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N賦能《成都市“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紅棗科技發表於2022-06-21
成都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成都市“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規劃》加快建設資訊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新技術基礎設施中構建區塊鏈可信基礎設施平臺指出:推動國家級區塊鏈服務網路(BSN)在成都落地建設,加快推動“蜀信鏈”等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區塊鏈可信基礎設施平臺。

前言

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方面基礎性、公共性  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主要包括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類。為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全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依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部署和《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  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檔案,特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 2021—2025 年。

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全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決策部署,大力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出  臺重大政策、推進重大專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融合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算力基礎設施領域,成都超算中心一期建成投運、最高運算速度達到 10 億億次/秒,移動(西部)雲端計算中心、電信西部資訊中心、聯通天府資訊中心建成投用,華為成都智算中心、阿里西部雲端計算中心等一批資料中心建設穩步推進,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通訊網路基礎設施領域,成都成為全國首個 5G 雙千兆全面商用的城市,建成 5G 基站 3 萬餘個,基本實現對四環路內 5G 網路連續覆蓋,千兆光網接入能力持續提升。成功發射全球首顆 6G 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網間頻寬達到770Gbps,國際直連資料通道頻寬提升至 40Gbps,都會網路出口總頻寬 16.68Tbps,落地中西部唯一的全球 IPv6 輔根伺服器。新技術基礎設施領域,成功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人工智慧加速賦能智慧網聯汽車、機器人、無人機、計算機視覺、智慧醫療、智慧家居等多個領域。省域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蜀信鏈)建設啟動,已授牌10 個城市節點和 6 個行業節點,金融、物流、智慧財產權、存證、醫療等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不斷豐富。

融合基礎設施賦能成效明顯。智慧治理基礎設施領域,“城市大腦”初步建成,城市道橋智慧監管雲平臺實現城市道路橋樑管理維護“一網總覽、精準呈現”,構建城市照明設施智慧管理平臺,獲批國家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建成“1+1+N”管廊智慧管理體系市級總控中心和 3 個分控中心,城市治安防控感知網基本覆蓋全市重點區域和主要交通道路,建成 1288 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205 個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智慧多功能杆建設加快推進,逐步實現“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纜線共廊”。智慧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領域,全市交通感知網路加快構建,城市交通設施、各類車輛安裝視訊監控裝置 2.5 萬餘套、定位監控裝置 3 萬餘臺。成都交通執行協調中心涵蓋航空、公路、客貨運輸、軌道、公交等14 大類 147 小類動態資料,建成公交智慧排程系統平臺,西南地區首個 5G 智慧網聯及 L4 級自動駕駛高速封閉測試場投用。全市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超過 2.8 萬個、充(換)電站(座)700 座。智慧生活基礎設施領域,建設“全國教育資訊化示範區”“基於教學改革、融合資訊科技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建成全國首個全生命週期線上教育體系,建成市級數字校園 270個,超過 1000 所學校實現有線無線雙網覆蓋。積極探索智慧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建成一批智慧醫院、網際網路醫院。

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戰略科技設施領域,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 M(HL-2M)裝置建成並首次放電,轉化醫學設施(四川)初步投運,成都超算中心成功納入國家超算中心體系,光電資訊、軌道交通等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工建設。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光電與積體電路實驗室)正式揭牌。四川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獲批建設。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學城園區、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科學城園區、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園區加快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領域,成功獲批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在工業大資料、智慧製造、空天動力等領域落地建設 9 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擁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7 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 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54 家。建成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亞信網路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等 9 個新型研發機構。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產學研聯合實驗室 160家。功能服務平臺領域,聚焦檢驗檢測、智慧財產權、科技金融、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等領域,大力推動功能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全市累計建成市級以上孵化器及眾創空間 251 家,其中國家級75 家,建設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落地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建設西南首個國家“芯火”雙創基地,打造“科創通”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成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新型基礎設施在支撐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數字化治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仍存在差距。5G、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智慧感知體系和算力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仍需加強。二是新型基礎設施在支撐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方面有效供給不足。重大創新平臺數量偏少、發展能級需進一步提升,平臺建設與產業發展亟需深度融合。三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和配套的相關政策措施需進一步探索創新。四是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安全風險更加凸顯,安全意識、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二)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關鍵時期,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智慧蓉城建設,提升科學敏捷治理能力,滿足人民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為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賦予新機遇新要求。

