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空間】陳春花:好公司就是要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技術如何驅動商業騰飛?...
導讀
我們已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它的核心就是空間和場景的關係。
餐飲和零售的組合,使兩者最為穩定,也讓餐飲業成為最有機會實現新零售概念的行業。
那些影響人類的偉大公司之所以有影響力、能夠持續成長,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們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而餐飲又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你會發現,新時代越是這樣古老的行業也越有機會煥發新的生機。
我最近在零售業待的時間比較多,發現零售業如今做得最多的事情反而是餐飲。這種現象對於原來的餐飲從業者意味著,你最重要的對手可能不是同行,反而是之前從來不做餐飲的人跨界過來。面對這種種變化,怎麼判斷未來?其實,從2012年開始我就不再敢判斷未來的長期趨勢了,原因在於不確定性太大,根本沒辦法做出判斷。
10 年前有一位做零售業的朋友,當時他有 30 多家店,眼前有一個擴張的機會,問我該如何判斷。那時候他的挑戰在於沒有能力去承接這個機會,但我告訴他這個機會必須把握,有沒有能力都得承接下來。因為如果你不去承接這個驅動的力量,或許你的日子短時間內能過得很好,甚至賺到更多的錢,但很有可能未來會被淘汰。10 年後我們又遇到了,他告訴我說已經有了 500 家店。我相信當時他向我詢問時也在懷疑自身承接挑戰的能力,但是發展到今天的市場環境,不管企業家有沒有這種能力,都必須接受層出不窮的變化。
所以,在 20 年前討論這個問題時我突然間恍然大悟:企業不在於大小,不在於是否瞭解對手是誰,不在於能否去承接面對的挑戰,真正的核心在於你能否知道自己所擁有的這門生意,其背後支撐你可以持續下去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如果想清楚了這個問題,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適合」與「力所能及」
是衡量商業的標準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人生最大的目的無外乎是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富有嗎?
在任何社會裡人們都很在意財富。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每個人都是富有的,關鍵在於我們要用一個適合的標準來生活。
我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內涵是,在所有的商業活動中只要你找到適合的標準、適合的模式,其實不用擔心沒有市場空間。如今的餐飲業、零售業乃至整個消費市場都在不斷變化、迭代,我們就要回到一個最基本的原點來討論,餐飲業為什麼會存在?對於人生來說,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希望自己富有,但不是以物質財富的邏輯來衡量,而是用我們適合的標準來生活。一個能夠用適合的標準生活的人一定是富有的,因此也造就出了所有的商業機會。
第二個問題,你幸福嗎?
關於幸福,很多人都會給出不一樣的定義。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肯定的,每個人一定是幸福的,只要你能夠讓自己的目標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
這是人生兩個最重要的問題,回望人生時我們要知道真正的意義何在。我以前不是這樣理解的。有一次去禪修時,
上師問我:你覺得人生最大的意義到底在什麼地方?
我是個責任感很強的人,就回答說:最大的意義在於承擔並且完成了責任。
他說:不對,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快樂,只有快樂的人生你才會體現出人生的意義。
聽了他的話,我突然意識到責任背後的目的並不是去完成某件事情,而是讓更多人快樂。
我們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看時,會得到兩樣很簡單的東西,即上面所講的「適合」與「力所能及」。只有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才可以富有,才可以幸福。
餐飲從業者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推出越來越多的菜品。從「適合」這個角度來講就出問題了,菜品越來越多,反而可能會失去兩種東西:
一是對品質失去完整的表現;
二是顧客跟你最直接的互動,因為顧客會在繁雜的菜品中陷入焦慮。
我們再看肯德基就不得不佩服,它有很明確的定位,菜品簡單,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店,面對著如今變化多端的世界,它依然發展得很好,這很不容易。
餐飲從業者很容易陷入兩個誤區:
第一,不斷增加菜品的誤區,還說這是要滿足顧客的需求。但你是不是真的理解顧客真正的需求在哪裡?你所能提供的首要價值是什麼?
第二,一直沒有把餐飲文化和餐飲本身以及顧客的價值很好地貫穿起來。
我們要做餐飲連鎖必須首先回答4個基本問題:
1.是不是快餐;
2.是不是堂食;
3.是不是消費品;
4.是不是符合線上特性。
我們必須回答這四種餐飲業態的本質不在於技術變化,而在於這四種業態本身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你必須先回歸到餐飲本身,而不是技術對你的挑戰。很多人問我說他開了一家堂食的餐飲店,要不要去做外賣業務?我告訴他,外賣不是你的核心,核心是你有沒有可能跟顧客之間建立起真正的聯絡。外賣只是形式,你的價值在於堂食。
這就是上面所講到的「適合」與「力所能及」。我們討論這個話題時,就是在討論商業背後的邏輯。如果我們認為商業是迴歸到生活的本身,那就必須知道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如果你沒有能力知道背後的邏輯,那所有外部的東西對你而言都是焦慮、挑戰和困惑。
如果所有的生意都回歸到人的生活,對商家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適合」與「力所能及」。如果能把握住這一點,我相信任何的技術、所有的變化對你而言都是機會,而不是挑戰,它們不會顛覆你,而會使你重生。這樣再看今天零售業的變化,會發現零售業跟餐飲業的組合其實給了餐飲從業者更大的機會,因為可以突破餐飲業原有的空間。
