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體驗《黎明覺醒:生機》後,作為“倖存者”的我有話要說
2月23日,騰訊光子工作室群旗下開放世界生存新作正式開啟了不限號不刪檔,上線首日一舉登上了iOS免費榜TOP1和暢銷榜TOP6的位置,同時也頻頻亮相微博、快手等各大平臺熱搜前列。
短短四天後,全網熱度依然沒有絲毫消退的跡象的《黎明覺醒:生機》,又公開披露了一組十分亮眼的遊戲資料:遊戲註冊使用者量突破1000萬;訊號塔累計被點亮2000萬次;倖存者共計已建起800萬座莊園。
據GameRes瞭解,不論在生存手遊賽道,亦或是在RPG手遊品類中,能夠上線寥寥數天便突破1000萬使用者大關的產品都可謂鳳毛麟角,這也坐實了《黎明覺醒:生機》行業領先的超高市場熱度。
此外,GameRes還注意到,作為SOC遊戲概念的提出者,本次《黎明覺醒:生機》官方釋出的三張海報與三項資料,其實恰恰與SOC的三大核心內容模組,即生存體驗(Survival)、開放世界(Open World)和大世界建造(Crafting)形成了微妙的呼應關係。
事實上,在深度體驗幾天後,GameRes也確實在《黎明覺醒:生機》中領略到了SOC玩法元素協同產生的複合“爽”感,並且要知道的是,目前已解鎖的內容還只是龐大SOC內容體系的“冰山一角”。
換言之,稱得上是一款具備長尾潛力的“成長型”產品,真正能讓玩家“爽”的內容還在後頭。
《黎明覺醒:生機》憑什麼讓無數玩家大呼“過癮”?
一流視聽品質加持下的沉浸式“生存”體驗
作為一款有著UE4引擎加持的新品,《黎明覺醒:生機》的視聽品質無疑是同類遊戲中的佼佼者,並且對這一有著“生存”標籤的重體驗型產品而言,一方面,高度擬真的感官反饋能帶給玩家更貼合現實的沉浸感;另一方面,出眾的硬體品質,也為超大無縫開放世界地圖的立體塑造,提供了足夠堅實的底層支撐。
回想起初入遊戲不久時,就出現了一個讓筆者感到相當驚喜的“生存”系統——生理監測。
簡單來說,《黎明覺醒:生機》設計了與人類存活息息相關的12項生理指標,併為之配套了豐富的生存行為與環境反饋機制。
遊戲中的角色就如同現實中的我們一樣,累了需要睡覺,餓了需要進食,甚至還需要上廁所保證生理迴圈;同樣,身體和衣服髒了需要洗澡、洗衣,不然就會招來蒼蠅甚至因“臭氣熏天”引發路人NPC的吐槽等等。
就個人感受而言,這種與現實邏輯自洽的微觀設計,往往是同類遊戲所忽略的,但卻是玩家生存代入感的重要來源,從各大社媒的玩家討論中也不難看出,由這套系統衍生出的趣味性、話題性已深入人心。
此外,得益於高畫質+開放大地圖的良好結合,對筆者這種向來愛在大世界閒逛的“風景黨”兼“探索黨”來說,在《黎明覺醒:生機》中也解鎖了許多同類遊戲難以給到的旅遊打卡、自由探索體驗。
幾天來,在努力生存之餘,我就常常騎著我的小摩托在紅木哨所、中部平原等地圖溜達,時而抬頭仰望鬱鬱蔥蔥的樹林,感受著從樹葉縫兒中偷溜出的和煦陽光;時而站在小土坡上,俯瞰著一望無際的平原……享受到了一段段難得的閒暇時光。
據GameRes觀察,像筆者一樣熱衷於在《黎明覺醒:生機》中旅遊、拍照、打卡的玩家比比皆是,比如有玩家將賞景片段進行了剪輯加工,製作了一部名為《重生之我在末日當導遊》的“紀錄片”。
也有玩家將《黎明覺醒:生機》中各地圖示誌性景點進行了截圖整理,並在微博上邀請廣大玩家一道組隊去“賞景”,這些UGC內容其實都折射出了玩家對遊戲畫質、開放世界場景塑造、探索體驗的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黎明覺醒:生機》上線至今還不到一週時間,而據官方披露,遊戲中共有包括林地、山谷等9種地貌,雷暴、沙塵暴等8種天氣變化,以及由近50種物種構成的龐大自然生態,這些都是隨玩家遊戲時長自然解鎖的長線內容,也是《黎明覺醒:生機》持續釋放潛力的重要支撐。