國家戰略部署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賦予新機遇。當今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域性中的核心地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充分發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穩投資、擴需求、促消費、助創新的作用和乘數效應,實施“東數西算”系列重大工程,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新需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演進,數字化轉型成為產業轉型升級重要路徑,科技創新成為提升產業基礎高階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必然選擇,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廣闊的市場需求。

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期間,成都將加快建設智慧蓉城,提升科學敏捷治理能力,推動城市治理更加註重主動發現問題、事前預警防範,大力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實現社會治理的智慧化、公共服務的精細化、生活方式的便捷化,更好滿足市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嚮往,持續創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優勢,對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服務新發展格局構建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統領,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為發展導向,以促進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優化為重要目標,以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為具體承載,以創新驅動和支撐城市數字化轉型為著力點,加快建設資訊基礎設施、全面發展融合基礎設施、前瞻佈局創新基礎設施,推動區域協同共建,注重網路安全保障,構建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重要支撐。


(二)基本原則

需求牽引、創新驅動。以服務國家戰略、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等重大需要為牽引,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加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政策支援、要素保障和市場監管,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方位推動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管理和運營。

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各類新型基礎設施間統籌協同發展,因業施策、突出重點,加強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統籌銜接,形成共建大設施、推動大協作、實現大共享。

安全可控、綠色發展。堅持管理和技術並重,推動網路資訊保安與新型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全方位保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和運營安全,強化低碳節能技術應用,推動集約化、綠色化、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 2025 年,基本形成泛在智慧、集約高效、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創新發展,成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重要支撐。

資訊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全面升級。5G、千兆光網、中低速(NB-IoT、Cat.1)物聯網等全面覆蓋,全國通訊網路樞紐功能全面提升,建成 5G 基站 9 萬座,城市千兆光纖網路覆蓋率達到80%,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初步建成,算力規模和集約化綠色化水平顯著提高,高質量滿足“東數西算”業務需要,人工智慧、區塊鏈基礎設施賦能產業發展。

融合基礎設施賦能水平持續增強。新一代資訊科技賦能城市治理、生產、生活、市政基礎設施成效顯著,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智慧蓉城執行中心支撐能級持續提升,建成一批智慧園區、智慧工廠、智慧醫院、智慧校園,打造 20個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完成智慧交通二期專案、啟動三期建設,新增 300 公里車路協同示範道路,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16 萬個。

創新基礎設施發展能級顯著提升。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取得突破進展,重點領域功能完備、支撐有力的多層次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基本構建,力爭建設 1 個國家實驗室(基地)、天府實驗室正式執行,新建 2 個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 個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技術(產業、製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


展望 2035 年,全面建成泛在智慧、集約高效、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資訊基礎設施供給能力達到新高度,融合基礎設施深度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基礎設施能級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型基礎設施總體水平達到國內一流,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強勁動能和重要支撐。

三、加快建設資訊基礎設施

聚焦計算、網路等支撐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設施,突出集約建設、綠色低碳,圍繞城市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優化調整,不斷提升資訊基礎設施服務能級,佈局算力基礎設施,打造“超算中心+智慧計算中心+雲端計算中心+邊緣計算中心”算力支撐體系,全面升級通訊網路基礎設施,形成高速泛在、萬物互聯、天地一體的通訊網路支撐體系,推動雲網協同、算網融合,加快建設新技術基礎設施,增強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基礎支撐能力,夯實城市數字化轉型基礎支撐。


(一)佈局建設算力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完善資料中心叢集集約佈局,優化城區資料中心,加大液冷等綠色節能技術和自主可控軟體應用,引導資料中心集約化、綠色化發展,建設超算中心和人工智慧算力中心,佈局算力排程平臺,構建形成核心引領、多點支撐的算力網路體系,支撐“東數西算”戰略實施,打造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樞紐節點。

積極佈局高效能運算基礎設施。面向科學研究、城市治理和人工智慧等重大需求,佈局超算中心、智算中心等高效能運算設施。深化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建設,適時啟動二期工程,建設完善公共計算平臺,推動超算中心在空氣動力、生命科學、新材料、人工智慧、數字文創和資訊保安等領域大規模計算業務落地。加快建設智算中心,圍繞國家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和成都創新發展重大需求,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平臺、城市智腦平臺等。推動構建智慧算力支援體系,佈局基於自主可控技術的人工智慧算力共享中心。

