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地震調查小組警告稱,未來三十年內南海海槽發生“特大地震”(即8級及以上)的機率已經提升至80%,其中北海道的根室市沿岸及宮城縣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更高。

這是日本時隔不到半年再發“特大地震”警告,去年8月,日本宮崎縣附近海域發生7.1級地震後,由於擔心影響附近的南海海槽,日本氣象廳釋出了有史以來的首個巨大地震警報。

據瞭解,地震與板塊運動息息相關,由於板塊間的拉伸、擠壓、碰撞,它們的邊沿就發生了地震。

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這種型別的地震叫板內地震,可以說地震與板塊運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

日本地震頻發,與日本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組成,日本列島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

按照地質板塊學說,太平洋板塊比較薄,密度比較大,而位置相對低一些。當太平洋板塊向西呈水平移動時,它就會俯衝到相鄰的亞歐板塊之下。

這兩個板塊發生碰撞、擠壓時,其交界處的岩層便出現變形、斷裂,從而產生火山爆發和地震等現象,日本成為地震多發地的原因是該國地表下方有好幾個板塊在這裡交匯。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邊緣,這一全長4萬公里的地震帶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著太平洋分佈。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帶,板塊移動劇烈。

自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