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認為,小型車的迴歸並非偶然,而是越來越多的美國購車者願意在功能和價格之間作出權衡。多年來,美國消費者偏愛更大、更寬敞的汽車,特別是大型皮卡和SUV,逐漸成為美國街頭的主流車型。這種趨勢在過去十年尤為明顯,不少車企因此削減甚至停產了小型車和轎車的生產。

然而,隨著購車成本不斷上升,這一趨勢正悄然發生變化。高額月供和養車費用讓許多美國消費者重新審視“越大越好”的購車觀念,小型車市場開始顯現出復甦跡象。

成本壓力下的妥協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Motor Intelligence的資料,小型入門級車型如本田Civic和日產Sentra今年的銷量大幅增長,截至11月增幅超過23%,遠高於汽車行業個位數的整體增速。相比之下,長期備受青睞的大型皮卡銷量今年下降了1.9%,中型SUV銷量也同比下降了2.3%,而小型SUV和超緊湊型SUV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1.5%,佔美國市場的份額從疫情前的22%上升到今年的27%。

購車成本的上升是這一趨勢的主要推動因素,市場擊鼓J.D.Power的資料顯示,11月全美新車平均售價超過4.5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外,保險費、維修費和貸款利率也在不斷增加,使得購車者的預算越發高漲。面對持續上漲的月供,不少消費者選擇放棄空間更大的車型,轉而購入價格更低、燃油經濟性更好的小型車。

根據美國汽車交易平臺Edmunds的資料,僅緊湊型車這一類別,截至11月份銷量就增長了16%,市場佔比在經歷多年下滑後開始反彈。此外,一些品牌的小型SUV也實現了驚人的增長。例如,通用汽車旗下雪佛蘭的緊湊型SUV Trax,截至11月銷量增長近89%,Trax的起售價為2萬美元。

分析師認為,小型車的迴歸並非偶然,而是越來越多的美國購車者願意在功能和價格之間作出權衡。考克斯汽車集團(Cox Automotive)高階經濟學家查爾斯·切斯布魯(Charles Chesbrough)表示:“消費者仍然需要汽車提供的基本功能,但他們發現選擇更小、更經濟的車型也可以滿足需求,同時更符合預算。”

“供給空白”?

面對這一趨勢,部分車企調整了產品策略。例如,豐田和本田長期以來在緊湊型車市場佔據優勢,其經濟型車型如本田HR-V、豐田卡羅拉(Corolla)等在消費者中廣受歡迎。許多車型的起售價低於2.5萬美元,進一步鞏固了這些品牌在經濟車型市場的領導地位。

這種局面令一些經銷商感到無奈。美國緬因州經銷商Lee Auto Malls董事長亞當·李(Adam Lee)提到,大型皮卡和SUV滯銷時間明顯延長,而價格更實惠的車型供應不足。他直言:“許多車企過於追隨潮流,在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顯得準備不足。”福特、雪佛蘭等美國品牌近年來逐步淘汰了包括福特Focus和本田飛度在內的轎車和掀背車型,轉而專注於利潤更高的SUV和皮卡。市場上價格低於2.5萬美元的車型從2019年的45款減少至如今的11款。

與此同時,有分析認為美國若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的進口汽車加徵關稅,可能進一步加劇“供給空白”問題。這是因為許多經濟型車型依賴墨西哥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生產,關稅上漲將直接推高小型車的成本,從而削弱其價格優勢。

分析師認為,對於消費者而言,成本的壓力和實用性的需求將繼續驅動市場轉型,而車企也需要在市場動盪中找到平衡點。

當然,一些品牌也在嘗試透過最佳化產品線,更精準地定位不同消費群體。例如,日產為入門級買家推出更多配置選項,而豐田則持續擴充套件其緊湊型SUV的陣容。雪佛蘭營銷主管史蒂文·馬傑羅斯(Steven Majoros)表示:“透過最佳化產品線,我們可以更好地滿足那些追求高價效比的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