統籌建設雲端計算中心。應用綠色低碳技術,提升執行電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引導耗能高、利用率低、效益差的小散資料中心騰退升級。面向重點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堅持集約建設,適度佈局雲端計算中心和行業資料中心,打造規模適度、效能明顯、支撐有力的雲端計算中心叢集。

靈活部署邊緣計算中心。面向高密度、大頻寬和低時延業務場景需求,加快建設邊緣算力供給體系,部署邊緣計算資料中心,減少網路傳輸和多級轉發帶來的頻寬與時延損耗,滿足車聯網、智慧製造、VR/AR、移動醫療等極低時延的新型業務應用場景需求。支援模組化氫電池和太陽能板房等新能源設施在邊緣資料中心的規模化推廣應用。

(二)全面升級通訊網路基礎設施

加快推進 5G 網路建設。推動 5G 獨立組網(SA)規模化部署,逐步構建多頻段協同發展的 5G 網路體系。加快擴充 5G 網路覆蓋範圍,優化城區室內 5G 網路覆蓋,推進 5G 網路向鄉鎮和農村延伸,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優化產業園區、交通樞紐等場景 5G 覆蓋,推廣 5G 行業虛擬專網建設。深入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支援 5G 接入網共建共享,推進 5G 異網漫遊。加快 5G 基站節能技術推廣應用,降低基站裝置能耗。

全面部署千兆光纖寬頻網路。加快“千兆城市”建設,持續擴大千兆光纖網路覆蓋範圍,實現城鄉基本覆蓋,推進城市及重點鄉鎮萬兆無源光網路裝置規模部署,開展城鎮老舊小區光接入網能力升級改造。完善產業園區、商務樓宇、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等重點場所千兆光纖網路覆蓋。推動全光接入網進一步向使用者終端延伸,按需開展使用者側接入裝置升級。

全面部署泛在物聯網路。建立窄帶物聯網(NB-IoT)、4G(含速率類別 1 的 4G 網路 LTE-Cat1)和 5G 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推動 NB-IoT、LTE-Cat1 由中心城區向城鄉擴充覆蓋,構建支援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加速推進全面感知、泛在連線、安全可信的物聯網設施建設,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應用需求。支援基礎電信企業完善移動物聯網連線管理平臺並開放能力,引導行業應用企業搭建垂直行業應用平臺,構建跨行業物聯網運營和支撐公共平臺。

積極構建衛星網際網路絡。融入國家衛星網際網路體系,實施“星河”智慧衛星設施建設工程,探索建設天基智慧衛星網際網路、衛星網路應用服務平臺,構建支援巨型星座式星群管控任務的地面測運控網路,打造通導遙一體化空間資訊大資料中心。持續推進北斗示範應用,完善“雙核多點”北斗產業園區佈局,打造國內領先的北斗應用基礎設施。

大力提升國家通訊樞紐能級 加快基於第六版網際網路協議(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規模部署,提升網路效能和服務能力。積極爭取國家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等國家級通訊網路基礎設施佈局,持續優化擴容城域骨幹網路,大幅提升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網間頻寬、都會網路出口頻寬,探索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直連網路建設。擴容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頻寬,提升國際通訊功能和承載能力,打造“一帶一路”重要資訊通訊節點、資料中心和國際資訊港。

(三)加快建設新技術基礎設施

提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把握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契機,建設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公共服務平臺,加強智慧空管、普惠金融、智慧醫療等領域示範應用場景建設,推進人工智慧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率先應用。發揮算力資源優勢,建設面向人工智慧行業融合應用的公共計算與協同研發平臺、公共服務與對接交流平臺,佈局建設一批行業訓練資料資源庫、標準測試資料集。聚焦人工智慧發展前沿和成都優勢領域,推動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互動等智慧認知演算法庫、工具集和開源框架開發。

構建區塊鏈可信基礎設施平臺。推動國家級 區塊鏈服務網路(BSN)在成都落地建設,加快推動“蜀信鏈”等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區塊鏈可信基礎設施平臺。支援跨鏈技術應用研究與突破,推動各類區塊鏈平臺互聯互通,促進資料複用與業務協同。圍繞政務服務、城市治理、新消費、跨境貿易、金融服務等領域,打造若干區塊鏈應用場景,建設完善一批區塊鏈應用平臺,促進區塊鏈應用創新與產業集聚。