偉大的公司都能滿足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生意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那些真正有影響力的大公司之所以有影響力、能夠持續成長,最重要的是因為它們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甚至改變了人類,改變了這個世界。我所喜歡和欽佩的公司,不是因為它們的規模大小,是因為它們跟我們的生活真正是在一起的。比如微軟說「給人類一個看世界的視窗」,這讓人覺得很獨特。
那些無法融入人們生活的公司,不管它規模有多大,最後還是會被淘汰的。曾有人跟我說,他就想好好去開一家餐飲店,不想做很大規模。我很欣賞這種態度,如果要在餐飲業做一家百年老店,最重要的一定是能融入到顧客的生活裡,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想著到這家店裡吃碗麵或者吃其它什麼,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儀式。當你把自己的品牌與顧客的生活融在一起時,會發現這樣真的很有意義。這是品牌真正的影響力所在。
我的女兒在美國讀書,有一次發了一段視訊給我,是介紹一家日本的壽司店,她說很想跟我一起去。這家店的店長小野二郎 80 多歲了,被稱為「壽司之神」,店面很小,只有 10 個座位。我看了視訊之後也很感動,就跟女兒說「好,我們一起去」。回頭要去落實時,發現還很不容易做到,因為沒法預訂到位子。最後通過預訂一家酒店,他們說可以提前幫顧客預訂這家壽司店,但也需要兩三個月時間。甚至美國總統到日本訪問都會到這家壽司店去品嚐。這就是商業跟生活、跟人類、跟這個社會之間的關係。
餐飲業是一個和人們的生活最直接相關的行業,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行業,但是每個店很小」,我同意這個描述,但可以再加一點:可以活得很久。在其他行業裡,我們可能會看到短時間內爆發起來的公司,但說不定很快就被淘汰了。所以,我一再強調生意一定要回歸到生活的本身,這是那些大公司能夠持續活下來的原因。能夠近距離或遠距離地去分享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所帶來的價值,使得它們成為了有影響力的公司。
所有的餐飲品牌都需要回歸生活
我們可以進一步去討論怎麼做到這些。在餐飲業裡,這家店如何近距離地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或者如何遠距離地為人們提供方便,將喜歡的餐食送到你身邊。從這個角度出發,之所以有些新的商業模式在今天被廣泛地接受,就在於它們的確迴歸到了生活,改變了生活。
餐飲業的機會更多。一個人如果想了解某個地方、某個國家的文化,一般都是從日常生活、從飲食開始的。有時我們會發現,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其中一個困難在於中國人總覺得只有中餐最好吃,不願意吃當地的飲食。我有一次在新加坡給一家中國企業授課,是為期兩週的企業內訓,其中有個學員知道我曾在山東待過很長時間,就說要請我吃煎餅,是他從山東背過來的,我說如果我吃了你不就沒吃的了嗎?他說沒關係他帶了兩週的量。最後我還是吃了他的煎餅,還問他說你兩週都吃煎餅,怎麼去了解新加坡呢?他說我只是來上課的。其實,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在場景中」,如果連這個城市的生活都不願意融進去,也不太可能在課堂上真正學到多少東西。
我舉這個例子還是說明,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迴歸到生活本身。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比如去了新加坡也不願意吃當地的飲食,「人在新加坡,心還在山東」,這樣當然融不進去,也很難成功地把生意擴充到那裡。
我們不要把商業想得那麼複雜,所有出色的商業模式都非常簡單,就是迴歸到生活的本質。現在新零售層出不窮,對於傳統的零售業衝擊很大。零售業主要是解決人們對日常消費品的需求,從顧客的角度來說就要求能夠及時便利地送達。新零售的核心沒有什麼高深的內容,就是讓顧客能更加便捷地獲取日常消費品。如果一家零售企業在便捷程度上能夠做得更好,自然不會受到所謂新零售的衝擊,所以我們會看到「7-11」便利店現在依然很成功。
以前的商家都希望加大供給,希望人們消費的越來越多,但現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個是供大於求,一個是顧客不足。
今天商業價值的核心不在於僅僅銷售某種商品,而是要跟顧客的生活融在一起。如果僅僅是銷售一種商品,顧客很容易離開你,因為商品的選擇有很多。但是當你能夠在一個場景下跟顧客的生活融在一起,被替代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如果你可以為顧客提供一種生活解決方案,會發現市場空間很大。今天所處的時代跟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可以用新技術重新提供生活解決方案,這也意味著所有的行業都將會被重新定義。
在餐飲行業裡,比如美團外賣、餓了麼等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很多職場人士在午餐時無法獲得合適的解決方案,它們來幫助你解決。對於那些非常繁忙,中午沒法離開辦公室、但又希望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的人,外賣送餐是滿足這種需求的解決方案,所以爆發出了超乎想象的商業價值。
商業不僅僅是簡單地銷售某種商品,而一定是在提供一種生活解決方案,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我一直認為在行業上沒有所謂的朝陽、夕陽之分。我相信在任何行業裡,永遠都有超越於行業活得很好的公司,問題在於你是不是能夠呼應人類感性的行為。如果能夠做到,這個商業就是可以持續的。
商業可以持續下去最大的原因是它能為人類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網際網路技術為什麼變得很強大?因為它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空間,原來人類只有線下的空間,現在又多了一個虛擬的空間。我以前很喜歡星巴克,是因為它一直在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第三空間」,即一個商旅者到了陌生的城市,星巴克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熟悉的「第三空間」。
