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與背叛:Emacs 遭遇背刺,你將何去何從?
昨天,一名推特使用者“EmacsTW”釋出了一條新的推文,告誡希望使用 Emacs 的人放棄 Emacs,轉用一些現代化的編輯器比如 VSCode。
一時間,技術圈炸了鍋,尤其是在 Emacs 使用者群體,大家議論紛紛:
- “中出了個叛徒”
- “什麼鬼?雖然我現在 VSCode 用的也比 Emacs 多,但說 Emacs 害人有點過了”
- “哼哼哼… VSCode 又不能煮咖啡、不能玩遊戲”
- “哈哈哈哈太突然了。作為一個 Emacs 使用者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我也從來不向他人推薦 Emacs,太浪費時間了。”
- “我司如果只看 Vim vs. Emacs 的話,Vim 完勝,但是大部分還是 VSCode……”
一個 Emacs 忠實粉絲眼中的 Emacs 背刺事件
由於筆者本人並不是 Emacs 的粉絲(Vim 更合我的口味,XD),所以我去採訪了 LCTT 翻譯組內的 Emacs 鐵粉,我們的選題負責人 DarkSun(lujun9972),問一問他的看法。
當我問起這個背刺的事件時,DarkSun 給我的第一個反應是:
歡迎背叛,舒服就成
在我表現出了不解之後,DarkSun 又進一步詳細的解釋了一下他的意思:
我覺得如果只是把 Emacs 當成寫程式碼的工具,那真的不如用 IDE 了。
我把 Emacs 當成是工具資訊交流的平臺,類似終端那樣的東西。Emacs 外掛可以看成是 UNIX 工具,它們之間可以通過文字或 lisp 物件進行交流,只不過 Emacs 可以比普通終端更方便的利用這些文字(誰讓它本來就是編輯器呢)。 舉個例子說,我可以用 Emacs 看 PDF 文件,然後看到不懂的單詞可以用有道詞典進行翻譯,翻譯的結果可以直接存到 Anki 裡當做背單詞的素材。在這個過程中,Emacs 本身起的是資訊交流平臺的作用,至於解釋 PDF、請求有道翻譯,請求 anki 新增卡片都是由第三方程式或第三方的包來實現的。
一百個人有一百零一種使用 Emacs 的方法,我想 Emacs 的這種多樣性才是其魅力所在吧。
在看了他對 Emacs 的理解以後,再聯想到“Emacs煮咖啡”的梗,我對他的話深以為然。
Emacs 是什麼?目前我們所熟悉和使用的 Emacs 是由自由軟體領袖 Richard Matthew Stallman (RMS)於 1984 年開發的,並維護至 2008 年。
Emacs 追求大的哲學,它希望在一個編輯器中去完成所有的功能,希望使用者只需要藉助快捷鍵與無處不在的巨集,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也正因為如此,Emacs 常常被戲稱為“被誤以為編輯器的作業系統”,而不是一個編輯器。
新舊技術的更迭
不可否認,近年來 VSCode 的良心功能和 Sublime Text 3 的舒適好用,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些現代化的開發工具。而對於一些比較重型的語言(比如 C/C++、Java、Golang 等),會藉助 IDE 來完成開發的工作。
對於 Emacs 這樣一個似乎是文字編輯器但好像又不是文字編輯器的工具來說,現代化的開發工具顯然更能獲取年輕人的喜愛。
不過,如果可以,我更希望說 “Emacs 不是一個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在 Emacs 裡,你可以完成任何事情,它就好像融入你的生活一般,改變了你的生活。從這個層面來看,Emacs 無人能敵。
被釘在恥辱柱上的社群背叛者 —— azazabc123
拋開 Emacs 和 VScode 的孰優孰劣不談,就該推特維護者本身的行為來說,這是一種非常不妥的行為,這讓 Emacs TW 社群蒙羞於整個技術社群。這種公器私用毫無疑問是背叛了整個社群,作為社群對外視窗的維護者,釋出一條與本社群背道而馳的內容難免會讓人覺得不妥。而且,這種行為使得對於 Emacs 的背叛行為從個人行為上升到了群體行為,Emacs TW 中的其他人是否同意這樣的行為,還不甚明瞭——但筆者對該社團的管理能力和未來的前途不報什麼期望。
筆者非常不支援這種公器私用的行為,固然其可能存在一定的吐槽、任性的想法,但對於整個社群而言,這種無腦行為只會損傷社群整體的信用度,也降低了對其個人的品行評價。
英雄遲暮?
誕生於 1984 年的 Emacs,迄今已經走過了 35 個年頭。Emacs 從曾經的風頭正勁,到如今已經略顯包羅龐雜。不過,雖然經過了這麼多年發展,Emacs 已經足夠好用,但依然在堅持不斷地更新。在剛剛過去的四月份,Emacs 釋出了它的 26.2 版本。
Emacs 依然好用,但時代已經變了,對於如今的 Hacker 們,工具不是最重要的,工具所產生的價值要更加重要。在這種觀念下,學習成本極高的 Emacs 難免不受歡迎,簡單易用易上手的 VSCode、Sublime 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但無論如何,雖然我們歡迎新技術,也擁抱新變化,但是該推特維護者的這種讓社群蒙羞的行為,依然讓我們非常遺憾,表以譴責。
相關文章
- 資料中臺與資料治理將何去何從?
- 未來,人類將何去何從?
- 2020年後中國入境遊將何去何從?
- 新「船長」的領航下,索尼將何去何從
- Google I/O 2018 之後,Android 工程師將何去何從?GoAndroid工程師
- 自主可控時代,國產商用密碼將何去何從?密碼
- 展望2021 | 網路安全市場的2021將何去何從?
- 電子配線架何去何從?
- 4 年多經驗,何去何從
- 團隊解散,我們該何去何從?
- Kubernetes風頭正盛,Docker何去何從?Docker
- 小公司測試該何去何從
- 現在老人養老該何去何從?
- Google 跨裝置作業系統Fuchsia或將支援 Java,Android將何去何從?Go作業系統JavaAndroid
- VR的過去、現在和未來——OC6之後VR將何去何從VR
- 當生成式AI照進醫療,醫患關係將何去何從?AI
- 2022年全球將持續缺芯,電子行業該何去何從?行業
- 數局:從火爆到冷清,小龍蝦何去何從?
- Sora 時代的 AI 影片生成何去何從?SoraAI
- 5G多址技術何去何從?
- 華瑞IT教育:高考落榜,該何去何從
- 用愛「發了十八年電」後,這個漢化組將何去何從?
- 深度學習的困境,我們該何去何從?深度學習
- 雲原生時代,資料庫該何去何從?資料庫
- 我是一個請求,我該何去何從
- 萬物互聯助推數字化轉型 物聯網安全將何去何從?
- 蘋果下架微信,專案經理的資料管理將何去何從?蘋果
- 網際網路醫院春風下的移動醫療將何去何從?
- 從螺絲釘到無名小卒-IC工程師何去何從工程師
- 北上港深, 海歸程式設計師何去何從?程式設計師
- 演算法、硬體、框架,2019年AI何去何從?演算法框架AI
- 系列好文 | Kubernetes 棄用 Docker,我們該何去何從?Docker
- 傳統公關沒落,新時代遊戲營銷溝通將何去何從遊戲
- 光與影,何去何從?從《如龍7》談日本極道文化和時代亂象
- 碼農深耕 - 35歲的程式設計師何去何從?程式設計師
- 數字化時代六西格瑪該何去何從?
- 疫情過後,走出寒冬後的人工智慧何去何從人工智慧
- 上線即遇冷,韓國互動影遊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