四、全面發展融合基礎設施

聚焦“智慧蓉城”建設,深度應用新一代資訊科技,支撐城市治理、生產、生活、市政等領域的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升級,構建城市一體化數字底座、智慧化治理設施、數字化生活設施、智慧化生產設施、智慧化交通設施、網路化能源設施,推動融合基礎設施賦能水平持續增強。


(一)夯實城市一體化數字底座

部署智慧感知設施。圍繞城市高效安全執行需求,聚焦安全應急、治安防控、市政設施、生態環境、水務等重點領域,加快感知終端規模化應用部署,構建城市智慧化感知體系。建設完善綜合防災、地震減災、安全生產、危化品管理等城市安全應急領域感知設施和預警體系,深入推進城市公共安全視訊終端建設部署。加快建設集智慧照明、視訊監控、交通疏導、無線通訊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多功能杆設施。建設地下管線感知監測設施,構建“1+2+N”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監管平臺。推進水、氣、林、土、噪聲和輻射等生態環境智慧感知設施建設,提升生態資源數字化管控能力。圍繞供排淨治一體化,建設全域感知、動態監測、精準調控、協同管理和高效應用的智慧水務設施。

建設城市數字使能平臺。聚焦重點領域,整合城市空間地理資訊、建築資訊模型、城市感知等多維多尺度資訊資料,建設城市資訊模型(CIM)基礎平臺,支撐數字城市與物理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構建數字孿生基礎平臺。推動區(市)縣在市級平臺、市級已有資料基礎上試點建設城市資訊模型(CIM)基礎平臺。聚焦智慧應用需求,升級市級城市融合服務平臺功能,構建市、區(市)縣兩級公共應用支撐平臺,提升數字賦能服務能力。建立城市物聯感知資訊管理平臺,接入物聯感知資料,支撐共享應用。

構建資料融通賦能設施。建設完善資料資源平臺體系,提升城市資料資源匯聚共享能力,實現資料橫向協同、縱向賦能。建立資料供需對接和資料共享通道,保障資料高效流通。完善公共資料開放平臺,推進政務部門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資料資源依法依規向社會開放,提高公共資料社會化利用水平。建設完善數字農業農村大資料平臺,推進農村地區資料資源整合,擴充農業農村大資料應用。建設基於隱私計算的技術底座,實現多源資料融合條件下資料隱私保護。

(二)完善城市智慧化治理設施

完善城市執行基礎支撐。聚焦城市執行“一網統管”和事件高效敏捷處置,建設“智慧蓉城”執行中心,實時監測城市執行態勢、研判分析城市執行風險、指揮處置重大事件,提升城市智慧治理和服務能力。建設城市生命體徵監測系統,建立城市生命體徵指標體系,全時感知城市數字體徵,掌握城市執行整體態勢和趨勢規律,提升城市應急處置和安全管理能力。

提升政務服務基礎支撐。聚焦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依託“天府蓉易辦”平臺,搭建“綜合一窗”通用受理管理和智慧化實體政務大廳管理平臺,融合線上線下服務。建設“天府蓉易享”惠企政策平臺,實現惠企政策的集中匯聚、精準查詢、主動推送、高效兌現。持續擴充“天府市民雲”功能,構建完善一體化市民服務平臺。推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聚焦社會訴求“一鍵回應”,持續完善 12345 平臺功能,暢通訊息收集、資料研判、部門聯動、督導落實等環節,提供更加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為精準決策提供參考。

(三)升級城市數字化生活設施

深化智慧教育基礎設施 建設覆蓋全域成都的智慧教育新網路體系,推進智慧教育雲平臺、教育大資料支撐服務體系、線上教育資源平臺、智慧化教學系統、智慧化管理系統、智慧化學習環境等建設。積極推動公益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網路課堂全域供給,匯聚各區域和學校的特色化知識點微課、體系化網課、課程開發工具等資源,發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網路學習空間,支援優質中小學校以直播、錄播方式建設同步課堂。

