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資本紛紛涉足國產晶片產業 能否彎道超車?

佚名發表於2018-07-06

自從中興事件以後,坊間悄然掀起一股晶片研發熱潮,除了中興表示要加大核心晶片研發投入之外,阿里巴巴也宣佈收購中天微系統佈局AI晶片行業,連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也表示“做晶片堅定不移”,並在日前宣佈格力空調明年用自己的晶片。還有追風的創業者也紛紛投身到晶片的創業中來。

各路資本紛紛涉足國產晶片產業 能否彎道超車?

最近很多投資人都忙著兩件事:一是看區塊鏈,二是看晶片。”在近期舉辦的一次創業投資高峰論壇上,一個參與圓桌討論的投資人如是說。自從中興事件以後,坊間悄然掀起一股晶片研發熱潮,除了中興表示要加大核心晶片研發投入之外,阿里巴巴也宣佈收購中天微系統佈局AI晶片行業,連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也表示“做晶片堅定不移”,並在日前宣佈格力空調明年用自己的晶片。還有追風的創業者也紛紛投身到晶片的創業中來。

這場舉全國之力給國產晶片的“補課”似乎給人看到了中國晶片即將要彎道超車的可能。然而,一邊是行業需求的迅速崛起,一邊卻是急功近利的產業氛圍。如何正視國產晶片的現狀,如何尋找解決痛點之道,晶片投資該怎麼走?有業內人士指出,晶片行業門檻極高,只有真正懂這門專業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創業者切忌盲目跟從,投資人也不能助長追風。

製造和材料環節“掉隊”

當下,有一樣東西在資訊社會高速運轉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這是一枚枚小巧的積體電路,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晶片”。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主任陳傳宏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晶片的製造技術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微細加工技術,是全球高科技國力競爭的戰略必爭制高點。

然而,我國的積體電路高階製造裝備和材料嚴重依賴進口,加上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對出口到中國的這些物資有著嚴格的審查和限制,我們的積體電路發展一直受到制約。

但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資訊化程式的加快,對積體電路產品的需求卻持續快速增長。據統計,從2006年開始,積體電路產品超過石油成為我國最大宗進口產品,從2013年至今,每年進口額均超過2000億美元。

據瞭解,晶片產業的產業鏈很長,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組裝等多個環節。相比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我國的晶片產業究竟在哪些環節掉隊了?國中創投首席合夥人兼CEO施安平在研究晶片行業和考察了眾多晶片相關專案後發現,製造和材料兩個環節是我國晶片產業與國外差距最大的地方。

“從製造環節來看,這個環節需要的投資額相當大,可達百億元規模,而且不僅僅是錢的問題,製造環節所需要的核心生產裝置我們也不具備,也沒有生產更小執行緒更精密產品的技術,所以高階產品出不來。”施安平說。此外,他還介紹,從材料上來看,我國高純度電子用的矽片相當一部分是依賴進口的,這也是我們需要“補課”的。

儘管上述兩個環節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巨大差距,但有一個環節卻可追趕海外,這就是晶片設計。“由於國家的逐漸開放和相關專業的留學歸國人才增多,晶片設計環節是我國與國外距離最短的。”施安平說。不過,他也坦言,從原材料生產裝置,到檢驗裝置,再到製造裝置我們都欠缺,如果國外在這些核心裝置上“斷供”,那麼設計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

中興事件之後,民間掀起了一波討論和反思,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了如此大的經濟成就,卻為何一個小小的晶片做不好?曾經在美國高通總部工作了八年,如今又回國創業的電子工程學博士、大普微電子CEO楊亞飛告訴記者,其實中國以前也能自主生產晶片,但做出來的產品用於軍工,達不到民用的標準,即價格下不來、規格不夠小不夠精密。“原因在於沒法規模化生產,只能在實驗室裡完成,一旦要聯絡工廠生產時就會遇到很大的問題,主要還是技術和人才問題制約了量產。”

各路資本紛紛涉足晶片產業

“前幾年我們看晶片專案時,業界很少有人問津。但今年以來,大家對晶片專案的熱情明顯高漲了許多,甚至有些投資人盲目地瘋搶。”某國資背景投資基金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還有投資人告訴記者,自己投資的晶片專案也受到了多個投資機構的追捧,投完後不久估值就漲高了。不難發現,今年市場上最熱的當屬AI晶片領域, 該領域的頭部企業商湯科技、寒武紀等今年以來已進行了多輪融資,而且估值都很高。

此外,包括網際網路巨頭、家電巨頭在內的各路資本紛紛加大了對國內晶片產業的投資力度。在中興事件發生後,阿里巴巴全資收購了一家嵌入式CPU IP的供應商——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而在今年5月26日的“未來論壇X深圳峰會”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暗示,將來可能設計與中國晶片和作業系統相相容的軟體。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高調對外稱格力將不惜投500億元進入晶片領域,並在明年格力空調將全部用上自己的晶片;隨後康佳集團也宣稱,康佳集團將成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正式進軍半導體產業。