自由探索,在一個無比鮮活的開放世界中
不止於此,隨著遊戲的深入,筆者愈發驚訝於《黎明覺醒:生機》在開放世界大框架內,對更多探索方向、探索行為的開放式演繹,例如長時間面對“生存”這一核心命題的玩家,其實在《黎明覺醒:生機》中“活下去”的方式就有很多種。
如要獲取各種“肉”,玩家既能帶上自己親手製作的弓箭,前往野外遠端狩獵棕熊、麋鹿等動物,也能“潛行”到它們背後給予致命一擊;倘若不喜帶有風險的狩獵方式,玩家也可以找一條小溪,搭建一個簡易帳篷悠悠垂釣,再生一堆篝火烹食魚鮮,同樣逍遙自在。
除了自由度極高的“生存探索”之外,《黎明覺醒:生機》讓不少玩家感到欲罷不能的另一項原因,就是對整個開放世界的“鮮活”塑造與呈現。
GameRes一直認為,在一個完善的開放世界中,玩家與NPC之間的良好互動體驗是必不可少的,而《黎明覺醒:生機》在這一點上做的十分出彩。
在遊戲中,玩家不僅可以與各式各樣的NPC打交道,在各個哨所、聚落學習技能,掌握更高階的伐木、製造等生活技能,還能用食物跟路邊的拾荒者交換資訊、資源,甚至於直接加入他們的行列,學習撬鎖技能前往廢棄的房屋搜刮垃圾,或是索性沿路“乞討”。
可以說在《黎明覺醒:生機》中,玩家基本能做到結識想結識的人,扮演想扮演的職業角色,以一種十分自由方式去體驗到“人文探索”的樂趣。
隨著對大世界探索的深入,玩家還會接觸到越來越多諸如燈塔、地下室、山洞等空間層次感更豐富的場景。
在面對難以單純依靠人力解決的高低等空間落差時,像伸縮梯、安全繩、滑索等高度契合人類行為邏輯的工具,也會十分自然的成為玩家制作、使用的物件,由此帶給玩家更直觀、現實的探索體驗反饋。
超大地基、數千傢俱,協同釋放長線“自由建造”樂趣
最後,GameRes還留意到,在探索與生存之外,《黎明覺醒:生機》依託莊園系統營造出“自由建造”體驗,目前在各大社媒的熱度也在持續發酵。
尤其是在女性玩家居多的小紅書等平臺,玩家們沉迷“建造”無法自拔的分享比比皆是,還有人貼心的製作了系統性的攻略影片,旨在為新手玩家答疑解惑,在遊戲外逐漸形成了一個和諧友愛的使用者社交生態。
在GameRes看來,《黎明覺醒:生機》的建造玩法之所以深受玩家喜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遊戲提供了3600平方米的超大地基供玩家自由揮灑創意,同時還有1000多種建造道具、200多種結構部件、2000多個傢俱,都將隨著體驗時長的增加逐步解鎖,這使得玩家對未來生活始終都能懷揣著期待,並且願意長期陪伴《黎明覺醒:生機》成長——因為假以時日,人人都有機會建造出充滿巧思的美好家園。
拒絕“叢林法則”,堅持“以玩家為本”,攜手玩家探索生存品類無限可能
幾天體驗下來,除了感嘆於對SOC相關內容深度、自由度之外,GameRes還留意到了不少《黎明覺醒:生機》官方在運營側做出的努力。
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點,就是《黎明覺醒:生機》沒有沿襲許多遊戲常見的商業化框架,即透過“氪度”做使用者分層的那套“叢林法則”,而是更多透過“裝備永不報廢”、“一套配件適配所有”、“材料全自由收集”等系統,以及豐富的“薅羊毛”日常活動去照顧普通玩家的感受,儘可能拉平不同玩家的成長曲線,讓每一位“0氪”玩家也能透過努力的成長與探索,獲得輕鬆快樂的遊戲體驗。
事實上,如果對《黎明覺醒:生機》從研發到上線的成長全過程有所瞭解的話,就能發現《黎明覺醒:生機》專案組對玩家體驗的重視與關心,誇張一點說的話,早已是刻在DNA裡面的一件事。
在2021年ChinaJoy期間的一場採訪中,主策劃Zak就向GameRes透露過,《黎明覺醒:生機》在立項時就設立了一個專門“玩家運營團隊”,長期透過問卷、直播、玩家群等途徑,與玩家達成直接的溝通聯絡。之所以這樣做,本質上就是主創團隊希望依託“玩家共創”這一核心理念,去打通“遊戲生態內迴圈”,攜手玩家將《黎明覺醒:生機》打磨得更好。
