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0家企業,內銷佔比90%,“中國童裝之都”如何駛向海外?

liukuang發表於2023-03-24

在湖州織裡的童裝城,市場的風向正在發生變化,一些敏銳的商家已經搶先一步,開始著手設計北歐風的童裝了。

織裡鎮位於湖州吳興區,自古就因織造興盛而得名。1970年代末,當地開始發力童裝產業,目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童裝之都”,僅童裝企業就超過1.4萬家,年產值超過700億元。

14000家企業,內銷佔比90%,“中國童裝之都”如何駛向海外?

▲在國內童裝市場,織裡是名副其實的童裝之都。(攝影 李揚)

一直以來,織裡的童裝都以國內市場為主,內銷的佔比達到90%,只有一部分外貿訂單會銷往韓國、日本等地區,童裝款式也更偏向日韓風。

今年以來,織裡童裝出海的步伐明顯加快,北美、歐洲、中東等地區成為當地很多商家瞄準的新市場。2月2日,湖州市商務局組織18家織裡童裝、紡織等企業赴英國伯明翰參加國際春季消費品博覽會,打響了童裝出海的開年第一槍。

3月16日,拼多多旗下多多跨境電商業務童裝類目的專項團隊也來到織裡,在湖州商務局的指導下,與當地童裝辦、電商協會、跨境電商服務平臺象嶼集團以及50餘家童裝企業,深入探討了童裝出海的一體化方案,並推動多家童裝企業上行多多跨境平臺,也開啟了織裡童裝“一站賣全球”的新探索。

“現在反過來了,韓國人也要到織裡淘爆款”

每天下午2點,織裡的童裝城就開始嘈雜起來,各地的客商、面料商、樣衣商、布行的老闆、拿樣的設計師以及送貨的師傅都會蜂擁而至,擠滿市場裡的每個檔口,尤其是8月旺季來臨的時候,整個童裝城的日均人流量能達到數萬人。

早在1970年代,織裡還是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窮鄉僻壤,當地的織造手藝人在一條佔地面積僅0.8平方公里的“扁擔街”上開始創業,主要縫製床罩、枕套等織品,而生產織品剩下的邊角料又被加工成了兒童肚兜和衣服,從而開啟了織裡的童裝產業。

到了1980年代初,織裡鎮自產自銷的家庭小作坊已達數千戶,童裝產業初具規模;1995年,電動縫紉機取代腳踏縫紉機;2000年,機器流水線開始進入工廠,也吸引了更多的上下游產業集聚於此,逐步形成了產業生態圈。

14000家企業,內銷佔比90%,“中國童裝之都”如何駛向海外?

▲在織裡童裝市場,很多年輕人透過手機影片為各地經銷商推薦童裝款式。(攝影 李揚)

2011年,在電商興起之時,織裡鎮的產業鏈優勢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電商創業者,電商年銷售額更是呈幾何式增長。截至目前,織裡鎮的活躍電商企業超過8000家,童裝電商的年銷售額接近300億元。

及至目前,“全國每3件童裝,就有2件來自織裡”,織裡不僅升級成為中國童裝的商貿、研發和品牌中心,還先後湧現出了蒂薩納、花田彩、男生女生等30多家童裝品牌。

“十年前剛入行的時候,大家都是去韓國買版,從上海到首爾的一趟航班,有時候一半以上的乘客,都是去韓國買版的同行,很尷尬。”據一位童裝品牌的老闆回憶,從2018年開始,這個情形就反過來了,韓國的老闆開始來織裡淘爆款,而織裡現在的買版市場,最多的時候每天超過5000人來買版。

過去一年,受疫情反覆的衝擊,織裡童裝在國內的銷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整個加盟店體系都承受了一定的壓力,我們在一座一線城市原有8家加盟店,去年關了6家。”一位童裝老闆表示。

另外,由於快遞延誤,物流受阻等原因,童裝電商也出現了短期下滑。當地的大河村是織裡五大電商村之一,這個僅有3000位本地村民的小村子,最多的時候擁有1500家電商商家。

“之前的大河電商村人擠人,計程車根本進不去,送個貨只能騎兩輪電動車。”據一位計程車司機講述,與此前的熱鬧景象相比,去年的電商村略顯冷清,部分門店的租金也下降了一半。

今年以來,織裡童裝在國內市場開始全面反彈。同時,在當地政府一攬子舉措的引導下,很多童裝商家也開始將眼光轉向海外,為織裡童裝尋求下一條增長曲線。

推出“反向定製”模式,助力童裝工廠轉型升級

從英國伯明翰返程之後,織裡的童裝商家也開始自發地走出去,先後組團赴越南、美國、歐洲、中東等地區參展,一些頭部的品牌商家也開始試水國外市場,設計研發更符合海外消費者的北歐款。

“從來沒接觸過海外市場,尺碼、款式和標準都有什麼區別?物流和倉儲怎麼解決?跨境電商該怎麼運營?”一位童裝工廠的負責人表示,很多中小商家、製造工廠心裡沒底,都還在觀望中。

“海外市場肯定要做,但到底該怎麼幹還沒想清楚。”一位童裝品牌老闆也表示,雖然走訪了很多國外市場,也準備佈局海外,但經銷渠道的附加值太低,自建品牌成本又很高,目前也很猶疑。

14000家企業,內銷佔比90%,“中國童裝之都”如何駛向海外?