如果說之前的網際網路上半場是流量跟線上之間的關係,那麼現在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就是空間和場景之間的關係。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餐飲業是最有機會的,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零售要跟餐飲組合,因為這個組合的空間是最穩定的,場景是最穩定的。
好企業就是要和顧客達成共鳴
在思考商業邏輯時,我們一定要明白,所有的人不是消費者,而是生活者。如果按照生活者的方式來理解,就可以看到商業中最有價值的部分,能夠發現怎樣做才能讓生意可以持續下去,如何具有恆久的價值?下面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茶葉。
我一直認為中國是最有可能把茶葉生意做到全世界的,可今天全世界銷量最大的還是立頓紅茶。中國做茶葉生意的人都在講文化,不講生活,而文化一定是抽離於生活的,離生活很遠。但立頓紅茶不講文化,它講的是英國人的生活方式,在每天下午四點鐘要停下所有的事情,大家在一起交流,這叫「下午四點因茶而停」。如果你想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它告訴你說其實有一杯茶就可以變成貴族,只要下午四點停下來喝茶。我認為,這是跟顧客之間非常好的互動,準確傳達了產品的定位,所以立頓紅茶就賣到了全世界。
第二個,壽司。
對餐飲從業者來說,都知道壽司很獨特。其獨特之處到底在哪裡?終於我找到了一本書,其中說到:餐飲的本質是什麼?是能不能給顧客提供一個好味道。那如何做出好味道的壽司呢?根本在於醬油跟甜料之間的比例。所以,作者說壽司店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菜品,用最簡單的食材也可以做出最甜美的壽司來。當你知道了問題的根本在哪裡,對很多事物的理解就會不一樣了。
第三個,哈根達斯。
一個小小的冰淇淋可以賣向全世界,而且跟哈根達斯相連線的都是很美好的事物。我平常比較繁忙,跟我媽媽之間真正相處的時間比較少,但我一直都把她帶在身邊。有一年母親節,她看報紙上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廣告,說「如果你愛你的母親,讓她住在水邊,請她吃哈根達斯」。我媽媽覺得「住在水邊」的難度有點兒大,所以她問我說你愛我嗎?我說當然愛了,她說那請我吃哈根達斯吧。我們就去吃了這個冰淇淋,她進去後才反應過來原來就是吃冰棍啊。我們住在一個很大的社群,在那之後我發現很多老人主動跟我打招呼說你對你媽媽真好,我很奇怪,回去問媽媽,結果她說把吃哈根達斯的事情告訴了大家。她把自己的幸福感通過吃一次哈根達斯傳遞了出去,這也是我們倆很重要的記憶。這些就是品牌的美好所在。
我跟媽媽再出去旅遊遇到哈根達斯的店面時,她就會說這個我認識,這成為了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她在那裡有過幸福感和美好的回憶。一個 80 歲的老人跟你講哈根達斯,你也會覺得她很時尚,這種感覺很美好。
那些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品牌之所以能夠融入我們的生活,是在於它們迴歸到了生活的本質。
賈伯斯說過一句話:生活其實是有殘缺的藝術。設計是什麼?是讓生活變得完美。商業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完美。生活本來就很苦、很難、讓人很焦慮,如果你能夠提供一種解決方案,讓人們在某個領域或某個部分變得完美、變得不焦慮、變得很愉悅,這種產品怎麼會不成功呢?
從這個角度去做,產品就不僅僅只是產品,其實是「愛、驚喜和依靠」。如果在餐飲業中,你可以讓顧客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帶給他們更多方便,可以讓他們的家人關係因為飲食而變得更美好,你當然會願意提供這份「愛、驚喜和依靠」。很多能夠穿越時代、持續經營到現在的企業,正是做到了這個部分。
新時代,餐飲企業會換髮新的生機
中國現在有不少企業開始影響世界了,2017年最讓商業世界驚訝的數字,是中國有兩家企業的市值進入世界前列(騰訊和阿里巴巴)。具體到餐飲業,我一直認為中國一定會誕生出若干個世界級品牌。在這樣一種趨勢下,甚至僅從規模上看,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冒出來。在2017年《財富》世界 500 強的榜單中,有 100 多家中國公司,這在 10 年前根本不可想象。
如果想打造出有影響力的品牌,對於中國公司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但並不是說這個時代很好,就可以坐在那裡乾等著機會降臨了。我們必須要因應時代的變化,做出適當的改變。如果沒有做出改變的能力,我相信這個最好的時代也不會屬於你,機會只青睞那些效率更高、努力更多的人。
具體到餐飲業,我一直有兩個擔心:
第一個是整個餐飲鏈條做下來,損耗太大。所以,我非常希望餐飲從業者可以去跨界合作,把不必要的損耗降到最低,這個行業才會體現出更大的價值和市場。
第二個是你的組織是不是具備創新能力。如果沒有創新能力,就很難做出改變。我相信淘汰你的絕對不是新技術,淘汰你的永遠是顧客。顧客的生活在不斷進步,你如果要滿足顧客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自然也要努力進步。
這需要企業家開啟自己,真的去關注時間的價值,潛下心來去學習。現在是用知識賦能的時代,如果沒有能力去學習,就沒有辦法保持創造力,也跟不上整個時代的變化。所以說,最難的事情是什麼?是你願不願意向自己發起挑戰。
我在2013年時回到新希望擔任 CEO,帶領這麼一家傳統的農業企業轉型,當時寫了不少信給經理人,其中第五封的標題是「向自己挑戰」。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應該改變,但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變;大家都覺得應該轉型,但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轉型。所以,我這封信的主題就是「向自己挑戰」,這才是真正的挑戰。在餐飲行業裡向自己挑戰更難,因為人們往往覺得越古老的行業,挑戰自己的難度就更大。但是,越古老的行業也越有機會煥發新的生機,這就看挑戰自己的力量夠不夠,是不是真的願意否定自己、挑戰自己。
認清環境的四個特徵,
掌握應對變化的四個方法
《財富》雜誌在2017年底跟我約稿,希望寫一篇文章來回答2018年的下一個機會在哪。後來我發現可以給出一個結論,機會就在於你去融合人類的進步。我當時在文章裡回答說,2018年的兩個最重要的話題:一個是對環境的理解,另一個是對經營的理解。現在2018年過去了一個季度,我認為自己在2017年做出的這個判斷還是對的。
現在的市場環境有四個最重要的特徵:
第一,這是一個新的時代;
第二,萬物互聯;
第三,數字化生存;
第四,迴歸生活。
下面具體說這四個環境的特徵到底意味著什麼?