於是在過去的幾年多輪測試期間,《黎明覺醒:生機》先後進行開啟了大探班、吐槽大會、生存減負懇談會、大世界共創等各項玩家交流活動,也正是這種長期貼近玩家,願意傾聽玩家心聲的態度,才使《黎明覺醒:生機》在上線後屢受認可,並且做出了像“12項生理指標”這類過去被同類遊戲忽視,但卻對玩家生存沉浸感增益良多的重要微觀系統。
而這種可概括為“以玩家為本”的運營態度,也延續到了這次上線後,面對開服後玩家反饋的諸多問題,《黎明覺醒:生機》專案組在兩天內便完成了收集整理,並且迅速釋出公告明確後續調優計劃,同時對全體玩家發放了補償,這種及時響應、及時反饋的態度,顯然能讓玩家對遊戲的長線運營更有信心。
種種跡象都表明,在國內生存品類已經固化的基礎上,《黎明覺醒:生機》專案組仍希望能透過與玩家進行平等開放的溝通,並且持續引導玩家參與到“遊戲共創”中,最終攜手玩家重新定義生存手遊,探索開放世界生存品類無限可能的美好願景。
結語
在國內玩家普遍已受過大量遊戲洗禮的當下,《黎明覺醒:生機》為何仍能令無數玩家“上頭”?
GameRes認為核心原因有兩點:
一是在過硬的視聽品質、龐大的開放世界,以及完善的SOC內容體系三者融合下,《黎明覺醒:生機》真正意義上讓玩家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自由”,不論是FPS愛好者、RPG玩家、大世界風景黨、養老種田玩家、強社交需求玩家,都能在《黎明覺醒:生機》塑造的虛擬世界中,體驗到自己所熱愛的內容,選擇自己所向往的生存方式。
二是《黎明覺醒:生機》不同於傳統FPS或RPG遊戲,在生存題材的加持下,它的玩法邊際更加寬廣,並且不論是地圖探索、成長生存、建造經營,都會隨時間推移解鎖越來越多新穎內容。龐大的內容體量,加上線性的發展路徑,意味著當下的《黎明覺醒:生機》以及具備了極為廣闊的內容發散空間供玩家探索,更不用說未來必然還有更多玩法的加入保證玩家“常玩常新”的體驗,它們協同確立了《黎明覺醒:生機》的長線可成長性。
在GameRes看來,《黎明覺醒:生機》的出現,不僅填補上了生存遊戲愛好者的需求缺口,同時也以“首款SOC遊戲”的姿態,打破了傳統生存遊戲的固有設計框架,在生存賽道豎立了一面新標杆,供後來者學習借鑑。
可以預見的是,4天收穫1000萬使用者不過是《黎明覺醒:生機》上線後取得的第一個成就,未來的《黎明覺醒:生機》還將釋放更多長尾潛力,帶動生存遊戲持續活躍。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5EsCL4GZQr9jCClVgP-SPQ
短短四天後,全網熱度依然沒有絲毫消退的跡象的《黎明覺醒:生機》,又公開披露了一組十分亮眼的遊戲資料:遊戲註冊使用者量突破1000萬;訊號塔累計被點亮2000萬次;倖存者共計已建起800萬座莊園。
據GameRes瞭解,不論在生存手遊賽道,亦或是在RPG手遊品類中,能夠上線寥寥數天便突破1000萬使用者大關的產品都可謂鳳毛麟角,這也坐實了《黎明覺醒:生機》行業領先的超高市場熱度。
此外,GameRes還注意到,作為SOC遊戲概念的提出者,本次《黎明覺醒:生機》官方釋出的三張海報與三項資料,其實恰恰與SOC的三大核心內容模組,即生存體驗(Survival)、開放世界(Open World)和大世界建造(Crafting)形成了微妙的呼應關係。
事實上,在深度體驗幾天後,GameRes也確實在《黎明覺醒:生機》中領略到了SOC玩法元素協同產生的複合“爽”感,並且要知道的是,目前已解鎖的內容還只是龐大SOC內容體系的“冰山一角”。
換言之,稱得上是一款具備長尾潛力的“成長型”產品,真正能讓玩家“爽”的內容還在後頭。
《黎明覺醒:生機》憑什麼讓無數玩家大呼“過癮”?
