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之前,facebook、twitter,谷歌等一眾科技巨頭與歐盟達成了協議,表示要肅清旗下社交平臺的網路暴力行為,除了亞洲和大洋...
就在不久之前,facebook、twitter,谷歌等一眾科技巨頭與歐盟達成了協議,表示要肅清旗下社交平臺的網路暴力行為,除了亞洲和大洋洲之外,各地的非政府組織都開始相繼參與進來。
這次行動可能與最近幾次歐洲地區的恐怖襲擊息息相關,自中東地區的難民遷徙以來,社交平臺上種族歧視和民族仇恨的言論層出不窮,進而逐漸演變成反社會勢力的罪惡溫床。歐盟委員會的Vra Jourová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幾次恐怖事件提醒了我們消除網路暴力的緊迫性,與這些科技企業的協議能有效的確保網際網路平臺的純粹,並能體現我們的法律和價值觀。”
虛擬現實社交平臺Altspace VR也無法免除侵害,此前外媒釋出過一篇名為“AltspaceVR或者需要切換為個人空間”的文章,主要記述了一位女性玩家在社群中受到性騷擾的遭遇。在這些企業名單之中,谷歌與facebook都涉及到VR社群業務,與單純的文字暴力不同,虛擬現實中的互動風險可能更高。
網路暴力廣泛存在,治理手段落後
加拿大教育局的bill belsey在深入研究了網路欺凌後,對這種行為給出了一個概括性的定義:“一種涉及對資訊及通訊技術技術的應用,以支援針對個人或群體進行惡意的、重複的、敵意的行為,以使其他人受到傷害。”
雖然針對校園的反霸凌法在1999年科倫拜高中槍擊案後就已經出臺,但網路暴力還一直不被人們所重視,直到2006年的“梅爾案”將事件推向了高峰。13歲女孩梅爾的病症導致了她先天注意力不足,在網際網路上結識了伊文斯之後,遭受了嚴重的文字霸凌。收到伊文斯“這個世界沒有你比較好”的簡訊之後,2006年10月,梅爾孤獨的在房間內上吊自殺。
美國國家青少年防治中心曾經做過一次考察,表示隨著社交媒體和網際網路的發展,霸凌現象越來越嚴重,在美國就有近3成的青少年曾經遭受過網路暴力。
歐盟早在2009年時就與facebook、twitter、YouTube、雅虎、MySpace等17個社交網站簽署過一份保障網路安全的協議,在7年後的今天看來,其實收效甚微。英國的地方警察也曾經抱怨,網路暴力的規模已經讓他們無法應付。
雖然Facebook,twitter,谷歌等企業一再宣稱已經和各地反暴組織聯手應對這個問題,但他們拒絕提供關於處理霸凌的具體事項,而從現在可以得知的情況來看,大約只有數百人正在處理這個問題,這相比平臺之中的上億使用者基數簡直不值一提。
ADRIAN CHEN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菲律賓審查員的文章,他們每天的工作事項就是在簡陋的工作室中審閱網路中的低俗內容,他在文章的最後提到:“我不確定在以後的生活中能不能忘記這些東西,畢竟我從事這份工作太久了。”
從上面的佐證可以看出,處理網路暴力的手段還非常落後。除了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一眾社交巨頭也找不出處理這些問題的理由,畢竟霸凌現象無關乎它們的實際收益。
網路暴力對於VR社交影響更為深刻
Altspace VR中的騷擾事件絕非個例,遊戲“Potions: A Curious Tale”的開發者Renee Gittins就曾經公佈過她在VR遊戲中的經歷:“一個男性角色面向我不斷的摩擦自己的胸部,在驚訝之餘我只能尷尬的笑笑,這令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Facebook與Oculus的隱私問題也屢遭詬病,Oculus home的拆包資料就表明Facebook正打算收集使用者的資料以投入廣告的使用,祖克伯此前的賬號失竊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社交平臺的安全性難以讓人信服。
VR中的暴力體驗比單純的網際網路霸凌更為接近現實,體驗者通常避無可避,體感外設的發展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受害者不僅要忍受網路暴民的言語攻擊,身體上也將遭受一定的侵害。而虛擬現實使用者的隱私更加貼近個人,涉及到生活習慣,行為模式等資訊,虛擬暴力將會隨時轉化成真實暴力,直接危害個人的人身安全。
這些毀滅性的體驗通常會觸發使用者的防禦本能,在今年的GDC大會上,Patrick Harris表示VR中的騷擾和霸凌現象將會比傳統遊戲和傳統網路社群中更為殘酷。在面對面的應用機制下,霸凌者的反社會人格往往暴露無遺,除了簡單的單方傷害,人際疏離和逼迫行為也是一種常用的手段。
如若不加以限制,社交平臺中的酗酒和犯罪行為都是可以利用的元素,受到侵害的人們將不會再與虛擬現實產生交集。
虛擬現實應該如何面對網路暴力?
在Altspace VR的騷擾事件過後,官方立馬在社群中做出了回應,表示不會助長這種行為,並將永遠封停加害者的賬號,而且打算提供更多的反騷擾功能。
事實上,Altspace VR中設計了一個遮蔽功能,可以移除某個使用者在視野中的模型,並且禁言對方。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某些網路暴力行為,但不能約束和預判加害者的第一次行為。
在可見的策略內,有兩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這種情況。第一種方法是設計使用者的私人空間,只有經過允許的玩家才能入內;另一種方法是舉報標記功能,讓那些曾經有過嫌疑行為的玩家攜帶一個醒目的標識,這樣人們就能有效的避開他們。
一家名為Chubb的英國公司還提供了一套針對網路暴力的服務,遭遇霸凌和騷擾的被保險人,可以獲得7.5萬美元的經濟賠償,直接用於精神撫慰或者搬家。
不過,這些措施不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Twitter主管Nick Pickles表示霸凌行為並非是網際網路和VR等社群的產物,它們的本源在於一些社會矛盾。Facebook也曾委託研究公司調查了“反網路暴力言論”在打擊仇恨性言論方面的作用,主要觀察了150個右翼民粹主義頁面和反網路暴力頁面上釋出的帖子和互動的情況。研究結果表明,僅僅禁止暴力言論不能減少種族主義的傳播。
雖然這兩家之言都有開脫責任的嫌疑,但並非毫無道理。處理VR社群和社交平臺中出現的霸凌行為也不是個別人的義務,惡意的傳播具有連鎖效應,而我們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讓這條惡意鏈終止在自己的手中。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VR社交無法迴避的難題:網路暴力”的全部內容,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IT科技網官方微信,獲取更多精彩資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