首先,這是一個新時代。
第一點,「十九大」提出來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全新的發展藍圖被描繪出來。這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明確的社會發展大環境,對企業家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點,中國今天要解決的基本矛盾是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正因此,才會不斷出現更多的商機和市場空間。在這樣的新時代下,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世界格局。我認為中國餐飲企業來到一個時間點,在你自身做好的前提下可以有機會向全世界擴充生意。
第三點,也是這個新時代最重要的特點,不管你願不願意,不管你有沒有做好準備,它一定會不斷地變革。
第二,萬物互聯。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完全互聯的,我們今天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認為就是單純的一件事情,而是很可能會影響到所有人。我想說兩句話:
第一句,你並不知道你的對手是誰。如果你能告訴我對手是誰,我就很擔心你,因為現在所有東西都是互聯的,任何行業都可能跨界,你無法知道對手究竟在哪裡。
第二句,你今天必須知道要跟誰合作。如果你跟我說沒有跟別人合作,我就很擔心你,因為只有合作才能帶來新的機會和空間。萬物互聯的時代對我們有很高的要求,要學會開放自己。
第三,數字化生存。
數字化生存最大的特徵是什麼?是任何行業的經驗都不太管用了,原來的核心競爭力現在可能會變成制約。數字化生存的時代需要我們具有非線性的思維,所以現在流行一個詞叫「重新定義」,很多行業都等著被重新定義。
第四,迴歸生活。
現在看到所有好的商業模式都是回到生活的本身。舉個小例子,手機現在是人們最主要的溝通、連線的載體,其核心功能是攝像、攝影、人臉識別,沒有人再去強調某個手機產品的設計如何、配置多高,這就使得手機跟我們的生活貼得更近,沿著這個方向努力的企業就會發展得更快。比如華為,原本是一家純粹的技術產品公司,也迴歸到生活的本身,最近幾年在手機業務上做得很好。
這是我對當下大環境的理解,那企業在經營和管理上到底該怎麼做?基本要求是你的經營必須跟環境是相匹配的,要做到以下四件事才有能力跟上環境的變化。
第一件,跟顧客之間必須要有一個介面。
你要想解決顧客的痛點,就要跟顧客之間有一個介面去接觸,你才可能得到真正想得到的東西。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時,不要把它僅僅理解為技術,而是利用技術與顧客進行接觸,技術是接觸的手段。賈伯斯就說過類似的話,你要從顧客這個地方著手,然後再回到技術層面,而不是從技術層面著手。所有的企業、所有的產品都應該從顧客介面這個地方開始,再回到技術層面去解決。
第二件,唯一確定的是自己,要有定力。
因為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多、太快,甚至很難去定義你的員工、投資人、消費者究竟是誰。我從2015前後開始不斷跟認識的朋友講,要記住環境一定是不確定的,但有一樣是確定的,那就是你自己,自己要有定力。
第三件,協同。
包括產業協同、行業間夥伴們的協同、組織內部的協同、組織外部的協同等。我最近在研究協同管理理論,因為在這樣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如果企業沒有能力在組織內、外進行協同的話,是沒有發展機會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獨立解決問題,所以必須要「合」,也就是協同。以前在新希望有這麼一句話,我覺得這句話幫助我帶領這家公司完成了巨大的變化——「有人負責,我配合;沒人負責,我負責」。這句話並不是用那麼僵硬的邏輯去說某件事情就是歸你幹,而是說必須進行柔性協同管理,才可以真正面對不確定性。
第四件,如何讓員工能真正釋放出創造力。
我認為現在對任何一個組織的最大挑戰是能否駕馭不確定性,一個組織要駕馭不確定性,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組織的成員具有持續的創造力。有一家我比較熟悉的餐飲品牌,它能夠很快速地在全國範圍內擴充店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它每一家店面的員工都是這個店的合作伙伴,可以分享到企業成長帶來的價值。這就是很好的制度設計。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來源於人,如何能激發每個員工做得更好,這是應對環境巨大變化的重要一環。
我最喜歡的教育家是英國的懷特海,他寫了一本書叫《教育的目的》,他認為,人類的生活建立在技術、科學、藝術、哲學、宗教之上,而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絡的,全部來源於人的智慧。他說,從科學和邏輯方面考察教育時,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識是有害的。所謂知識的利用,是指把它和人類的感知、情感、慾望、希望以及能調節思想的精神活動聯絡在一起,那才是我們的生活。說得非常好。生意也是如此,在當今這樣變化巨大的市場環境下,要想真正讓你的生意可以持續發展下去,必須迴歸到人類生活的本身,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阿里搜尋事業部產品負責人深入解析:技術如何驅動商業騰飛?
AI 研習社按:美國西部時間 4 月 15 日,阿里巴巴在美國加利福尼州森尼韋爾市舉辦了首個「搜尋和計算技術開放日」,分享全球化背景下阿里網際網路技術前沿應用經驗和未來發展觀點。搜尋事業部產品負責人思函從業務的角度,尤其是技術和商業結合的角度,對技術在整個阿里巴巴商業環境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進行了闡述和分享。
王明強(思函),阿里巴巴研究員。2005 年加入阿里巴巴,最早在雅虎中國從事搜尋產品工作,從 2009 年開始,一直負責淘寶和天貓核心搜尋推薦的產品及運營業務。
「如果沒有技術參與的話,整個阿里巴巴要引領商業變革的理想是很難完全實現的,而技術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起到核心的作用」,思函在當日的活動現場如是說。雷鋒網 AI 研習社對他的演講稿做了不改動原意的編輯。在未來業務發展過程中,關於技術的重要性,他主要圍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技術促進繁榮生態
很多人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一個生態。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也就是阿里巴巴,尤其以淘寶天貓為核心的整個阿里巴巴新零售的生態,在全球範圍內算得上是獨一無二的。為什麼獨一無二呢?