▲3月16日,多多跨境業務的活動現場吸引了50多家織裡童裝商家。(攝影 李揚)

3月16日,多多跨境電商業務童裝類目的專項團隊來到織裡,深入走訪了當地的商家和工廠,並對童裝出海的難點一一做了解答。這對當地商家而言無疑是恰逢其時,僅活動現場就湧入50多家童裝企業。

“從初步調研來看,織裡童裝出海的優勢很大,品質和款式都是遠遠領先國外的。”多多跨境童裝類目負責人表示,大家提起國外的東西就覺得好,其實並不盡然,中國媽媽在童裝選擇上更精緻,織裡的童裝面料以棉為主,而國外媽媽也能接受滌綸製品。

在童裝款式上,織裡的優勢則更為明顯。國外的童裝款式更新很慢,目前暢銷的都是3至5年前的舊款,而織裡的品牌商家一個新品季就能上新500至1000個新款。

對於商家和工廠關心的童裝尺碼問題,該負責人也表示,與成年人的服裝不同,童裝的尺碼在全球相對一致,標準略有區別。“國內外童裝的尺碼版型差不多,只是國外的大童袖長略長一點,我們的買手在版式上反饋最多的就是袖長不夠。”

入駐多多跨境平臺之後,平臺對國內童裝商家採取統一標準,商家和工廠只需要按照國標尺寸生產即可,平臺負責針對不同國家進行轉碼,進一步降低了童裝出海的門檻。

在調研的過程中,當地很多童裝製造工廠也表達了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但苦於缺少跨境電商的運營經驗,往往困在了第一步。

“多多跨境後臺支援一鍵將中文翻譯成全球語言,自動生成模特照片等,小白商家也可以輕鬆上手。”多多跨境童裝類目負責人表示,對於缺乏跨境電商經驗的工廠和商家,平臺支援專人一對一上門培訓,直至工廠可以自主運營,可以接得住站內流量。

為了推動製造工廠的轉型升級,多多跨境還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出“反向定製”模式。在該模式下,多多跨境平臺將海外消費者的需求即時反饋給工廠側,工廠按需精準生產,可以大幅降低了生產損耗和庫存壓力。

此外,多多跨境後臺還支援接入工廠的ERP系統,實時賦能後端的生產、銷售和庫存,進一步提升工廠的數字化能力。

目前,這一模式已經應用於廣東佛山的童裝製造工廠。去年春節前,平臺的漢服、唐裝等中國傳統服飾銷量持續攀升,平臺將市場需求精準地反饋給一家佛山工廠,工廠據此實行定製化生產,日銷4000件,成為該工廠的主要生產品類,佔據整體產量的80%。

一站賣全球,打造品牌出海橋頭堡

在多多跨境團隊和當地童裝辦的推動下,織裡的童裝商家也逐漸打消了出海的疑慮,目前已有10餘家商家和工廠先後入駐多多跨境業務,並著手籌備即將熱賣的夏款童裝。

“在海外市場,童裝品牌仍然是空白,目前正是品牌出海的大好時機。”多多跨境童裝類目的負責人透露,平臺的童裝類目現在起量很快,暢銷單款最高已達百萬量級,頭部商家的單月銷售額也已接近千萬級別。

14000家企業,內銷佔比90%,“中國童裝之都”如何駛向海外?

▲在多多跨境業務的推動下,織裡的童裝工廠開始邁出走向海外的第一步。(受訪者供圖)

上文提及的童裝品牌老闆則表示,“此前之所以猶疑,就是因為經銷渠道不能直接觸達消費者,這是做品牌最大的難點。現在多多跨境提供了直面海外消費者的渠道,這為塑造IP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多多跨境將對入駐的織裡童裝進行重點扶持,透過零佣金、免倉儲、運費減半、價格補貼等一攬子舉措,率先幫助當地企業打出一批爆款,以最小成本快速打響品牌聲量。

自去年9月上線以來,多多跨境業務已先後登陸北美、澳洲和英國等市場,持續助力中國製造業一站賣全球。這在織裡童裝的從業者看來,一站賣全球對織裡童裝以及國內產業帶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在國內童裝市場,淡旺季比較明顯。與國內其他童裝產業帶相比,織裡的冬裝最為出色,其旺季也集中在8月至12月。一旦開啟全球市場,上半年的淡季也可以利用起來,因為可以把冬裝銷往南半球的澳洲市場,“一站賣全球意味全年都是旺季”。

“在跨境業務上線時,拼多多還正式啟動了‘2023多多出海扶持計劃’,首期打造100個製造業出海品牌。” 多多跨境業務童裝類目的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平臺將結合織裡童裝的研發和設計優勢,集中打造一批童裝品牌,助力湖州把織裡打造成中國童裝品牌出海的橋頭堡,繼續邁向“世界童裝之都”。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94150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