一流視聽品質加持下的沉浸式“生存”體驗
作為一款有著UE4引擎加持的新品,《黎明覺醒:生機》的視聽品質無疑是同類遊戲中的佼佼者,並且對這一有著“生存”標籤的重體驗型產品而言,一方面,高度擬真的感官反饋能帶給玩家更貼合現實的沉浸感;另一方面,出眾的硬體品質,也為超大無縫開放世界地圖的立體塑造,提供了足夠堅實的底層支撐。
回想起初入遊戲不久時,就出現了一個讓筆者感到相當驚喜的“生存”系統——生理監測。
簡單來說,《黎明覺醒:生機》設計了與人類存活息息相關的12項生理指標,併為之配套了豐富的生存行為與環境反饋機制。
遊戲中的角色就如同現實中的我們一樣,累了需要睡覺,餓了需要進食,甚至還需要上廁所保證生理迴圈;同樣,身體和衣服髒了需要洗澡、洗衣,不然就會招來蒼蠅甚至因“臭氣熏天”引發路人NPC的吐槽等等。
就個人感受而言,這種與現實邏輯自洽的微觀設計,往往是同類遊戲所忽略的,但卻是玩家生存代入感的重要來源,從各大社媒的玩家討論中也不難看出,由這套系統衍生出的趣味性、話題性已深入人心。
此外,得益於高畫質+開放大地圖的良好結合,對筆者這種向來愛在大世界閒逛的“風景黨”兼“探索黨”來說,在《黎明覺醒:生機》中也解鎖了許多同類遊戲難以給到的旅遊打卡、自由探索體驗。
幾天來,在努力生存之餘,我就常常騎著我的小摩托在紅木哨所、中部平原等地圖溜達,時而抬頭仰望鬱鬱蔥蔥的樹林,感受著從樹葉縫兒中偷溜出的和煦陽光;時而站在小土坡上,俯瞰著一望無際的平原……享受到了一段段難得的閒暇時光。
據GameRes觀察,像筆者一樣熱衷於在《黎明覺醒:生機》中旅遊、拍照、打卡的玩家比比皆是,比如有玩家將賞景片段進行了剪輯加工,製作了一部名為《重生之我在末日當導遊》的“紀錄片”。
也有玩家將《黎明覺醒:生機》中各地圖示誌性景點進行了截圖整理,並在微博上邀請廣大玩家一道組隊去“賞景”,這些UGC內容其實都折射出了玩家對遊戲畫質、開放世界場景塑造、探索體驗的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黎明覺醒:生機》上線至今還不到一週時間,而據官方披露,遊戲中共有包括林地、山谷等9種地貌,雷暴、沙塵暴等8種天氣變化,以及由近50種物種構成的龐大自然生態,這些都是隨玩家遊戲時長自然解鎖的長線內容,也是《黎明覺醒:生機》持續釋放潛力的重要支撐。
自由探索,在一個無比鮮活的開放世界中
不止於此,隨著遊戲的深入,筆者愈發驚訝於《黎明覺醒:生機》在開放世界大框架內,對更多探索方向、探索行為的開放式演繹,例如長時間面對“生存”這一核心命題的玩家,其實在《黎明覺醒:生機》中“活下去”的方式就有很多種。
如要獲取各種“肉”,玩家既能帶上自己親手製作的弓箭,前往野外遠端狩獵棕熊、麋鹿等動物,也能“潛行”到它們背後給予致命一擊;倘若不喜帶有風險的狩獵方式,玩家也可以找一條小溪,搭建一個簡易帳篷悠悠垂釣,再生一堆篝火烹食魚鮮,同樣逍遙自在。
除了自由度極高的“生存探索”之外,《黎明覺醒:生機》讓不少玩家感到欲罷不能的另一項原因,就是對整個開放世界的“鮮活”塑造與呈現。
GameRes一直認為,在一個完善的開放世界中,玩家與NPC之間的良好互動體驗是必不可少的,而《黎明覺醒:生機》在這一點上做的十分出彩。
在遊戲中,玩家不僅可以與各式各樣的NPC打交道,在各個哨所、聚落學習技能,掌握更高階的伐木、製造等生活技能,還能用食物跟路邊的拾荒者交換資訊、資源,甚至於直接加入他們的行列,學習撬鎖技能前往廢棄的房屋搜刮垃圾,或是索性沿路“乞討”。
可以說在《黎明覺醒:生機》中,玩家基本能做到結識想結識的人,扮演想扮演的職業角色,以一種十分自由方式去體驗到“人文探索”的樂趣。
不少玩家在遊戲中“乞討”整活兒
隨著對大世界探索的深入,玩家還會接觸到越來越多諸如燈塔、地下室、山洞等空間層次感更豐富的場景。