升級智慧醫療基礎設施。實施全域成都醫聯工程,推動醫療機構資訊系統互聯互通,推進全市全域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資訊共享和檢查檢驗資料互認。推進成都健康醫療大資料平臺建設,升級改造全民健康資訊平臺。推動智慧醫院建設,搭建智慧醫療平臺,實現全市分級診療和區域公共衛生協同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加快建設遠端醫療服務平臺,支撐遠端會診、醫學影像、遠端手術示教等醫療服務,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縣域遠端醫療專網建設。建設完善健康醫療大資料平臺、全民健康資訊平臺,醫保大資料應用平臺等,著力夯實智慧醫療資訊化平臺支撐。

建設智慧養老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智慧養老服務綜合資訊系統平臺,實現老年人資訊的動態管理和健康資訊持續監測,推進養老服務、行業監管數字化轉型升級。建設智慧養老機構,提供入住管理、餐飲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照護等智慧化服務,提升運營服務水平。推動社群養老服務智慧化,實現智慧養老服務與社群服務深度融合,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探索推進網際網路醫養融合和居家健康監測遠端照護服務網路建設。

升級智慧文旅基礎設施。提升成都數字圖書館、智慧博物館服務功能,完善文旅 e 管家大資料監管體系,打造智慧公共文化平臺,提升基層綜合文化設施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水平,強化線上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做強“文化天府”公共文化雲,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推動重要文化資源數字化、網路化服務,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進入“雲端”走進“指端”。線上整合城市商業、文化、旅遊等公共服務資源,建設完善文旅大資料應用平臺。提高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數字化服務水平。

完善智慧社群基礎設施。構建社群基礎資料庫,匯聚時空地理、電子證照、人流物流等資料,構建社群數字地圖。加快推進社群智慧物業、智慧安防等基礎設施落地建設。加快佈設自助公共服務終端,打造數字化社群便民服務中心。依託“天府市民雲”,建設完善社群服務管理綜合資訊平臺,優化面向社群工作者、社群居民的線上服務和互動功能,滿足居民精準化、個性化需求。推進農村地區數字社群服務圈建設,提升綜合服務功能。

(四)建設城市智慧化生產設施

深度部署工業網際網路。面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加快建設覆蓋廣泛的工業網際網路,鼓勵基礎電信企業、產業功能區和企業協作,構建高質量工業網際網路外網,改造升級企業內網。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建設,加速行業(區域)標識解析程式提質增效,推動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在電子資訊、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和綠色食品等行業率先形成規模應用。完善多層次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培育一批區域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顯著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支援龍頭企業打造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加快工業裝置和業務系統上雲上平臺。

建設智慧產業功能區。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與產業功能區共建5G 精品網路,率先在先進製造業產業功能區實現深度覆蓋。聚焦智慧製造、醫療健康、智慧網聯汽車、航空航天等主要應用領域,實施產業功能區物聯網全覆蓋工程,推進智慧園區建設。打造全域性態勢可感知、可控、可運營的產業功能區智慧運營管理平臺,支撐園區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升級。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智慧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在工廠的整合應用,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

完善智慧物流設施。引導建設綠色智慧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多式聯運等設施,提供跨方式、跨區域的全程物流資訊服務,構建“雙機場”和國際鐵路港智慧物流體系,加快推進天府國際機場貨運管理智慧一體化建設。鼓勵建設城市智慧收投終端和末端服務平臺,加大對社群、商業樓宇、醫院、學校等公共區域智慧收投終端的投放。推動無人倉儲建設,打造無人配送快遞網路。

(五)打造城市智慧化交通設施

建設智慧道路基礎設施。推動道路感知網路與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在重點路段實現全天候、多要素的狀態感知。加密擴面升級綜合交通立體感知體系,逐步擴充區域覆蓋範圍,提升智慧交通資料採集、共享、處理效率。完成智慧交通二期建設,啟動智慧交通三期規劃建設。建設車路協同設施,支撐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示範應用。

建設智慧城軌基礎設施。聚焦智慧乘客服務、智慧運輸組織、智慧能源系統、智慧運維,建設完善成都地鐵線網指揮中心,提升地鐵運營排程指揮和監控智慧化水平。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化系統,推行不同制式軌道執行票制互通、安檢互信、資源共享,增強不同層級軌道網路之間的智慧融合轉換。建設完善城市軌道智慧巡檢系統。