第一,就中國的消費領域來講,使用者眾多且多元化,我們既有北上廣深這種消費水平與歐美大都市接近的地方,又有許多貧窮落後的地方,不同地方使用者的消費能力以及他對商品和商業的理解是有很大差異的。而且每個多元化中間的細分領域都有足夠多的使用者,可以支撐足夠大的產業。這種使用者多元化的特點是阿里新零售獨一無二多元化生態的基礎之一。
第二,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我們的設計生產和製造能力有著完整、豐富、敏捷的特徵。簡單的講,我們什麼都能生產,而且還非常快速。就拿浙江來說吧,浙江本身就有大量工廠,市場上需要什麼東西,工廠很快就能生產,杭州本身也是服飾類商品的重要集散地,而義烏又是全國最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所以整個供應鏈是非常及時、敏捷的,只有這樣的供應鏈才能快速響應不同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不然光有使用者需求沒有商品供應也不行的。中國在生產方面的特點也是全世界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所以跟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結合起來,就構成了阿里最豐富的多元化生態的基礎。
同時,也正是有淘寶天貓這種多元化的平臺,也反向促進了中國多元化的生產形態,比如我碰到過一個案例,有一個淘寶賣家生產的是一種很特殊的螺絲,在沒有淘寶的時候,他所在的一個城市可能只有很少的使用者,但有了淘寶,全國的使用者加起來,就可以支撐他持續生產這種產品。
第三,除了電商生態外,整個新零售的體系是一個更大的生態,我們的使用者非常多樣,使用者的需求也逐漸升級,比如有些使用者的購物目的性很強,有些使用者可能就只是想享受「逛一逛」的樂趣,甚至現在有的使用者上手淘上根本就不是要買東西,而是要看看有意思的直播、視訊和文章。我們的商品也一樣,有奢侈品、有品牌商品,還有小眾的特色商品,有高階的,也有價效比高的。我們還有網紅、達人的參與,最火的網紅和特色賣家已經有數千萬計的粉絲,所以目前淘寶現在逐漸已經從一個購物貨架,發展成一個消費者社群和消費平臺。圍繞著整個生態,我們還有很多服務機構,線上線下打通。我們所覆蓋的場景也越來越多元化,線上不同客戶端的產品、搜尋推薦場景、營銷場景等,同時線下也有大量覆蓋的新零售場景等。
搜尋推薦的機制策略是阿里核心電商業務的最重要核心
所以對於這麼一個複雜的生態:
一方面,我們的根本目標是促進這個生態的持續繁榮,而不是隻解決個別的、區域性的、短期的問題,這是與其它網際網路應用完全不同的地方,比如我們不是要滿足使用者需求就夠了,我們還需要讓商家、達人都能快速成長,好的東西能快速浮現出來提供給使用者。
另一方面,由於我們生態體量龐大,千萬級的商家,億級的使用者,數十億級的商品,每天海量的使用者行為,並且大量需要實時處理。所以這些問題已經完全不是傳統方法所能解決的,必須有技術的深度參與,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為生態繁榮的核心驅動力;同時,這種獨一無二的生態特點,也給技術提供了其它領域完全無法比擬的挑戰和機遇。
講的再具體一些,從生態角度和業務角度而言,對技術造成的具體挑戰是什麼?我們覺得核心是通過技術對多目標進行優化,並且這個優化還不是短期優化,必須是長期乃至前瞻性的優化。比如一個演算法優化不是帶來使用者指標提升就可以的,必須重視對商家和商品的影響,尤其是對商家長期經營行為和平臺商品豐富性的影響。我們要讓使用者滿意,同時也要讓平臺的品牌商家、特色商家、價效比商家都能找到很好的發展空間。
再舉個例子,很多使用者都喜歡買打折促銷的商品,這種商品的短期成交也普遍很好,那我們是不是要主推這種商品給使用者?事實上這裡邊是有商業邏輯的,賣家的新品通常不希望打折,而積壓的庫存會非常願意打折,而有的賣家打折商品是虧錢的,目的是引流使用者去組合購買店內的其它商品,如果我們只把促銷商品展現給使用者,而不考慮商業端的特性,必然損害商家長期利益,商家對平臺的粘性會逐步下降。從另一方面講,總是把打折促銷的商品展現給使用者,也容易使使用者對平臺產生促銷平臺的認知,使用者有正常或者中高階購物需求的時候,相反就會選擇其它平臺。
所以我們技術在構建和優化的時候就必須要適應和理解這種商業生態,不能簡單地做單目標區域性短期優化,必須多目標長期地把這種商業生態需求同演算法融合在一起。這對我們的演算法有很大的挑戰,同樣也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技術提升商業效率
與傳統商業相比,網際網路商業是有著較大不同,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流量集中化。
線下的商業會有地理位置的限制,線下開一個店,能夠自然而然地吸引周圍的部分使用者過去。它帶來的問題,是好的東西不能快速呈現給更多使用者,而不好的東西也會有一定生存空間,並不利於商品的優勝略汰,比如三線及以下城市和鄉村地區的假貨,跟線下實體店的模式是有關係的。而線上最重要的特點是使用者和流量集中化,不再有地理位置限制,可以顯著提升商業效率。這裡對技術有非常強的依賴和挑戰,要求我們能快速把好的商家和商品篩選出來給使用者,把不好的淘汰掉,甚至要針對不同型別的使用者和場景,更多體現某一類商品或商家的特點。一旦我們做不好,負向結果也會迅速擴大,會把不好的或者不適合的商品迅速推送給某個場景下某個使用者群體,這樣對生態對使用者的損害也是非常顯著的。
第二,產品化。
線上基於網際網路的商業跟線下商業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者和賣家的自我選擇權其實被一定程度限制了,尤其是賣家,他們必須依靠平臺提供的產品和系統才能經營,如果沒有工具和產品,賣家寸步難行,這和線下完全不同,線下賣家只要自己開個店,總能做一些事情。所以這方面也體現了我們技術和產品的價值,不是參與不參與或者參與多深入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參與、必須參與,甚至沒有技術和產品,這個體系根本沒有辦法運轉,賣家根本無法經營,買家根本無法挑選。