在面對難以單純依靠人力解決的高低等空間落差時,像伸縮梯、安全繩、滑索等高度契合人類行為邏輯的工具,也會十分自然的成為玩家制作、使用的物件,由此帶給玩家更直觀、現實的探索體驗反饋。
超大地基、數千傢俱,協同釋放長線“自由建造”樂趣
最後,GameRes還留意到,在探索與生存之外,《黎明覺醒:生機》依託莊園系統營造出“自由建造”體驗,目前在各大社媒的熱度也在持續發酵。
尤其是在女性玩家居多的小紅書等平臺,玩家們沉迷“建造”無法自拔的分享比比皆是,還有人貼心的製作了系統性的攻略影片,旨在為新手玩家答疑解惑,在遊戲外逐漸形成了一個和諧友愛的使用者社交生態。
在GameRes看來,《黎明覺醒:生機》的建造玩法之所以深受玩家喜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遊戲提供了3600平方米的超大地基供玩家自由揮灑創意,同時還有1000多種建造道具、200多種結構部件、2000多個傢俱,都將隨著體驗時長的增加逐步解鎖,這使得玩家對未來生活始終都能懷揣著期待,並且願意長期陪伴《黎明覺醒:生機》成長——因為假以時日,人人都有機會建造出充滿巧思的美好家園。
拒絕“叢林法則”,堅持“以玩家為本”,攜手玩家探索生存品類無限可能
幾天體驗下來,除了感嘆於對SOC相關內容深度、自由度之外,GameRes還留意到了不少《黎明覺醒:生機》官方在運營側做出的努力。
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點,就是《黎明覺醒:生機》沒有沿襲許多遊戲常見的商業化框架,即透過“氪度”做使用者分層的那套“叢林法則”,而是更多透過“裝備永不報廢”、“一套配件適配所有”、“材料全自由收集”等系統,以及豐富的“薅羊毛”日常活動去照顧普通玩家的感受,儘可能拉平不同玩家的成長曲線,讓每一位“0氪”玩家也能透過努力的成長與探索,獲得輕鬆快樂的遊戲體驗。
事實上,如果對《黎明覺醒:生機》從研發到上線的成長全過程有所瞭解的話,就能發現《黎明覺醒:生機》專案組對玩家體驗的重視與關心,誇張一點說的話,早已是刻在DNA裡面的一件事。
在2021年ChinaJoy期間的一場採訪中,主策劃Zak就向GameRes透露過,《黎明覺醒:生機》在立項時就設立了一個專門“玩家運營團隊”,長期透過問卷、直播、玩家群等途徑,與玩家達成直接的溝通聯絡。之所以這樣做,本質上就是主創團隊希望依託“玩家共創”這一核心理念,去打通“遊戲生態內迴圈”,攜手玩家將《黎明覺醒:生機》打磨得更好。
《黎明覺醒:生機》主策劃Zak
於是在過去的幾年多輪測試期間,《黎明覺醒:生機》先後進行開啟了大探班、吐槽大會、生存減負懇談會、大世界共創等各項玩家交流活動,也正是這種長期貼近玩家,願意傾聽玩家心聲的態度,才使《黎明覺醒:生機》在上線後屢受認可,並且做出了像“12項生理指標”這類過去被同類遊戲忽視,但卻對玩家生存沉浸感增益良多的重要微觀系統。
在早前舉辦的“黎明大世界共創”活動中,不少玩家的創意最終都得到了遊戲實裝
而這種可概括為“以玩家為本”的運營態度,也延續到了這次上線後,面對開服後玩家反饋的諸多問題,《黎明覺醒:生機》專案組在兩天內便完成了收集整理,並且迅速釋出公告明確後續調優計劃,同時對全體玩家發放了補償,這種及時響應、及時反饋的態度,顯然能讓玩家對遊戲的長線運營更有信心。
種種跡象都表明,在國內生存品類已經固化的基礎上,《黎明覺醒:生機》專案組仍希望能透過與玩家進行平等開放的溝通,並且持續引導玩家參與到“遊戲共創”中,最終攜手玩家重新定義生存手遊,探索開放世界生存品類無限可能的美好願景。
結語
在國內玩家普遍已受過大量遊戲洗禮的當下,《黎明覺醒:生機》為何仍能令無數玩家“上頭”?
