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裁員風暴中,哪些資料崗位的人員最容易被最佳化?

qing_yun發表於2022-11-11

最近有篇文章《我,阿里P7,找不到工作》刷屏,正好這位阿里的P7還是搞資料的,他是這麼描述在阿里的工作的,“其實是做ETL,開發報表這樣螺絲釘一樣的工作,每天看似很忙碌,但做的事情價值有限,自己的成長也非常受限.......”

那麼,哪些資料崗位不屬於螺絲釘的工作呢?哪些資料崗位更能對抗被最佳化的風險呢?

不失一般性,非研發類企業的資料崗位,其抗風險的能力取決於兩個因素,即價值創造力和不可替代性。

價值創造力指資料崗位在公司的價值生態鏈中所處的位置,一般來講,離業務越近價值創造力越大,以取數崗位為例,雖然技能要求偏低,甚至可以外包,但其價值創造力不低,因為是直接為營銷或經營分析提供支援。

但光有價值創造力是不夠的,還要看這個崗位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取數崗位雖然價值創造力尚可,但顯然不具備不可替代性,現在很多偏純技術的資料崗位面臨同樣的困境,因為雲原生、微服務、人工智慧等的發展已經大幅降低了技術使用的門檻,大量通用技術被基礎設施化。

基於價值創造力和不可替代性兩個維度,這裡給出了六類資料崗位的排序,層次越高的崗位,在企業內越具有競爭力,被最佳化的機率就越低:

  • 第一層:演算法

  • 第二層:取數、報表及資料開發

  • 第三層:資料建模及資料分析

  • 第四層:資料架構、資料產品及專案管理

  • 第五層:資料治理

  • 第六層:CDO

這種排序會存在爭議,因為以崗位論英雄忽略了人本身的因素,牛逼的人即使在最平凡的崗位也能脫穎而出。

但崗位歧視是普遍存在的,從機率的角度看,也具備一定的合理性,正如985的學生比普通大學的學生普遍具有競爭力一樣,公司讓你去做資料治理,是對你綜合素質的一種認可,讓你去做取數,僅是對一種技能的認可,但兩者的認可程度不一樣。

演算法崗被放在第一層,一方面是因為技能通用性很強,缺乏差異化,另一方面演算法帶來的那些價值提升往往不夠看,遠小於業務能力+資料能力的加持,非技術類公司也不具備什麼條件去研究牛逼的演算法,很多在大學搞演算法的公司新人要麼轉崗要麼離職,這是客觀現實。

取數、報表及資料開發被放在第二層,相對於演算法崗,其技術要求偏低,大多懂點SQL就可以了,但公司的經營分析、營銷管理、財務風控等業務都離不開這些資料崗位的支援,因此人員基數最大,可惜的是,這類崗位的技術和業務天花板很低,2-3年即可畢業,然後一直呆在舒服期,意味著很容易被自動化的工具、培訓和外包替代,阿里的P7也許就是這種情況。

資料建模、資料分析被放到第三層,相對於取數、報表及資料開發,這些崗位不僅需要掌握更多的方法和工具,更需要對業務有深入的理解,比如資料建模的第一步就是要調研清楚業務流程,資料分析則對邏輯、溝通及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崗位的天花板很高,個人能力很容易往上走。

資料架構、資料產品及專案管理被放到第四層,相對於資料建模和資料分析,其最大的區別就是從追求個人貢獻走向了團隊貢獻,優秀的管理能力帶來的團隊價值提升遠高於個人,優秀的資料架構師可以大幅減少企業的技術負債和運維成本,優秀的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能讓銷售、架構、開發、資料、測試、運維等各類人員力出一孔。

資料治理被放到第五層,相對於資料架構、資料產品及專案管理崗位,資料治理要求人員能超越領域的視野,站在企業的視角進行企業資料治理體系的頂層設計,從組織、機制、流程再到文化,如果說前四層的崗位主要解決的是生產力問題,那第五層則是要解決生產關係的問題,這類人員的不可替代性非常高,甚至有價無市。

CDO獨一檔,沒啥好說的。

應該來說,業界關於資料崗位的名稱還未完全統一,同樣的資料崗位在每個企業的內涵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不少企業會把幹取數報表的也叫作資料分析師,因此還是要究其本質,不要望文生義。

資料崗位的升級路線也展示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告訴我們儘可能的要從技術走向業務,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具體走向抽象,從區域性走向全域性,這樣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來自 “ 大魚的資料人生 ”, 原文作者:討厭的大魚先生;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rdIFkIEjaRDBSMOMkJX6qg,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