年超過6.7萬人,學者估計,2050年會超過100萬。

問題就來了,人類越活越長,活著就需要錢,錢從哪裡來?如果65歲退休,100歲死亡,就需要資金支撐35年的生活。除了自己的積蓄,不太可能依靠養老金,因為政府養老金制度是按照大部分人70多歲死亡這個假設設計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養老金,能夠讓每個公民領二三十年而不破產的,政府的養老金註定是不夠的。

我覺得,與其寄希望於政府會籌措資金,幫助所有人養老,不如未雨綢繆,想想看如果必須自己養老,該怎麼辦。這絕對是一件很難的事,正如前面所說,未來失業率將會上升,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是低收入階層,僅僅依靠自己的工資,不可能會有足夠積蓄活到100歲。

於是,未來的高科技社會,將會出現許多高齡的窮人。他們人還沒死,錢已經花光了。無論對於本人,還是對於整個社會,這種局面都將非常難於處理,到哪裡找足夠的護理人員,去照顧這些沒有錢、也走不動路的高齡老人?老天保佑,但願護理機器人能夠發明出來,而且還要足夠便宜。

五、

我對於未來的基本判斷就是,大部分人沒用了,而人類的壽命卻越來越長,由此會產生許許多多巨大的問題。

雖然我是技術愛好者,看到各種神奇的發明就無比興奮。但是,面對推測中的未來,不禁心情黯淡,不知出路何在。技術淘汰了大多數的人,甚至可能會淘汰整個人類。

另一個風險是,高度自動化的社會本身就很危險。人類越來越依賴技術,但是沒有一種技術能夠保證百分之百可靠。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自動化系統就會發生動盪,甚至崩潰。人類社會最終會演變成,無數自動化系統組合而成的一個超級系統,一旦發生問題,後果將難以預料。這就好比,植物園的暖房越蓋越高階,人為地營造出一個人工的氣候環境,但是暖房越是與周邊環境隔離,就註定越脆弱,抗風險能力越弱,維護成本極高。

那時,北京的《財新週刊》有一個我的專欄。那本雜誌主要面對非技術讀者,編輯要求我談談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儘量寫得通俗易懂,每月一篇,不要超過2000字。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寫在這個專欄,一共寫了20多篇。寫到一半的時候,就有了結集出書的想法。

這本書裡面,我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擔憂,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希望更多人聽到我的聲音:技術的快速發展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人類現在的發展模式根本不可持續。

但是,我不知道怎麼應對,如何才能解決那些很快就會大規模出現的社會問題。這本書更多地只是提出問題,並沒有給出答案。我認定一點,只有更多的人意識到必須改變,才有可能真的改變,這就好比阻止氣候變暖的前提,就是讓人們意識到我們在破壞氣候。我必須把想法大聲說出來,這是支撐我出版這本書的最大動力。

時間如同潮水,將你推到未來的十字路口,前方一片模糊,不知每個路口通向怎樣的命運。隨波逐流,一路衝到下游,看上去是唯一的可能。但是,潮水鋪天蓋地到來之前,還有一點點的喘息時間,我偷空在這個路口停下來張望,試圖理解這一切。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