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是上月世貿組織第十二次部長級會議討論的首要議題之一。為遏止國內物價不斷飆升勢頭,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禁止或限制小麥和其它大宗商品出口,從而加劇了這一危機。此類措施適得其反,因而必須停止實行並予以廢除。

小麥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一種關鍵主糧,其價格自今年二月下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飆漲了34%。其它糧食價格也有所上漲。為應對糧價上漲,到上月初,已有 34 國針對糧食和肥料實行了出口限制措施——這一數字接近於 2008-2012 年糧食危機期間實行此類措施的 36 國。

此類措施 “不攻自破”,因為它們減少了全球供應,進一步推高了糧食價格。其它國家也紛紛實行各自的限制措施,這助推了貿易行動不斷升級,進而對糧食價格產生了倍增效應。

所有人都因食品價格上漲而緊縮開支,但貧困人口所受衝擊最大,特別是食品開支佔普通家庭預算總額半數的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此外,發展中國家尤為脆弱,因其往往是食品淨進口國。歷史清楚地表明瞭食品緊缺或令最貧困人口不可負擔所產生的後果。

2008 年危機期間,出口限制措施對糧食價格產生了顯著影響,甚至助推了價格上漲。研究表明,如果糧食出口國未實行限制措施,則價格平均就會降低13%

目前,俄烏衝突加速了糧食價格的上漲——此前引發該勢頭的因素包括主要產糧國不利的天氣條件、經濟在新冠疫情所致蕭條之後的快速復甦以及能源和肥料價格的不斷上漲。這場衝突致其糧食出口出現嚴重中斷。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供應商之一,也是用於生產食用油的玉米、大麥和葵花籽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由於烏克蘭出口受到封鎖,這些種子無法進入世界市場。

上述倍增效應已經出現。在這一效應作用下,單邊貿易限制促成了政策干預和價格上漲。今年 3 月,俄羅斯(世界第二大小麥出口國,佔小麥出口的17.5%)釋出了一項臨時禁令,禁止小麥和其他穀物出口。自那以後,哈薩克和土耳其等小麥出口小國也釋出了此類禁令。截至 6 月初,22 個國家對小麥出口實施了限制,佔全球小麥貿易總額的21%。這些措施導致小麥價格上漲9%,約佔衝突開始以來小麥價格總漲幅的七分之一。

出口限制並不是各國政府為應對食品價格上漲而採取的唯一與貿易有關的措施。一些國家降低了進口關稅或取消了進口限制。例如,智利提高了小麥進口關稅的優惠幅度。一般來說,永久性減少進口限制將受到歡迎,但在危機期間,臨時減少進口限制將因需求增加而對食品價格構成壓力,而因出口限制增加而減少供應也將施加這種壓力。

貿易限制對幾個發展中經濟體的影響最大,特別是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孟加拉國小麥總消費量的41% 來自黑海地區的國家。剛果(布)和黎巴嫩分別佔67% 和86%。鑑於對進口的高度依賴,這些國家的人口可能會突然遭受痛苦,因為在不久的將來沒有替代供應商。小麥價格上漲最終將鼓勵主要農業出口國擴大小麥生產,以取代黑海地區一些國家的出口,但這需要時間。

世界銀行全球貿易預警系統的監測結果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全世界共頒佈或實施了 74 項化肥、小麥和其他食品的出口限制,包括出口稅或出口禁令。此外,全世界共實施了 61 項進口自由化改革,包括降低進口關稅的改革(如算上已完成的改革,總數達 70 項)(下圖)。

在第 12 屆部長級會議閉幕式上,100 多個世貿組織成員國的代表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同意加大努力,促進糧食產品和糧食、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貿易,並重申避免出口限制的重要性。

此外,七國集團(其成員包括加拿大、一些歐盟國家和美國等主要穀物出口國)承諾避免實施出口禁令和其他貿易限制。世界銀行集團行長戴維 · 馬爾帕斯呼籲其他主要糧食出口國作出這一承諾。這些國家合計佔全球小麥、大麥、玉米和其他基本穀物出口總額的50% 以上。

化解糧食危機刻不容緩,因此有必要儘快取消自今年年初以來實施的所有糧食貿易限制。國際社會有責任開展全球合作,促進全球糧食流通,以防止飢餓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