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常犯的十大頂級錯誤
產品經理需要創造產品。上帝也是個產品經理,他創造了人這個產品。
做一個成功的產品非常難,除了有資源、時機等問題以外,更大因素在產品經理自己。好的產品經理能協調資源,能把握時機。但產品經理自己也經常犯錯誤。
最近翻看了之前的記錄,發現有個很資深的產品專家Marty Cagan 提過類似的觀點。Marty Cagan曾經擔任過網景的副總裁,負責eBay 產品的資深副總裁,有過非常豐富的產品設計和產品管理經驗。無招也參加過Marty Cagan 產品培訓,於是我和無招,以Marty Cagan的總結為基礎,加上我們對產品設計的理解,整理出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將使用者需求混淆為產品需求
大部分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是:收集完使用者需求,開始編寫產品需求文件,然後交給技術人員開發,接下來跟蹤專案進度,協調資源,驗收成果,最後釋出產品。
整個流程沒有錯,容易產生錯誤的地方在於,產品需求如何確定。在淘寶內部的產品經理也是如此,經常把運營同學的需求直接翻譯成文件,交給技術人員開發。最後的結果是產品的功能點越來越多,產品越來越複雜,成為一個大雜燴。
一定要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思考需求,把使用者的需求轉化成為產品需求。在火車沒有出現的時候,你問使用者最想要什麼?使用者會說,我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馬。使用者的需求看上去是要一匹好馬,但實際上轉化成產品需求就是,需要更快的交通速度。
使用者需求是提出的一個問題,產品需求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行方案。所以當使用者需求被表達為一種解決方案時,要探尋其背後的隱蔽問題。比較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加強可行性分析和需求評審。
將老闆的需求混淆為產品需求
這可能是很多產品經理內心的痛,對於大多數淘寶的PD都應該遇到過大小老闆過來提需求,就算明顯不靠譜的需求,也不好反駁,只能安排開發。
老闆有老闆的視野,有他獨享的資訊和經驗,還有他的權利。老闆的需求肯定要聽的,老闆也是使用者之一,他的需求也是使用者需求,只是不要聽過來直接當成產品需求。
針對老闆的需求,更要強化需求追溯。從老闆這裡深入地理解他的需求來自哪裡,是基於什麼樣的場景和什麼樣的使用者,有沒有具體的例項。
老闆的需求大部分都是合理的,只是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我們可以採用拖延戰術來應對:
老闆啊,你這個需求很合理,而且相當到位,我計劃在下一個版本好好規劃一下,這個版本的功能點已經比較多了,開發人員實在太少,啊,老闆,能否幫我爭取多來兩個開發工程師……
等到下一個版本的時候,老闆經常忘記了他的需求了。如果他還記得,就幫他實現一部分功能好了,面子還是要給的。
將發明(invention)混淆為創造(innovation)
這個對於搞創新的產品經理們來說,是常常遇到的問題。尤其是經驗尚淺,有強烈使命感的產品經歷常常會將一個idea,一個使命直接當做創新來執行。
發明是實驗室裡的,創造是產業裡應用的。實驗室的東東是新東西,但是限定了前提條件,而且在商業性驗證,市場推廣,規模化等方面都不會事先想得太清楚。
創造則是產業級的一個改變,能商業化,能養活團隊,能規模化,能真正抵達使用者並讓使用者接受。
最不可接受的是,對於一個新產品,前景非常好,做了很長時間的規劃設計,投入了不少工程師開發,過了半年才出來一個有很多缺陷的產品,也無法推向市場;而且這時候市場已經產生了一些變化,還要接著改產品需求,同時又要完善之前的產品。這種產品最後必死無疑。
應該專注最小核心問題,解決最核心的問題,完成小而美的功能,然後快速迭代,使用者第一。要能養活團隊,讓團隊成員過上好日子。否則就算公司不停專案,團隊也會人心渙散。
以自己的需求取代使用者的需求
大多數產品經理,溝通能力比較強,也比較強勢。當產品經理急於求成的時候,或者找不到目標使用者,過分超前的時候,容易YY出一些產品需求。他們不找到目標使用者驗證核心問題及解決方案,以理所當然的想法來描述產品故事(使用者場景和使用者問題)。
現狀很多人強調要重視資料,也容易讓產品經理忽略客戶,因為自己天天看資料,就把自己取代了客戶。我在負責搜尋產品的時候,經常跟搜尋的產品經理講,要把使用者當人看,不要當成資料看。資料很重要,但資料容易掩蓋使用者人性化的需求。
產品經理應該學會傾聽不同觀點,多和那些敢於批評自己觀點的人溝通。無論是小使用者量的產品還是大使用者量的產品,一定要抽時間瞭解真正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哪怕是跟他們閒聊,一定能發現一些之前想法不一樣的結論。
將“建立正確產品”當作“正確地創造產品”
這就跟“正確的做事和做正確的事”是一個道理。很多人習慣於被安排,然後按照流程去做事,並不想這件事情到底為什麼要做,是否真的要做。
產品經理也容易如此,到了一個崗位,接到任務要完成一個功能,然後就按照流程去做,最後這個產品是很完美的做完了,但基本上沒有人用。在大公司、嚴謹的公司裡更容易出這種問題。尤其是細分工作,平臺化流水化運作的環境之中,產品經理容易成為一個規則下的執行人。