GameRes認為核心原因有兩點:
一是在過硬的視聽品質、龐大的開放世界,以及完善的SOC內容體系三者融合下,《黎明覺醒:生機》真正意義上讓玩家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自由”,不論是FPS愛好者、RPG玩家、大世界風景黨、養老種田玩家、強社交需求玩家,都能在《黎明覺醒:生機》塑造的虛擬世界中,體驗到自己所熱愛的內容,選擇自己所向往的生存方式。
二是《黎明覺醒:生機》不同於傳統FPS或RPG遊戲,在生存題材的加持下,它的玩法邊際更加寬廣,並且不論是地圖探索、成長生存、建造經營,都會隨時間推移解鎖越來越多新穎內容。龐大的內容體量,加上線性的發展路徑,意味著當下的《黎明覺醒:生機》以及具備了極為廣闊的內容發散空間供玩家探索,更不用說未來必然還有更多玩法的加入保證玩家“常玩常新”的體驗,它們協同確立了《黎明覺醒:生機》的長線可成長性。
在GameRes看來,《黎明覺醒:生機》的出現,不僅填補上了生存遊戲愛好者的需求缺口,同時也以“首款SOC遊戲”的姿態,打破了傳統生存遊戲的固有設計框架,在生存賽道豎立了一面新標杆,供後來者學習借鑑。
可以預見的是,4天收穫1000萬使用者不過是《黎明覺醒:生機》上線後取得的第一個成就,未來的《黎明覺醒:生機》還將釋放更多長尾潛力,帶動生存遊戲持續活躍。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5EsCL4GZQr9jCClVgP-SPQ
相關文章
- 《黎明覺醒》體驗報告
- 一起體驗沉浸式求生!《黎明覺醒:生機》2.23不限號不刪檔
- 使用者體驗,能不能用資料說話,別說“我感覺…”
- 使用Kotlin語言兩年後,我有話要說Kotlin
- 7000萬幸存者集結!光子生存大作《黎明覺醒:生機》2 月不限號不刪檔!
- 關於輕應用,我有話要說...
- 2月23日不限號不刪檔!國際巨星威爾·史密斯代言《黎明覺醒:生機》
- 《黎明覺醒》終極測試,今日正式開啟!
- 預約達7000萬!騰訊光子生存手遊《黎明覺醒:生機》定檔2月開測
- 萬千硬核生存愛好者的“自來水”,構成《黎明覺醒》最大競爭力
- 使用者資料中的倖存者偏差
- 目前中國儲存市場現狀分析,巨集旺半導體有話要說
- 關於《未來世界的倖存者》
- 作為一個平庸的中年測試人 有點話說
- 法國二手車市場——消費者有話要說
- 全面助力勒索軟體病毒防禦 銳捷有話要說
- 騰訊光子《黎明覺醒》技術美術負責人:如何製作超真實的開放世界?
- 一覺醒來,我掉入計算機之中了···計算機
- 針對Sybase資料庫無法啟動的情況,我有話要說資料庫
- 專訪《黎明覺醒》主策劃:開放世界這道坎,我們一定要跨過去
- 我可是遊戲主角,為啥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遊戲
- 遊戲心理學研究:倖存者偏差遊戲
- 《黎明覺醒》主策劃:打造遊戲生態內迴圈,打造一款“常玩常新”的長線精品遊戲
- 《R2Beat:音速覺醒》封測初體驗:還是熟悉的味道,有你更精彩!
- 大咖說|對話阿里雲端儲存負責人吳結生:我的資料儲存20年(無限生長篇)阿里
- 《作為生產者的作者》筆記筆記
- 大資料行業地震中“倖存者”的現狀大資料行業
- 遊戲圈一潭死水?這些新近誕生的遊戲型別有話要說遊戲型別
- 《黎明覺醒》吸納三萬條玩家建議,開放世界生存遊戲的上限在哪裡?遊戲
- 《覺醒者》阿和:從吉他手到UE動作遊戲開發遊戲開發
- 《黎明覺醒》曙光測試今日啟動!五大主播帶領花式生存
- 我們為什麼要技術寫作
-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成為爆款背後的三點產品洞察
- 內容出圈的時代,《黎明覺醒》又一次被玩家送上了出道的C位!
- 使用NFS作為Glance儲存後端NFS後端
- 體驗為先,博睿資料打造以使用者會話為中心的監測體系會話
- 你的備胎找好了嗎?讀《未來世界的倖存者》
- 《最後生還者2》:我覺得我被一槍崩掉膝蓋,然後被高爾夫球棒狠狠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