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資本寒冬下,智慧市場如何實現逆增長

發光的房子君發表於2019-06-27


自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網際網路寒冬的聲音就撲遍整個行業。如果我們說以前的自媒體喜歡賣焦慮受到眾人唾棄的話,那麼現在這種焦慮消極的情緒不需要被激發,已經在人群中發酵,無論是社畜還是老闆都已經感受到了危機。


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許多企業紛紛裁員降薪。一方面,他們必須開始擔心所謂“水果自由”的基本問題。從外資企業紛紛撤出內地到華為的危機引發了全國的憤慨,讓每個人都義憤填膺。


另一方面,許多下崗工人經歷了更長的找工作時間,從金融危機到信心的打擊,經歷了許多挫折。一方面,員工無法忍受加班,在“996.ICU”活動中,情緒低落,辭職。在中美貿易和國內金融去槓桿化政策的背景下,網際網路經濟的泡沫似乎處於衝突之中。儘管有企業禁忌,但這個職業一直很流行:“網際網路行業的冬天即將來臨”、“程式設計師失業潮”和“巨頭們開始拮据過日子”等等一些言論不絕於耳。


如此大環境的趨勢下,近年來高歌猛進的智慧行業所將會面對的挑戰不說相信大家都不言而喻。儘管資本寒冬導致的市場不景氣,但是人工智慧的吸金能力依舊還在,而且在宏觀調控上面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


據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資料,人工智慧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214.6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1906.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6.62%。


在投入方面,根據IDC在2018年釋出的《對話式人工智慧白皮書》顯示,全球人工智慧技術支出到2020年將達到2758億人民幣,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0%,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技術支出將達到325億,佔全球整體支出的12%。


市場上面的智慧產品依舊以成倍的速率進軍市場,無論是從智慧家居、智慧手環、智慧汽車這些實體產品還是智慧語音、智慧電話機器人、智慧學習機器人的軟體層面上來看,都層出迭代。於個人使用者而言,智慧手環,智慧家居都成為了新時代代名詞,特別是年輕使用者喜愛頗深。於企業而言,智慧電話機器人市場空前,對於硬性指標上的KPI,電話機器人依舊是現在銷售型企業的首要選擇。


從商業化的角度看,安全、網際網路服務、企業服務等行業處於前列。在安全領域,在“雪亮工程”政策的推動下,人像資料、車輛資料、背景分析系統等智慧相機快速落地。在企業服務領域,智慧電話機器人技術以及智慧語音的應用具有很高的商業化程度。


作為最接近人工的產業,行業積累的大量資料為在電話機器人好不好用的問題解決上面,以及技術層面上提供了“養料”,智慧營銷和智慧客戶服務是兩大應用。前者關注人群的大資料,透過資料探勘技術實現精準營銷,後者廣泛應用於基於知識地圖和語音互動技術的各個行業。


從金融和智慧營銷領域可以看出,已經形成了大資料積累領域,人工智慧登陸速度快。以網際網路廣告為例,精準廣告是廣告商和DSP平臺的核心需求。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廣告生態存在了幾十年,廣告的歷史資料積累了幾十年。隨著資料探勘技術的改進和計算能力的最佳化,人工智慧演算法使廣告公司能夠在毫秒內將廣告商的需求與人群的大資料相匹配,實現精準的營銷。例如歐能智慧“MIP智慧決策引擎”服務等,這裡就不多闡述了。


透過分析人工智慧行業的資本風向、細分領域,我們可以看出在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人工智慧依然是全行業增長的驅動力量。但是,隨著資本趨向理性,曾經無限膨脹的泡沫逐漸破滅,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明星獨角獸、或是初創企業都面臨著技術轉型、商業落地的現實問題。


在資本寒冬下,如何能夠具備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如何以技術為導向進行探索,將是企業面臨生死存亡急需考慮的問題。而在這場陣痛的變革中,企業永遠對有實力的人才求之不得。裁員風波無可抗拒,卻並不可懼,提升自我價值,千里馬,總會有伯樂來尋。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25861/viewspace-264889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