舉個例子,如果產品經理接到任務是要設計一個網站來宣傳公司的技術品牌。產品經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設計網站的各個模組,內容,甚至還設計了一個論壇,形成文件,然後交與開發。事情做完了,這個網站是做好了,但發現沒有任何流量,完全起不到宣傳公司技術品牌的作用。這個例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我們應該鼓勵產品經理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可以考慮把團隊垂直化,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錯誤。
將“新增功能”當作“產品提高”
任何產品都需要不斷的新增新功能,一方面要滿足更多使用者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適應環境的變化。產品經理經常把新增功能當成了產品提高,這種現象在一個在既有成熟產品的團隊裡會比較明顯,已有的思路和評估指標常常造成的就是不斷地同質化,不斷地新增nice to have的功能。
但新增功能,不一定是產品提高。如何確定是否是”產品提高”?確定一個合理的產品的衡量指標非常重要。
一個不合理的產品衡量指標,很容易對產品帶來負面效果。在淘寶就有不少這種例子,不停的推出掃貨產品,以成交轉換率和帶來整體成交額來衡量新功能是否成功。新浪微博也有類似的功能,換背景圖片和模版,送禮物和賽禮物,推薦活動關注等,內部應該都是以有多少使用者參與為衡量指標。
如果淘寶搜尋把搜尋轉化率作為衡量指標,最終的結果就很容易造成低價和爆款盛行;新浪微博把使用者參與度作為衡量指標,就會出現到處都是推薦關注的功能模組,讓使用者容易反感;去年噹噹網就做了一件事情,鼓勵使用者去發書評,內部應該是衡量多少人參與了評價,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大量的垃圾評論產生,讓原本特別好的書評也被淹沒掉了。
如果希望解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真正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標。有些衡量指標是相互制約的,例如淘寶搜尋的衡量指標中就有一個基尼係數,用來保證流量分佈不能過於集中。如何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標,不同的業務會很不一樣,需要綜合性思考。
無法分清“激動人心”和“有也不錯”的功能。
這個錯誤和第六點錯誤有些類似。
無線網際網路的發展,讓使用者對產品越來越挑剔,如果沒有一些“激動人心”的功能,很容易讓使用者忘記這個產品。但產品經理經常花了太多精力在打造一些“有也不錯”的功能。
如果一個產品的使用者達到幾十萬,任何一個功能,都能滿足一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也都有部分使用者在使用。類似的功能需求會永遠做不完,持續下去,一定會讓產品越來越複雜。微信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微信最大的功能在於溝通,雖然微信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媒體,朋友圈等,但微信產品的主線還是在溝通上,把溝通的功能做到非常方便,對講功能的設計就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功能。微信也做了一些有也不錯的功能,例如:語音提醒。看上去不錯,實際上用的人並不多。
資源總是有限的,產品經理應該把精力放在主路徑上,不斷地問問自己是產品的典型使用者,使用者是否真的喜歡真的急切需要這個功能嗎?設計出一個激動人心的功能,遠遠比提供10個有也不錯的功能更重要。
追求印象深刻的需求文件,而不是追求感人的產品
寫出一份好的PRD(產品需求文件),確實重要,因為可以幫產品經理理清思路,同時又讓技術人員知道產品的設計細節。但我以前一直是在做技術,對PRD看得不會太仔細,不清楚的地方才會去細看,就像我們們平時對待電器說明書一樣。另外,PRD再深刻,目標使用者也無法真正感知產品的設計。
因此對撰寫PRD,應該是夠用就好。最好的方式是和技術、設計人員一起有效溝通,正式啟動產品實現之前,以全動態高保真原型來獲取使用者的認可,感知使用者的心聲。純演算法型產品或者資料探勘類產品可能在這點上有難度,可以用真實的資料分析來表達這類產品設計。
將產品釋出當作了成功
這個錯誤不只是產品經理容易犯,很多公司的老闆也容易犯這個錯誤。在一些大公司,釋出了一個小產品,甚至釋出了一個小功能,都會有洋洋灑灑上千字的喜報郵件。這種郵件很鼓舞士氣,只是不能把產品釋出當成產品成功。
一個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但做起來不那麼容易。很多產品經理急於釋出自己的產品,導致產品體驗非常不好,就算後續快速改進,也很難挽回使用者的流失和口碑。現在有很多產品都開始實行邀請測試的模式。例如微信的5.0測試版,微信公眾賬號的選單功能;微博的媒體賬號測試;微淘的邀請測試參與;淘寶搜尋上線很多功能,也是用5%的流量先做測試。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避免冒然釋出產品或功能。
