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螺絲釘到無名小卒-IC工程師何去何從

吳順珉發表於2020-05-06

從螺絲釘到無名小卒-IC工程師何去何從

眼下這個時間段,業內人士應該都知道IC行業有多火爆。國家政府的大力投資,民間資本的積極湧入,整個產業的國產替代的慾望,帶來了可以說以前沒有過,而且將來也不再會有的一個IC“黃金時代”。 這對於長期以來,入行門檻遠遠高於軟體工程師卻在薪資待遇,知名度和社會地位上差一大截的IC設計行業人來說,無疑是一個讓人想打翻身仗的機會。 作者本人長期從事Analog IC設計。估計這輩子都會做技術做下去了。既不是行業大牛,也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在外企工作十幾年,能說是認真工作熟能生巧。可以說我這樣的人才代表了很多有想法沒實力沒靠山的IC設計人的處境。來說說這段時間我是怎麼考慮的職業生涯的。

十幾年前畢業的時候,國內已經有了一些Analog IC領域的國內公司。只不過國企混日子居多,坐吃山也不會空,見不到什麼正經產品出來。民企有一些已經佔據了不少市場份額,但限於毛利,很難壯大。更多的是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幾個創意想要突圍的中小企業。國內的使用者也並不買國產的賬。我在某論壇就和一個吧主爭論過關於,為什麼遇到國產晶片指標不到就扒黑,見到國際廠家的指標不到就辯護這種事情。也證明了當時IC設計特別是模擬領域依然是外企至上。 當時有機會加入矽XX公司,也有機會加入卓X公司,我都沒有去。這決定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對的原因,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誰知道這些當時還無名的公司能否成功?不對的原因,看看現在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也許當年加入這些公司現在自己已經財務自由了呢。 加入某國際大廠之後,一做就是十幾年過去了。在歐美大公司裡面工作,是件很舒適的事情。辦公環境舒適。工作流程規範。技術資訊齊全。只要你把手頭上的東西做好,表現不是太差勁,老闆也不會對你施加特別的壓力。

我記得有個網際網路大佬說自己的入行經驗的時候:第一年跟上公司節奏,第二年發表個人意見,第三年主導部門方向。模擬IC設計畢竟週期更長。我原本的希望是:前五年跟上公司節奏,後五年發表個人意見。然而,終我在外企工作的這些年,所有我個人意見實現的方法就是:自己動手把想法做到產品裡去。考慮到哪些我自說自話放到產品裡面的想法大多數成功了,我想我公開提出需要資源的哪些想法也不會特別差。但期望用一個想法打動老闆,打動老闆的老闆,獲取公司的資源,然後調配資源來一起實現,對於一個普通的“資深”工程師來說,太難太難了。

一,國際大廠有這麼多的比你更加資深的歐美員工,他們也有想法,而且無疑更受重視。二,上市公司要以利潤產出為重,要以專案成功為重。三,畢竟遠在中國,所有的人情交流都是的局外人,誰來為你說話?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是上升到大公司的管理層,再資深,你也只是系統裡面的一個螺絲釘,你的意見也一樣蒼白無力。這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是一樣的。 另一方面,大公司需要的是一個工程師十幾年如一日的做完全類似的專案。這樣才能把一個方面做的更加“精緻”。我個人因為經歷了幾次內部重組,有機會做了一些不同方向的專案,還算是有所改變。但總覺得欠缺點什麼東西。 所以,沒有能夠進入管理崗位的資深設計師,享受著舒適無憂無慮的外企生活。卻總覺得自己變得莫名其妙容易發火。

時間到了2019年。

世事變幻莫測,美國說封鎖就封鎖了。各種美資撤離大陸的傳言也不絕於耳。身邊的機會層出不窮。我很容易的就下決心離開了原本所在的大廠。 我有很多同事對我的決定表示驚訝。那確實是,一個工作穩定時間自由收入不錯還有時間顧家的職位,看不出任何離開的理由。但是我現在需要的東西,老東家已經不能夠給我了。2018年我身體一向健康的父母生了一些病。在這之前,工作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追求金錢和社會地位的過程。我的看法開始改變。到了我們父母這個年紀回頭看來,人生很短暫。錢是人生追求的必需品,但是就靠工作多給我幾十萬,就能夠讓我生活變得更加好嗎?平穩的生活能夠填補我蠢蠢欲動的希望發揮的野心嗎?自由的工作環境能夠讓我甘心一輩子做一個螺絲釘嗎? 所以,我現在看新候選人,以及招募認識的人,也是一樣的觀點:沒有想法的人,喜歡安穩的人,追求朝九晚五的人,加入小公司也只是把這裡作為邁向大公司的跳板。並不是說拒絕他們,而是你可以預估到什麼樣的人在這條路上會願意付出多少。

