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沒有他李世民或將無法贏得玄武門之變的最終勝利

powerx_yc發表於2018-06-15
11164154-fe9abcbe69c88854.jpg
凌煙閣繡像

張亮(?-646年),鄭州滎陽人(今河南鄭州),唐初大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在凌煙閣的排行還在侯君集、李勣、程知節和秦叔寶之前,但是,下場卻很不好,因為謀反被判斬刑。

張亮出身貧賤,年輕時以務農為業。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張亮前去投奔李密率領的瓦崗軍,一開始沒有得到重用。

後來,張亮向李密舉報謀反之人,李密才開始重視張亮,任命他為驃騎將軍,隸屬於徐世績(後來的李勣)麾下。

武德元年,張亮隨徐世績投降唐朝。後來,房玄齡推薦張亮進入秦王李世民的天策府;張亮逐漸得到李世民的賞識,成為心腹之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升級。張亮奉命前去祕密聯結山東豪傑,被齊王李元吉得知。李元吉立即上奏唐高祖,告發張亮圖謀不軌。唐高祖命有司拷問張亮,張亮始終沒有吐露真情,最終還是被釋放。

這樣,張亮進一步得到秦王的信任。

不久,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張亮因功被封為右衛將軍、懷州總管、長平郡公。

貞觀年間,張亮先後擔任御史大夫、光祿卿、金紫光祿大夫,併兼任相州大都督長史。貞觀十一年,封鄖國公。

張亮在任職期間,常常“潛遣左右伺察善惡,發擿奸隱,動若有神,抑豪強而恤貧弱,故所在見稱。”

他經常派手下私訪治下,懲惡揚善,抑制豪強,撫卹貧弱,得到人們稱讚。

11164154-22bc92614fa582e3.jpg
李世民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將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掛在凌煙閣,張亮位列第十六位。

不久,侯君集因謀反罪被殺,張亮因曾檢舉侯君集,得到唐太宗的嘉獎,並改任刑部尚書。

張亮在和平年代的履歷功勞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說起軍事方面的成就來,就乏善可陳了,儘管李世民還曾經讓他統帥一方士兵。

他的軍事生涯中還發生過奇談。

貞觀十九年,張亮率兵從東萊渡海攻打遼東,屯兵於建安城下(今遼寧營口)。當時,張亮營寨尚未紮好,遇到敵軍劫營,軍中都驚慌失措。張亮生性怯懦,對此毫無對策,只是坐在胡床上,一言不發。軍中將士卻以為張亮臨危不懼,在副將張金樹的帶領下鳴鼓奮擊,竟大破敵軍。唐太宗得知後,也知道張亮沒有將帥之才,並未責備於他。

貞觀二十年,陝州人常德(一作常德玄)告發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蓄意謀反。唐太宗命馬周調查此事,程公穎與公孫常都證實張亮謀反。張亮辯解道:“囚等畏死,見誣耳。”隨即自述是佐命舊臣。

唐太宗這時候不知道哪兒來那麼大氣,認定了張亮造反:“亮養子五百將何為?正欲反耳。”

百官也都認為張亮應判死罪;只有將作少匠李道裕說,“亮反形未具,明其無罪”。

最後,唐太宗便派長孫無忌、房玄齡到獄中與張亮訣別,二人對張亮說:“法者,天下平,與公共為之。公不自修,乃至此,將奈何?”

可以想見,張亮當時可能是一臉的無奈和無辜。

最終,張亮被押到長安西市斬首,並沒收其家中全部財產。

11164154-60a76de87f9c2351.jpg
被張亮告發的侯君集

可是,據《貞觀政要》記載,就在一年後,刑部侍郎有缺,李世民想起了李道裕,他對百官說:“往者李道裕議張亮雲‘反形未具’,可謂公平矣。當時雖不用其言,至今追悔。”

人都死了,追悔有什麼用呢?千古一帝也有犯錯誤的時候。

綜觀張亮一生,沒有特別大的功績,但是作為秦王府的心腹,在太子黨步步緊逼的時候守住了節操,沒有出賣李世民,這為李世民後來順利登上皇帝寶座立了大功。而在貞觀之後,張亮作為重要的開國大臣還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守住了本分。

可惜的是,張亮命運不濟,受人誣告,而一向寬容的李世民當時不知為何一再認定張亮謀反,造成了悲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