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

若澧风發表於2024-09-21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

林伯強

高耗能產業的出路

高耗能產業佈局:08 年,東高西低 >> 08 年之後,西高東低,自南向北移動,東減西增;

轉移趨勢

  • 北部沿海城市-河北,山東,2012-2017 高耗能產業流入下降,去產能;

  • 2009 提出中部崛起戰略,透過促進中部地區的製造業和城市化促進經濟的增長,大量高耗能產業流入;

  • 西北地區高耗能產業主要集中在採礦和電力產業;

碳公平

如內蒙古,新疆每年向東部地區輸送大量煤炭和電力,地區經濟發展和碳減排之間的矛盾較為尖銳。這種區域化的產業分佈優勢更能發揮地區自身的自身比較優勢,是經濟社會向高效率層面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解決方法

  • 提高分配效率,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讓各地區根據自身的優勢進行減排任務的市場化再分配;
  • 加強一帶一路的產業遷出作用,實現全國產業的結構最佳化,將過剩的產能轉移出去,同時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 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投入,再生產技術和減排技術上進行突破,高耗能產業短期內難以改變,因此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減碳的重要技術;
  • 同樣透過碳交易的方式對 CCUS 技術進行補償,以最少的成本實現自身碳排放量的減少;

煤電產業的出路

煤炭發電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中國力爭在 2030 年實現碳達峰,2060 年實現碳中和。十四五(2021-2025)期間嚴控煤炭消費,十五五(2026-2030)期間減少。

發電結構

電力系統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開展減排,其中供給側是主要的發力點。目前發電方式為: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光伏。

  • 水電開發進入後期發展階段,邊際成本上升。尚未開發的多為小水電,未來水電增速放緩,體量基本穩定;
  • 核電的成本高,技術特殊,建設週期漫長,選址佈局存在多種社會問題;
  • 風電和光伏未來承擔主力供電的角色,但其具有不穩定性,發電質量差,電力供給區和需求區不匹配,從西北區到東南沿海城市;
    • 電化學儲能及特高壓輸電線是主要的解決方案,解決電力不穩定和供需地區不匹配的問題;
    • 但高效能儲能尚未大規模商用,特高壓高成本,建設週期長,整體規劃複雜等;
    • 短期看,風電,光伏能以較大的步伐開展布局,但是不具備應對持續增長的大規模用電需求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

煤電未來發展

目前來說,中國擁有一個體量最大,整體年輕先進的煤電系統,全國煤電機組平均執行年齡不到 12 年。煤電系統涉及到龐大的產業鏈和及上下游相關產業,大量的從業人員。直接放棄煤電,可行性和經濟性都是不合理的。

  • 短期來看,風電,光伏等整體規模有限,煤電可在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不成熟的情況下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 中長期來看,大體量高效率的煤電可以作為風電,光伏轉變過程中電力系統的備份和保障;
  • 煤電+CUSS 短期經濟效益小,長期經濟效益可觀,煤電機組固定成本歸零,且可彌補"可再生能源+儲能"在極端氣候下的不足;

CUSS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

CUSS 技術從早期的政策驅動發展過渡到市場驅動發展,直至實現低價的技術應用成本,穩定安全的能源供應,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 煤炭的開發利用地區和 CO2 的地質封存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 在現役煤電機組大規模退役(2030-2045)之前,留給煤電機組實施 CCUS 改造的視窗期僅有 10-20年,2030 碳達峰後,煤電機組將被迫逐漸退出;
  • 目前 CUSS 的發展定位尚不明確,缺乏總體規劃戰略;
  • 產業化程度低,大規模示範專案(百萬噸級)很少;
  • 當前 CUSS 的技術應用成本高,需要進一步最佳化技術路線;

政府可借鑑光伏及風電大規模發展的經驗:透過政策激勵推動 CUSS 規模化發展,從而產生規模經濟帶來的技術成本下降效應。即以規模化優勢為引領,逐漸積累成本優勢,進而培育技術優勢,最終實現整體技術的商業化執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