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思學院|看板方式與傳統生產方式的對比

優思學院發表於2023-09-20

優思學院|看板方式與傳統生產方式的對比

 

看板方式的起源

 

有些人以為“豐田生產方式”和“看板方式”是一樣的,其實並非如此。前者是物品的製造方式、流動方式,後者則是 傳遞製造資訊的方式

創造出看板方式的靈感,是從超市的銷售方式得來的。超市的顧客只會在有需要的時候購買所需要的物品,而且只購買需要的數量。

 

準時生產(JIT):市場需求驅動的製造策略

 

從這一點衍伸出準時生產(JIT)生產的精神,配合市場的需求來製造。為達此目的,必須建立資訊傳遞系統。準時生產(JIT)的生產方式,就是指製造能銷售出去的物品,庫存的數量絕不超過必要數量以上,不會形成庫存的浪費。一般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製程供應零件給後製程,看板方式卻是由後製程向前製程拿取(領取)零件,兩者完全是相反的想法。

因為最後一個製程最清楚市場銷售的情況,如果讓“只製造銷售出去的物品”的生產方式依序推展到前製程,就能做到“領取方式”,即使沒有基本的製造計劃,也能掌握製造時期和數量。

看板現在已經成為精益管理方法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因為它體現了精益思想中關於拉動和剛好及時的概念。

 

優思學院|看板方式與傳統生產方式的對比

看板最初的形式就是裝在塑膠袋裡的卡片,在前後加工部門(或公司)之間不斷反覆使用。不過,如果組裝工廠位在偏遠地區甚至海外,若還是繼續採用由零件供應部門把看板拿下來、附在交貨品上的傳統做法,時間上可能會來不及,因此“e看板”或者看板系統才有其價值。

 

e看板:數字化時代的供應鏈革命

 

e看板(e-Kanban) 又稱為“電子化看板系統”,是TOPPS (TOYOTA Parts Production System)使用的新看板運作方法。

依照新方法,看板資訊的流動變得不一樣。原本在組裝工廠內拆下來的看板,應該直接交給供應商。

不過,使用新方法的話,只要透過網路通訊傳送看板資訊,零件製造商接收到看板資訊(供應指示資訊)之後,在自己公司內把交貨用看板列印出來,再附在要交貨的實物上送到組裝工廠。

 

優思學院|看板方式與傳統生產方式的對比

就算不是相隔兩地,只要是能使用網路通訊的零件製造商,就能從一般的看板轉換成e看板。

另外,通常遠距交貨的零件製造商,都不是直接送到組裝工廠,而是送到附近的“集貨中心”,集貨中心再把其他零件製造商送來的東西一起送到組裝工廠。

 

這種透過集貨中心的供應方式(Cross Dock)越來越普遍。

 

若是透過集貨中心交貨給組裝工廠,在組裝工廠拿下來的看板資訊(零件供應指示)會傳送給集貨中心,集貨中心再把交貨看板列印出來,和原本附在交貨物品上的一般看板交換,才把要交貨的物品交給組裝工廠。

 

換下來的一般看板,等集貨中心拿下來之後,由零件工廠回收,並且將收取到的看板附在實物上,交貨時一併交給集貨中心。

 

若是在海外,因為搬運所需的前置時間較長,通常都是直接在當地採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7154/viewspace-298471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