打造綠色智慧機場設施。大力推動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數字化、智慧化設施建設,打造智慧機場指揮中樞“最強大腦”,建設機場“智慧空管”系統平臺,推進各項設施全面物聯,打造資料共享、協同高效、智慧執行的綠色智慧機場。建設全自動化無人駕駛的旅客捷運系統(APM),提供航站樓間中轉旅客擺渡服務。推動雙流國際機場建設服務“兩場”的共享虛擬貨站。

完善交通大資料中心。建設完善全市統一的交通大資料中心,整合市區兩級多領域、多部門的交通資料,全面實現成都市交通資料匯聚、共享、融合、處理、分析、釋出等功能,支撐成都市全域智慧交通系統建設。統籌推動交通行業大腦與“智慧蓉城”執行中心緊密協作,深化資料資源實時共享、執行機制高度協同、應急處置高效聯動,實現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

(六)構建城市網路化能源設施

部署充換電基礎設施。科學佈局充換電基礎設施,構建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相適應的充(換)電服務網路。推廣智慧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服務模式,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引導多方聯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支援居民區多車一樁、臨近車位共享等合作模式發展。推動全市具備建設條件的存量小區實現公用樁全覆蓋。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建設停車充電一體化服務設施,提升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擴充增值服務。建設車、樁、網協同管理平臺,提升互聯互通水平。

建設智慧電網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智慧電網,推動 1000 千伏甘孜—天府南—成都東特高壓交流工程建設,配套建設成都東特高壓變電站。應用新一代資訊科技,推動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滿足新能源及多元化負荷接入需求,提升成都電網智慧化水平。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打通“發輸配用”各環節能源流資料,構建城市級智慧能源大腦,並與“智慧蓉城”執行中心緊密協同,建設電網綜合示範站。加快農村電網數字化改造,鞏固提升農村電網。

佈局建設氫能基礎設施。適度有序規劃建設加氫站,努力構建半小時加氫網路。探索“氫—油—氣”綜合能源站、“制氫—加氫”一體化示範站,形成佈局合理、協同高效的天府氫走廊。支援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實現氫能基礎設施與燃料電池汽車協同發展。探索開展低溫液態、有機液態儲運示範,在制氫工廠等具備條件的場所探索開展管道輸氫基礎設施示範。


五、前瞻佈局創新基礎設施

聚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叢集、天府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深化創新鏈與產業鏈協同發展,圍繞數字經濟、生物經濟、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強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技術驗證試驗、中試熟化和成果轉移轉化等環節基礎支撐,佈局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和功能服務平臺,積極建立國家級和省級技術(產業、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提升創新基礎設施發展能級,增強產業創新發展科技支撐。


(一)加快建設戰略科技基礎設施

加快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叢集。聚焦光電資訊、生命科學、空氣動力等領域,堅持主體集中、區域集聚,打造學科內涵關聯、空間分佈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叢集,夯實綜合性科學中心核心支撐。加快啟動建設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跨尺度向量光場時空調控驗證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建設多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等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適時佈局電磁空間模擬測試、蛋白質研究、材料部件研發測試、量子科技等領域重大平臺。積極吸引市域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四川天府新區建設研究基地,提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能力。

加快建設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圍繞電子資訊、生命科學、生態環境等優勢領域,聯合中科院、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大院大所,聚焦光電與積體電路、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生命健康、碳中和等方向,加快建設天府實驗室,瞄準航空動力、反應堆物理及核動力等優勢領域建立國家實驗室,建好國家實驗室成都基地,圍繞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爭取佈局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

加快集聚國家科教基礎設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臺。持續推進空間輕型高解析度光學成像相機系統研製平臺、西南天然藥物與臨床試驗轉化綜合研究平臺、重大工程災害防控實驗平臺等國家科教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空氣動力、空間光學、光刻驗證、生命健康、新型能源等前沿交叉學科領域,積極佈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二)完善數字經濟創新基礎設施

強化積體電路創新支撐。以極紫外光刻光源和光刻驗證裝置、超分辨微納製造平臺為核心,推動下一代積體電路裝備發展。加快佈局積體電路設計、測試公共平臺,推進國家積體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積體電路分析測試中心、積體電路公共設計平臺等建設。建設製造工藝技術研發和工程熟化平臺,組建積體電路工藝研發創新中心,佈局功率半導體研究院和中試生產線。

