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蘋果?

佚名發表於2016-04-11

網易科技訊 4月10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汽車行業撰稿人Edward Niedermeyer日前釋出評論稱雖然Model 3預售數量超過了30萬輛,但特斯拉不應成為下一個蘋果,而應專注於技術研發,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現將相關內容編譯如下:

特斯拉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興車企上週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於3月31日在洛杉磯釋出了新型電動汽車Model3。在短短七天的時間內,特斯拉就收穫了32.5萬臺訂單。針對這種汽車行業規模空前的銷量,業內不少人士開始將特斯拉的模式與消費電子行業巨頭蘋果進行對比,意指特斯拉將成為下一個蘋果。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作為一個矽谷科技公司,特斯拉產品設計理念先進,科技含量高。而具有鮮明個性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贏得了蘋果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般的個人崇拜。就此,人們很容易將特斯拉與蘋果進行比較,認為特斯拉未來會成為像蘋果一樣的公司。表面上看,Model S、Model X以及 Model 3等每一款電動汽車的釋出,都如同蘋果釋出新款iPhone一樣火爆。但是,汽車市場和目前蘋果主導的消費電子市場有很大區別,特斯拉新型電動汽車預售訂單的火爆並不能保證公司的持續生存,而蘋果的盈利能力使得特斯拉也難以望其項背。

蘋果的成功源於其強大的工藝設計能力,透過精美的產品打造了一個強大的品牌。迄今為止,特斯拉成功的關鍵因素和蘋果驚人的相似:其Model S以及Model X電動汽車設計出眾、快如閃電,採取獨特的零售渠道,此外還有專用免費充電網路的支援。在實用主義流行的汽車市場上,特斯拉外觀以及使用者體驗都是與眾不同的。如果要類舉出最與蘋果產品最相似的汽車,特斯拉肯定是當之無愧。

但蘋果與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汽車製造商依舊有著根本的區別:蘋果的產品在美國加州設計,但絕大多數產品並不是蘋果自主製造,而是由富士康等公司代工生產。這種模式之所以可行,部分原因是相比現代汽車製造業來說,消費電子產品的製造比較簡單;此外高品質電子產品批次生產在中國已經形成規模。雖然不同品牌的智慧手機電腦的質量差別很大,但這種差異主要由產品設計、材料以及軟體所決定,而不是由生產過程本身所決定。

儘管設計和材料對汽車質量也很重要,但對於汽車製造這種系統工程來說,其比電子裝置的生產要複雜很多,規模化的汽車裝配更為複雜,對質量的影響也更為重要。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汽車裝配依舊是最為艱難的質量挑戰。而且汽車質量問題會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甚至會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這也可以解釋諸如豐田等知名汽車製造商近乎狂熱追求汽車質量的企業文化和生產理念,而不是汽車的超前設計以及卓越效能。外觀華麗、效能卓越的汽車或許會吸引公眾的眼球,但對使用者來說更重要的是汽車的安全性。

不幸的是,這正是特斯拉的短板。Model S在剛推出時收到了公眾的普遍讚譽,憑藉其設計和效能在消費者評分系統中收穫了“打破紀錄”的評級。然而,隨著時間推移,Model S評級被下調為“不推薦”,甚至一度跌至“最壞中最壞的”二手車評級。特斯拉的論壇中充斥著使用者對質量以及可靠性問題的各類抱怨,其中包括動力傳動系統缺陷、擋風玻璃開裂、天窗漏雨以及門把手故障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特斯拉Model X的銷售。根據汽車網站一位管理員對該型汽車訂單進行跟蹤得出的結論,在預定了Model X的使用者中,最終有30%至40%的人並沒有實際下單。很多人表示,他們更願意等待,以確保他們能夠得到一輛質量更為可靠的汽車。

如果說特斯拉的質量問題僅僅只是導致三分之一的Model X客戶沒有實際下定,那麼其對Model 3銷售的影響將會大得多。特斯拉計劃在2020年將公司汽車的總產量從去年的5萬輛提升到50萬輛。馬斯克表示該計劃主要透過Model 3的增量來實現,這也將大大增加Model 3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與豪車使用者相比,大眾汽車市場的消費者對汽車的依賴性更大,對汽車的質量問題更為敏感。

對於上週排隊預定Model 3的使用者來說,他們的決定似乎更為簡單,特斯拉生產的豪華汽車令人滿意,因此它生產的經濟型電動汽車一樣應如此。然而,公眾在釋出會現場看到的,並不是Model 3現車,而僅僅是手工打造的汽車原型。馬斯克表示,Model 3在投產時其設計將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改變。根據公司釋出的資訊,目前僅知道其最低售價為3.5萬美元,而“平均選項組合”的售價約為4.2萬美元。更令人沮喪的是,特斯拉歷來存在汽車交付不及時的問題,這更為增加了其售價的不確定性。同時,現有的汽車廠商都在進軍電動汽車行業。相比於特斯拉,它們擁有更快的研發速度和質量控制能力,也更易提高電動汽車的設計水平和效能體驗。

當特斯拉真正釋出Model 3實車時,當其告訴使用者真實售價時,當其告知使用者實際交付時間時,使用者會清楚特斯拉產品的長期可靠性。那時許多預訂使用者會決定是退回1000美元的訂金,還是會花費幾萬美金購置一輛與他們夢想不符的電動汽車。而且,等到Model 3實車可以生產時,現在樂意購買的意向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屆時缺錢而放棄訂單。所以說,特斯拉Model 3的實際銷量可能比30萬輛少得多。

若特斯拉不得不退還大量客戶的訂金,那也不是什麼意外,這也不是面向大眾市場的電動汽車首次出現此類情形。2011年日產聆風電動汽車釋出時得到了11.5萬的海量訂單。日產投資56億美元在世界各地興建工廠,聆風汽車的年產量達到了50萬輛。然而約六年後,聆風的總銷售量已經下滑至不到30萬輛。這表明電動汽車的需求遠遠低於預期。然而,與特斯拉不同的是,日產汽車每年總銷量達到接近500萬輛,這使得日產即便在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依舊能夠生存下去。

誠然,目前電動汽車市場已有很大改變。但是對於特斯拉來說,在大眾汽車市場推出Model3的風險要高出很多。雖然特斯拉已經得到了數量可觀的訂單,但這些使用者都沒有看到實車,,他們依舊有不購買的選擇權利。這也有可能帶來失望,對特斯拉來說,甚至是災難。依託於強大的電子產品設計實力,蘋果可以預售iPhone,但並不意味著特斯拉等汽車製造廠商也可以。特斯拉已經證實它具有強大的炒作能力,但其並沒有展現出可以大規模生產質量可靠電動汽車的能力。特斯拉目前要做的,並不是試圖成為下一個蘋果,而是應專注於技術研發。只有這樣,為使用者提供質量可靠的汽車產品,才能保證自身在競爭殘酷的汽車市場中蓬勃發展。(寧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