第三,大資料賦能。
在流量集中化和產品化的前提下,之所以技術能夠提升商業效率,核心也在於線上環境有豐富的大資料,例如使用者、商品、商家、交易、評價等資料,而這些大量的資料是結構化和打通的,在這個基礎上技術才能有發揮的空間,才能去提升商業效率。在這方面,阿里的資料能力也是得天獨厚的,我們的資料不但豐富真實,而且和商業有關的資料其實是最有價值的資料,這種肥沃的土壤也是在其它領域所無法比擬的。
三、技術洞察商業本質
商業系統是非常複雜的,要去理解它,遠遠沒有想象的容易,這裡也需要技術的深度參與。
第一,使用者是非常複雜的。
也許很多人覺得,使用者很簡單,只要我拿到了資料,我就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其實這件事情非常不簡單。
打個比方,在購物領域,針對不同領域的購物需求,使用者的購物行為是不一樣的。
比如有的工程師,他總是穿公司發的衣服,一穿好幾年,買的衣服都很便宜,但他買電子產品的時候,會買很貴高階的電子產品;
還有一些女性使用者,她不只是會給自己買東西,也會給全家人買東西;
一個使用者今天買了建材,過了半年就該買傢俱了,因為他在裝修;
在地鐵裡的時候,很多使用者不會買很貴的需要長期決策的東西,而更容易買快消品這種不需要思考的東西。
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所以如果你掌握了技術做搜尋推薦,但搞不清楚使用者的複雜性,沒有精準挖掘使用者的需求,那你推的東西可能就完全錯了,這是很需要技術深入挖掘的,在技術上也有很大的機會。
第二,面向的商家也是非常複雜的。
阿里的平臺上,存在各種不同型別的商家以不同的商業模式在經營,我們必須通過技術和演算法去有效分析識別他們,讓他們都能有充分的發展空間。舉個例子:
有些商家是品牌商家,這種商家可能今年雙十一要賣的貨,現在已經在設計甚至開始生產了。但很多商家不一定是品牌商家,它們也有很強的生命力,不過模式不同。
比如淘寶有很多從批發市場挑選貨物,再到平臺上進行售賣的商家。他們的特點就是可以在大量的商品中挑選中對消費者最有吸引力的商品,一個這樣的大商家,可能每個星期可以從市場上的幾千個款式的衣服中間選擇幾十款推給他的使用者,所以他的優勢就是快速響應,同時挑的款都很好看很吸引人,但他們的問題是因為不控制生產和供應鏈,所以品質會不穩定。
這兩種商家對消費者的服務和體驗完全是不一樣的,需要深入分析識別,然後個性化的對不同型別的使用者和場景進行推薦和匹配,如果我們把他們混成一團的話,隨意處理,對商家對消費者都會產生很多損害,甚至導致整個生態的不可持續。
第三,我們面對數十億計的商品,形形色色非常複雜。
這種巨大的體量和複雜性,意味著我們是不可能靠人工把它們準確定義出來的,必須靠演算法。舉個例子,我們看一件衣服,什麼叫「好看」?許多女性使用者可以很快速的做出自己的判斷,這件衣服很好看。
把好看的衣服更多推薦給我們的消費者是演算法系統的核心問題。但我們怎麼用演算法,用 AI,把「好看」這件事情定義清楚?在浩如煙海的商品中自動找出最「好看」的商品?而且你還要分不同行業,男裝、女裝,鞋、褲子、箱包等,對「好看」的評價方法都是完全不同的。
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需要把人的經驗很好的體現在技術方面,也需要各種不同型別技術的結合,比如影像、文字、標籤,也包括對使用者偏好、對商家,對場景、對環境等各方面的深入瞭解。
四、技術引領商業創新
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是要帶來商業體系的巨大變革和創新,技術在這裡邊會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第一,創新的智慧商業體系。
隨著消費升級和使用者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多以往的商業模式已經變得陳舊,帶來很多問題,很多賣家也希望有本質的變化,這裡邊如果沒有技術的參與,也是難以實現的。
比如上邊提到的去批發攤位選貨的商家,因為不掌握上游供應鏈,所以商品品質不穩定,越來越難以適應消費者逐步升級的需求。所以很多這種賣家希望轉型,有自己的設計團隊,有自己的供應鏈,甚至有自己的原創品牌。但這裡邊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在市場選貨,可以每週在幾千款衣服裡挑選合適的款式,選擇面寬,被使用者最後喜歡的機率也大。而自己有設計團隊做原創之後,是沒有辦法設計出大量款式供挑選的,而自主設計的成本又很高。
這裡邊就需要我們技術和演算法幫助,能夠針對他們的目標使用者,去預測當前和近期市場的需求方向,甚至能精細到材質、風格、款式,來指導賣家的設計和生產方向,這樣會大大增加賣家的收益,降低成本,使得自主設計生產成為一種新模式,並以此為基礎培育淘寶丰富的特色商家生態。甚至於許多天貓的品牌商家,我們也可以用技術去幫他們來預測未來趨勢,幫他們選品定款,顯著提升成交量降低各種推廣決策成本,完全改變以前傳統的品牌經營模式。
事實上,傳統商業的分銷代理渠道等模式,提升消費者的成本,降低了效率,換取的是商家可以分散風險,代理商的預定、批發等模式可以幫商家有計劃的生產,有預期有規律的降低庫存等。而線上模式取消了中間環節,極大提升了效率,但商家也面臨風險的提升,所以技術在中間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精巧的演算法設計,讓優質商品和商家可以比較穩定的獲得使用者,以指導其生產備貨;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用大資料和人工智慧來預測未來使用者需求的走向,以幫助商家更高效精準的規劃設計生產,降低成本和風險。
第二,線上線下商業打通升級。
在新零售背景下,線上和線下商業及大資料的結合,會帶來商業模式根本的創新和改變。