長期跟蹤積體電路行業的元禾原點近期也投資了寒武紀,公司合夥人樂金鑫介紹,早在2005年時,國內就有一波積體電路投資熱潮,但那個時候從產業鏈到技術到人才再到市場都不成熟,那一波只有小部分公司存活下來了。從整個晶片行業的發展週期來看,基本上需要兩至三年才能看到產品原型,五年的時間做落地和推廣,所以前前後後起碼需要花上八年的時間。

總體來看,投入成本高、門檻高、週期長,是晶片行業的特點。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回應外界質疑時曾表示,中國VC不是不投晶片,而是之前投的好幾個都血本無歸,這使晶片投資陷入了不賺錢的怪圈。但實際上,晶片投資並不一定是賠錢的生意。“只是週期長,一旦成功就像印鈔票那樣,晶片的前期投入雖然很大,但毛利率是很高的。”施安平說。楊亞飛也認同這個觀點,美國高通、英特爾這種公司就得以印證。

投資熱潮引發產業泡沫?

晶片產業資金洶湧,一種觀點認為半導體資金多,好專案少,產業企業估值高企,行業存在泡沫。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半導體企業研發投入遠遠不足,更需要各級資金長期、持續投入。但無論怎麼看,專案估值高、人才爭奪是實實在在發生了。

“現在學計算機和學電子通訊的都想來做這塊,的確有很大的人才泡沫。”楊亞飛告訴記者,這種泡沫實際上是資金湧進而相關的專業人才供給不足所導致的價格泡沫。記者也從一些機構瞭解到,一些想進入晶片投資的機構正在不惜高價招攬投資經理,但這些投資經理實際上並不真正熟悉產業的整個生命週期。

“現在國內這方面好的人才薪資水平甚至高於國外了。”樂金鑫認為,資本追逐某個垂直行業必然會導致薪資水平水漲船高。但在他看來,促進行業的發展需要容忍泡沫,如果沒有就很難把資金和眼球吸引過來。

施安平認為,無論從技術、人才儲備還是從投資機構的人才儲備來看,都需要冷靜。“第一,不是所有的晶片專案都適合這個基金投資,也不是所有的人才都需要儲備。晶片所涵蓋的應用領域很廣,一個機構不能全部覆蓋。”

就晶片產業人才而言,施安平認為,整體來看,我國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儲備是充足的,只是需要在實踐中鍛鍊,但領軍人才是缺乏的,目前需要從海外引進,或者鼓勵留學人才回國發展。

好專案的爭搶一點都不遜色於人才的爭奪。“現在很多機構來找我們。”楊亞飛說。記者從一些投資機構也瞭解到,一些專案被投了以後,估值很快就漲起來了,而且只要有好的專案被業界知曉了,就會有一堆機構蜂擁而至,連做房地產和做實業的老闆都想進入。“客觀上來說,這是個好事。大家集體補課,意識到這個東西在資訊時代的重要性。”楊亞飛認為,這能對行業起到促進作用。

留給創業者的機會有哪些?

對於我國晶片產業來說,與國外有多大距離就意味著有多大發展空間。目前制約晶片產業鏈發展的製造環節由於投資額巨大,小企業和創業團隊都無法涉足。在施安平看來,國家應該加大力度重點支援這個環節,而且要有所分工。

“製造環節的核心裝置鏈條上有很多零部件和很多裝置,其中的某個零部件和某一臺裝置或許是小企業和創業者可以發力的地方。”此外,晶片的應用市場和空間很大,創業者可以在特定的晶片應用市場上發揮長處。

而在樂金鑫看來,晶片的終端市場是個更大的市場,但在終端應用要有一定的量,如果是小眾產品,收益上就不划算。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終端應用的賽道基本都被大品牌佔據了,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格局,給創業公司留下的空間的確不多,而且這些品牌也可以自己做晶片。

中興事件發生後,從國家到地方再到企業,都紛紛把晶片擺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我國能否在這個節點上彎道超車?“如果我們要彎道超車的話,也不能不切實際地超車,畢竟技術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可以借鑑和引進技術來進行消化,但不能一下子跨越式發展。”施安平說。

不可否認,國家從政策和資金層面已經深刻地意識到發展晶片產業的重要性,目前除了有積體電路產業的大基金外,還有國資背景的產業基金,從地方到中央都在全面佈局。但施安平也指出,這其中一定不能缺少國家的總體規劃。

事實上,眼下國內晶片投資的熱潮中有一部分是真的熱,比如受需求拉動,儲存器價格大幅上漲,晶片儲存的投資非常熱。但還有一些,比如人工智慧這些市場太小,甚至出現產能過剩的情形。因此,在施安平看來,國家要以整體規劃避免不平衡的競爭,不能出現在某個方向上扎堆而又在另一些方向上缺失。“投資量都很大,如果失衡就會造成巨大的浪費,所以要加強佈局。”

對於近期國產晶片資金熱的問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表示,晶片是急不來的,資金人是股市為了圈錢,誇大太多了,需要謹慎對待。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