產品釋出,意味著使用者才真正開始使用,成功與否不是看產品是否釋出,而是看使用者是否真正喜歡。要做到使用者真正喜歡,產品釋出才是剛剛開始。
進入“餵養野獸”的模式
什麼叫野獸餵養?野獸永遠吃不飽,需要拿東西不停的餵養。一個產品經理,有時沒有想好到底應該做哪些功能,但需要給其相應的技術團隊有足夠的工作量,於是不得不找一堆小功能,讓他們去開發。
很多公司都有類似情況,經常會聽到技術人員或者設計人員說:你這裡工作少,你這裡的工作沒有新鮮的可學的東西,我沒有成就感,我的晉升會受影響,我要去做大專案…….這時候產品經理如果需要爭取到這些資源,必須提供足夠多、足夠大的需求,讓相應的團隊來開發,不停地給出需求把開發和設計的肚子餵飽。需求是什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援這個產品的資源不會被別的產品搶走。
這麼做的壞處顯而易見,不只是浪費公司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會讓整個產品沒有邏輯,功能臃腫,最後要麼成為一個平庸的產品,要麼需要做大的減法手術。但一個產品做加法容易,做減法非常困難。任何減法都會損害一部分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這個錯誤的產生,有時候是不自覺的,甚至發生了我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要避免這個錯誤,一方面需要從公司組織上給與合理的時間培育產品,也給予產品經理足夠信任,產品經理也應該有足夠的自我反思;另一方面考慮團隊的垂直化,讓技術人員和產品人員都在一起,要麼一起精彩,要麼一起落寞。
以上10條頂級錯誤,是Marty Cagan根據他十幾年的產品管理經驗總結出來的,對網際網路產品的開發很值得參考。特別是一些中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有多條產品線,技術分工越來越細,類似的錯誤就越來越多。Marty Cagan 原文寫的是產品設計的十大頂級錯誤,本文這裡改成了產品經理,會適合國情一些。
當然,不同的人總結出來的十大頂級錯誤可能不一樣,如果讓我來總結,可能還有其他的一些錯誤。本文中提到的這些錯誤不是適用所有的公司,如果你對產品設計感興趣,或者你本來就是一名產品經理,你可以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每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看,對照一下自己是否犯了同樣的錯誤。
來自 “ 一個資料人的自留地 ”, 原文作者:資料人創作者聯盟;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m6ZPKrQw9hvzd53-32EiwQ,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
- 使用 Spring Framework 時常犯的十大錯誤SpringFramework
- [譯] 我在程式設計初級階段常犯的錯誤程式設計
- 產品經理
- 使用 @Transactional 時常犯的N種錯誤
- 總結一些,書寫 CSS 的時候,經常犯的錯誤!CSS
- 優秀產品經理 Vs. 偉大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之路] 0:持續優化著世界的產品經理優化
- 聊聊敏捷的產品經理敏捷
- python開發者常犯的10個錯誤Python
- 【盤點】Python新手入門常犯的錯誤!Python
- 產品讀書《電商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面試面試
- AR/VR產品經理VR
- Tita的OKR :產品經理的OKROKR
- 產品讀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
- Python開發人員常犯的幾個重大錯誤Python
- 編寫 SQL 程式碼時常犯的九個錯誤SQL
- 寫給0-3歲產品經理的第2封信:《產品經理的基本功——產品設計能力》
- 安全產品經理的思維模式模式
- 產品經理需要的文件彙總
- 產品經理課-需求分析
- 產品經理如何做好產品和需求管理
- 產品經理不能錯過的資料包表製作小tips
- 四年進階|產品助理(專員)、產品經理、高階產品經理、產品總監是什麼樣子?
- 作為產品經理,如何分析和管理你的產品需求
- 【產品經理入門記】產品經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學習?
- 使用者研究過程中常犯的10個錯誤
- 企業選型作業上常犯的一個錯誤
- Java技術轉(兼顧)產品經理——讀《快速轉行做產品經理》有感Java
- 產品經理應該學會的工具
- 如何成為優秀的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需求溝通的藝術
- 產品經理課程的必殺技
- 關於產品經理的幾點思考?
- 產品經理 深入淺出(6)
- 產品經理 深入淺出(5)
- 產品經理 深入淺出(4)
- 產品經理的私房菜 - 騰訊產品模型 - 執行力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