舉個例子,現在大量傢俱商場,都是按照品類、品牌的方式來對顧客做展示。但不同的使用者訴求是根本不同的,比如你不太可能既買北歐風格的餐桌,又買傳統中式風格的沙發,你的消費能力也是有一個範圍,不可能超出或者低於這個範圍太多。
所以當進入一個傢俱商場的時候,大多數使用者是有不同的需求的。但我們現在很多傢俱市場並不是這樣組織的,這樣使用者實際上耗費了大量時間。
實際上,只要我們能夠把我們的線上線下的大資料,我們的演算法能力有效地應用在這些場景下,我們就能夠非常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線上線下資料是打通的,一個使用者進到線下的這個場景,我們會知道他是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使用者,他可能偏好什麼樣的東西,這樣商場或品牌的導購員可能只需要用一個手機或者 pad,就可以給使用者制定一個合理的瀏覽路徑,可以讓使用者首先對符合需求的品牌和商品有一個大致的認知,然後再有針對性的瀏覽。甚至於未來的線下的商場,都是要通過大資料的方法來對它的貨品和品牌的擺放模式重新進行設計,也都是要通過演算法和大資料來幫助消費者快速做選擇和判斷。這只是一個例子而已,在新零售背景下實際上有大量類似的場景可以給技術提供廣闊的空間。
第三,創新跨界市場的發現和培育。
多元化的阿里生態,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新物種和新模式的快速產生和成熟。這裡邊技術可以起到很強的催化劑作用。現在的使用者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很多年輕使用者並不希望自己和別人完全一樣,而是希望能體現自身的獨特價值和興趣。而且這種獨特價值的體現會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具體。
而淘寶天貓由大量賣家和達人等組成的生態,具有很大的潛力去快速滿足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分的使用者個性化需求,但另一方面我們的賣家往往對於「貨」比較熟悉,對於使用者潛在新的需求並不瞭解,即使他有這種設計生產能力,也不會有意識地進入這些新領域。而我們的買家有時候也根本不知道平臺上已經有這種獨特好玩的新事物。
這就需要演算法和技術能快速發現這些新的使用者需求和新興市場,一方面讓對應的使用者群體能接觸到,激發他們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讓供給端的賣家能夠注意到這些市場的潛力,快速填補空白,帶來創新市場的快速繁榮。
比如我們前期基於技術和演算法在原創設計和寵物服飾等領域進行了探索,使得這些市場短期內在淘寶上有了十幾倍到幾十倍的增長。這塊工作還有大量的空間需要我們去探索。
最後總結下來,阿里和新零售的生態,是在快速變化的,始終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就拿我們自己團隊舉例子:
一開始做搜尋的時候,會覺得跟網頁搜尋區別不大,但事實上當我們瞭解了電商領域使用者需求的特點和商家視角以後,就會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而後來我們把對商品認知場景的認知結合進來,又逐步把供應鏈和生產、營銷領域的特點結合進來;
過去一段時間又開始把線上線下打通,最近我們又開始在內容、社群、娛樂等方向擴充,每次探索技術的進步對我們的認知和方法都是一次很大的飛躍。
我們在快速發展,也始終面臨新的挑戰和空間,這一點,無論對於技術還是產品團隊,都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非常有挑戰、又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而我們技術團隊所從事的工作,不僅是對商業的升級和變革,還會實實在在影響那些在阿里和淘寶天貓平臺上經營和生存的商家和合作夥伴,很多賣家和賣家背後的員工,因為我們所構建的平臺和機制,有了新的希望和機遇,給他們帶來人生和事業的轉變。我們每一個優化和調整,可能都會影響到成千上萬賣家的利益和經營方式。所以如何為這些賣家和合作夥伴,構建一個高效和持續發展的系統,始終可以讓消費者滿意,讓誠信賣家可以不斷髮展,讓賣家和他們背後的員工持續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創新創業,實現他們的理想和價值,也是我們技術和產品團隊做這項工作的核心價值所在。
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
AI-CPS OS
“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新一代技術+商業作業系統“AI-CPS OS”: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分支用來的今天,企業領導者必須瞭解如何將“技術”全面滲入整個公司、產品等“商業”場景中,利用AI-CPS OS形成數字化+智慧化力量,實現行業的重新佈局、企業的重新構建和自我的煥然新生。
AI-CPS OS的真正價值並不來自構成技術或功能,而是要以一種傳遞獨特競爭優勢的方式將自動化+資訊化、智造+產品+服務和資料+分析一體化,這種整合方式能夠釋放新的業務和運營模式。如果不能實現跨功能的更大規模融合,沒有顛覆現狀的意願,這些將不可能實現。
領導者無法依靠某種單一戰略方法來應對多維度的數字化變革。面對新一代技術+商業作業系統AI-CPS OS顛覆性的數字化+智慧化力量,領導者必須在行業、企業與個人這三個層面都保持領先地位:
重新行業佈局:你的世界觀要怎樣改變才算足夠?你必須對行業典範進行怎樣的反思?
重新構建企業:你的企業需要做出什麼樣的變化?你準備如何重新定義你的公司?
重新打造自己:你需要成為怎樣的人?要重塑自己並在數字化+智慧化時代保有領先地位,你必須如何去做?