佈局軟體產業創新平臺。依託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發揮工業軟體、網路安全、數字文創等領域特色優勢,佈局一批軟體開發測試公共平臺。建立國家網路安全技術創新中心,積極爭取工業雲、超高清視訊、工業資訊保安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軟體協同攻關與體驗推廣中心,推進 5G+4K/8K 製播與魔鏡超高清創新應用平臺、數字版權服務平臺、產業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建設人工智慧研發平臺。把握國家人工智慧示範區、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機遇,積極打造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平臺和應用場景,建設腦資訊與類腦智慧研發平臺、智慧視覺(成都)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人工智慧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實施消費載體數字化轉型工程,推進 5G 網聯無人機人工智慧場景應用示範基地、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基地等應用場景建設。

(三)升級生物經濟創新基礎設施

構建生物醫藥全鏈條創新平臺。聚焦創新藥物、高效能醫療器械,圍繞研發生產、分析測試、臨床應用等關鍵環節,打造全鏈條全功能創新平臺體系,鞏固提升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優勢。建設國家高效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四川省分中心、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靶向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設臨床前藥物有效性評價中心、國家成都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積極推進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創新型生物醫藥研發中試與生產基地建設。依託未來醫學城,建立國家醫學中心,推動國際特色示範醫療、醫學科研及醫藥產業發展。

建設生物農業創新中心。聚焦分子模組設計育種、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特色農業副產物生物轉化、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持續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爭取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成都中心落地建設,加快建設天府現代種業園,加快推動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生物農業創新支撐能力。

完善生物經濟功能服務設施。聚焦生物技術開發運用對電鏡、基因測序儀和檢驗測試服務等共性需求,在相關重點產業功能區佈局建設電鏡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等公共實驗測試平臺。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積極佈局食品檢測、環保服務、生物能源等領域技術開發、檢測認證平臺,發展涵蓋生物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功能平臺。

(四)佈局航空航天創新基礎設施

佈局模擬計算平臺和試驗設施。聚焦研發設計、技術驗證和試飛適航等環節,前瞻佈局模擬計算平臺和試驗設施。支援航空航天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和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同步部署空氣動力、發動機熱物理等領域模擬計算平臺,建設航空材料、關鍵零部件、整機裝備檢測試驗設施。加快建設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搭建模擬驗證機場,打造航空裝備試飛適航平臺,為民航裝備研究、驗證和產業集聚提供基礎支撐。

建設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聚焦航空裝備製造,積極建立國家高階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無人機產業創新中心、航空發動機反推/短艙專業化製造中心等平臺,積極推進綜合性航空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構建現代航空製造熱表處理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產品交付中心等航空製造領域公共平臺。

完善北斗應用服務平臺。統籌佈局北斗地面基站和地基增強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衛星總裝整合測試(AIT)平臺、衛星大資料融合應用服務中心建設,適時啟動一批契合國家戰略需求、具有輻射帶動效應的北斗示範應用平臺。

(五)打造軌道交通創新基礎設施

佈局複雜環境、高速軌道交通創新平臺。聚焦川藏鐵路等國家戰略工程建設運營需求,以複雜環境軌道交通裝備為重點方向,建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構建一流的軌道交通創新與試驗平臺。面向未來高速和超高速軌道交通發展,聚焦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和基礎材料等領域,新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升級改造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打造高速軌道交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著力提高軌道交通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功能服務設施。面向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重點,建設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聯合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製造、運營企業,構建城市軌道交通技術研發測試公共平臺。圍繞軌道交通勘察設計、工程建設、裝備製造和運營維護等產業鏈條,聚焦檢驗檢測、智慧財產權、科技金融、國際合作等領域,加快建設功能強大、配套完備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六)建設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基礎設施

加快佈局新能源創新平臺。把握碳中和產業發展趨勢,圍繞太陽能光伏、光熱和氫能產業發展,聯合龍頭企業建設清潔能源研發平臺,依託氫能產業園建設,佈局氫能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發揮釩鈦產業技術優勢,建設釩電池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儲能裝備發展。

建設能源網際網路實驗室。圍繞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加快推動能源網際網路技術創新實驗室、工程驗證實驗室、模擬型實驗室建設,開展多能源整合、儲能、需求側互動、多能流能量管理等關鍵技術攻關。

完善新能源新材料應用服務平臺。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快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汙染控制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中德智慧網聯汽車試驗基地。圍繞新材料產業升級,建設極端條件下先進材料與器件綜合研究裝置,持續建設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四川區域中心。發揮碳中和天府實驗室帶動作用,依託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共性技術研發、中試試驗、檢驗檢測等功能服務平臺。