從大公司出來,就是我標題所說的:從一個螺絲釘到無名小卒。在大公司裡,外表很風光。業內有知名度。實際上做的事情只是一個螺絲釘。到了小公司,沒人知道你,沒人相信你,你這個無名小卒需要關注所有的事情。

首先是資金。IC行業是一個很需要錢的行業。中國有1500家設計公司。這一年估計又能漲個一兩百家。其中很多的公司資金來源依賴於私人資本,朋友合資或者自己出資。幾百萬的資金在一兩次流片之後就會消耗殆盡。好在,現在各個地方政府和各個投資基金都開始為IC行業注資。這解決了IC中小公司初期生存的一個重要問題。

其次是方向。國內公司走兩個極端的居多。要麼曲高和寡,起步就是目標世界一流,或者全新創意全新方向;要麼就是低端量大,做成本戰,你替換我我替換你。其實看看做IC成功生存下來的公司,多半是發揮中國的傳統智慧-中庸。 一個無名小公司上來就做高階產品,甚至想要獨闢蹊徑,難度不言而喻。即使你的想法再好,你的能力再強,在現在這個產業鏈需要合作的年代,說服上下游跟著你而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做成功了,就有可能成為市場上的獨角獸。 低端產品是為了初級階段的生存,但低端產品不意味著低端的技術和低端的方法。低端的技術和方法會扼殺公司長期的成長能力。有很多設計公司成立了十幾年,深陷其中,以至於變成了半死不活的狀態。低端的技術,和方法,而非低端的產品,拒絕了高階人才和高階市場。

再次是架構。曾經有這樣一個初創公司聯絡我,說目前公司處於成立不久,一共只有12個人。一問架構,12個人裡面已經有7個是CEO和VP了。這是一個完全從上往下構建的公司體系。CEO和幾個可能是朋友同學什麼的,一起成了公司。接下來就是找為他們打工的人了。直白一點,市場上的其他人才沒有任何希望在那裡面獲得高階職位。而前面提到,在任何公司,職位就是你發表意見的權利。 另一方面,這個公司顯然不太可能有一個“大權獨攬”的CEO。他仰仗他的6個朋友,而非對下屬的影響力來支撐這座大樓。在公司成長過程中,權力集中的重要性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怕的不是錯誤的決定,而是沒有決定。權力模糊的初創企業,很多都陷入了內部互相爭執不休的泥沼。 因此,這樣的公司是不值得考慮的。如果他們很厲害,也可以把公司做大做強,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適合的成長空間留給後來加入者了。從這個角度可以問問自己,阿里巴巴18羅漢功成名就了,你知不知道阿里巴巴的第19號“創始成員”是誰?

最後是技術。這對於工作時間比較短,還急需有經驗人士“帶一下”的階段的設計人員來說很重要。畢竟靠技術吃飯,只要技術上有積累,哪怕公司最後也沒有做出來,自己也不是白白浪費幾年時間。 技術不體現在具體的點上,而在於流程和思考的方法上。國內有很多公司以反向大廠設計為主業。遇到過一些人閉著眼睛能畫出一整套電路,感覺特別厲害。然而具體分析驗證這些電路的時候就卡殼了。然後真的晶片出來問題一大堆。也遇到過公司成立十年,沒有自己的電路庫,沒有以往專案的模擬資料。人一走,專案就倒;人不走,其他人也不知道怎麼做的。試問去這種創業公司,能有什麼技術積累?還是前面那句話,可以做低端的產品,但一定要有高階的流程和方法,這才是能夠漲技術的環境。

遇到上面這些條件都還可以的機會,我認為就可以決心動一動了。不要去關注什麼辦公大樓新舊了,電腦是不是每個人都配筆記本,能不能提早下班這些問題。還是前面講的,如果關注的中心是這些問題,那你還是大公司思維,甚至說,你本應該去考個公務員才對的。

不管怎麼樣,我終究離開了安穩的大公司。來到了一家問題無數事事需要親歷親為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的初創公司。 我獲得的,只有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