AI-CPS OS是數字化智慧化創新平臺,設計思路是將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無縫整合在雲端,可以幫助企業將創新成果融入自身業務體系,實現各個前沿技術在雲端的優勢協同。AI-CPS OS形成的數字化+智慧化力量與行業、企業及個人三個層面的交叉,形成了領導力模式,使數字化融入到領導者所在企業與領導方式的核心位置:
精細:這種力量能夠使人在更加真實、細緻的層面觀察與感知現實世界和數字化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進而理解和更加精細地進行產品個性化控制、微觀業務場景事件和結果控制。
智慧:模型隨著時間(資料)的變化而變化,整個系統就具備了智慧(自學習)的能力。
高效:企業需要建立實時或者準實時的資料採集傳輸、模型預測和響應決策能力,這樣智慧就從批量性、階段性的行為變成一個可以實時觸達的行為。
不確定性:數字化變更顛覆和改變了領導者曾經仰仗的思維方式、結構和實踐經驗,其結果就是形成了複合不確定性這種顛覆性力量。主要的不確定性蘊含於三個領域:技術、文化、制度。
邊界模糊: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不斷融合成CPS不僅讓人們所知行業的核心產品、經濟學定理和可能性都產生了變化,還模糊了不同行業間的界限。這種效應正在向生態系統、企業、客戶、產品快速蔓延。
AI-CPS OS形成的數字化+智慧化力量通過三個方式激發經濟增長:
創造虛擬勞動力,承擔需要適應性和敏捷性的複雜任務,即“智慧自動化”,以區別於傳統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對現有勞動力和實物資產進行有利的補充和提升,提高資本效率;
人工智慧的普及,將推動多行業的相關創新,開闢嶄新的經濟增長空間。
給決策制定者和商業領袖的建議:
超越自動化,開啟新創新模式:利用具有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動態機器智慧,為企業創造新商機;
迎接新一代資訊科技,迎接人工智慧:無縫整合人類智慧與機器智慧,重新
評估未來的知識和技能型別;
制定道德規範:切實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制定道德準則,並在智慧機器的開
發過程中確定更加明晰的標準和最佳實踐;
重視再分配效應:對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衝擊做好準備,制定戰略幫助面臨
較高失業風險的人群;
開發數字化+智慧化企業所需新能力:員工團隊需要積極掌握判斷、溝通及想象力和創造力等人類所特有的重要能力。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創造兼具包容性和多樣性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和 人工智慧,像君子一般融合,一起體現科技就是生產力。
如果說上一次哥倫布地理大發現,擴充的是人類的物理空間。那麼這一次地理大發現,擴充的就是人們的數字空間。在數學空間,建立新的商業文明,從而發現新的創富模式,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財富空間。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和區塊鏈,是進入這個數字空間的船,而人工智慧就是那船上的帆,哥倫布之帆!
新一代技術+商業的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AI-CPS OS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從巨集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慧化新需求,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
產業智慧官 AI-CPS
用“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新一代技術+商業作業系統“AI-CPS OS”: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在場景中構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學習提升的認知計算和機器智慧;實現產業轉型升級、DT驅動業務、價值創新創造的產業互聯生態鏈。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AI-CPS,更多資訊回覆:
新技術:“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新產業:“智慧製造”、“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駕駛”、“智慧城市”;新模式:“財富空間”、“工業網際網路”、“資料科學家”、“賽博物理系統CPS”、“供應鏈金融”。
本文系“產業智慧官”(公眾號ID:AI-CPS)收集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由產業智慧官(公眾號ID:AI-CPS)推薦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絡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絡、投稿郵箱:erp_vip@hotmail.com
相關文章
- 【財富空間】陳春花:未來的工作,自己如何才能不被取代
- 【財富空間】除了晶片,我們還應關注哪些核心技術晶片
- 【財富空間】未來已來,如何開啟人工智慧商業應用之旅人工智慧
- 做好技術的量的累積,實現業績的質的飛躍|專訪宜信財富技術負責人劉寶劍
- 【財富空間】後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機會和創新出路
- 【財富空間】8個字,就是短短一生;沒有不委屈的工作(深度好文)
- 技術與商業案例解讀-徐飛-極客時間
- 這,就是技術人的江湖
- 【財富空間】計算機起源的數學思想計算機
- 對不起,世界上根本沒有技術驅動型公司
- 【財富空間】中興陷入危局之際,半導體巨人三星卻賺翻了!核心技術才是王道...
- 《財富》:今年CES上的汽車技術看什麼
- 爬蟲技術成就了這些商業公司的爬蟲
- 全球億萬富豪們的財富密碼密碼
- 藉助合適的技術滿足5G需求
- “動嘴不動手”的智慧家居生活,你嚮往嗎?
- 人們對Java最不滿的是什麼? - RedditJava
- 【財富空間】所謂事業,是將一個人最小的那個核心最大化
- 利用可恢復空間分配技術自動分配表空間
- 機器人宣誓要消滅人類:我們該如何應對?機器人
- 如何和技術人員對話
- 【財富空間】像先知一樣思考,如拳手般戰鬥
- fir.im Weekly - 聊聊讓人嚮往的遠端開發工作
- Oracle商務智慧10g滿足企業分析需求Oracle
- “人工智慧技術驅動下的機遇與挑戰”技術分享會圓滿成功!人工智慧
- 亞信安慧AntDB推動技術創新與滿足使用者需求
-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技術信仰?
- 【財富空間】不管你做什麼工作,這5項能力必須掌握;“做完”和“做好”的區別,就是人生的差別!...
- 建議將技術債務為科技財富 - incrementREM
- 揭祕宜信財富年度賬單的技術實現
- Oracle解決方案滿足企業績效管理和商業智慧需求Oracle
- 華瑞學子畢業首薪13000,新技術帶你騰飛!
- 非計算機專業人員如何學習好Python技術?計算機Python
- 陳天:如何快速掌握一門技術?
- 我們Pikacode公司的技術選型
- 玩家需求分析:如何滿足玩家的“爭強好勝”和“養成感”?
- 【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技術最新知識大全;工業機器人驅動與控制系統機器人
- 選擇好的軟體,就是要選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