六、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協同共建

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同建設寬頻網路、資料中心、創新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實現更深層次協同共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型基礎設施協同發展、成德眉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城化,促進資料要素、創新資源等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效流動。

(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協同發展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型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發揮國家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優勢,建設高速互聯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際寬頻網路,實現經濟圈內城市間流量快速疏通、資訊高效通達。協同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成渝樞紐建設,優化資料中心佈局、推動算力資源一體化、加強資料流通,發展資料中心叢集,滿足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推動共建成渝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區域協同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體系,構建全國領先的“5G+工業網際網路”生態。探索建立統一標準、開放互通的公共應用平臺,推動雙城經濟圈政務資料資源共享共用,聯合建設異地災備資料基地。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和大型科研儀器裝置共建共享,共建創業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轉化平臺,打造成渝地區一體化技術交易市場。

(二)推動成德眉資基礎設施建設同城化

協同建設成德眉資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共建共享,實現新型基礎設施“同城同網”。大力推動成德眉資資料中心直連,推動形成 G 級互聯、T 級出口、P 級算力、E 級儲存發展格局。深化區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合作,打造成德眉資供應鏈協同平臺,加速區域內要素配置、技術服務、產業協同的一體化發展。協同建設區域城市大腦叢集,打造成德眉資資料資源共享專區,實現公共管理、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空間地理等領域資訊同城化。推進成德眉資通辦事項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四地可辦”。協同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推動成德眉資科技創新平臺和資源共建共享, 打造成德眉資創新共同體,推動構建區域協同創新格局。


七、統籌做好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障

統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把安全發展貫穿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過程,提升整體安全保障能力和防護水平。強化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防護,加強安全態勢感知和響應處置能力,構築公共資料全生命週期安全防護體系,保障重要領域資料資源安全,築牢新型基礎設施安全屏障。

(一)統籌新型基礎設施安全能力建設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新型基礎設施和網路安全建設,推動網路安全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執行,全面提升新型基礎設施整體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建設完善跨部門協調、跨領域協作、跨行業協同的新型基礎設施綜合防護體系,推動網路安全態勢感知、聯動防禦、精密編排、應急處置、追蹤溯源、響應恢復等方面關鍵技術演進升級。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切實推進密碼技術應用,全面提升密碼對新型基礎設施安全的基礎支撐能力。開展常態化網路安全演練,持續檢驗和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安全能力。加快發展網路資訊保安諮詢、設計、整合、培訓、測試、認證、審計、應急、運維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務。

(二)保障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

面向金融、能源、電力、通訊、交通等領域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構建以密碼技術、可信計算等為核心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體系。加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識別認定,建立完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清單,保障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聚焦能源網際網路、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智慧交通網路等重點領域,同步做好網路安全保障設施裝置建設,建立健全管理、技術、運營和評價體系,完善評估制度和資訊通報機制,打造功能較為完備的資訊保安服務平臺,提升安全態勢感知、通報共享和應急處置能力。深入開展網路安全評估檢查,深化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

(三)提升資料安全風險防範能力

健全完善資料安全管理制度,構築公共資料全生命週期安全防護體系,圍繞資料採集、傳輸、儲存、處理、交換、銷燬等環節,加強重要領域資料資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資料安全防護能力評估指標,確保資料安全管理工作可量化、可追溯、可評估。強化資料安全監管,探索通過區塊鏈、人工智慧安全技術,解決資料共享中的資料安全問題。建立基礎電信企業資料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制定重要資料清單。加快推動網路資料安全技術監測手段建設,形成重要敏感資料監測、資料洩露預警等能力。建立典型應用場景資料安全風險動態評估評測機制。

八、環境影響評價

(一)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新型基礎設施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主要提供基礎性、公共性  服務。在規劃實施中,通訊設施、資料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帶來電力和水資源壓力,產生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棄物等汙染物,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水環境影響主要是通訊設施、資料中心、重大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執行過程中耗水量較大、部分設施存在廢水排放。大氣環境影響主要來自建設過程中的施工揚塵、固體粉塵等。噪聲影響主要來自專案施工現場、資料中心裝置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建設階段產生的施工棄渣、開挖廢料等。

(二)影響防治措施

規劃實施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支援綠色技術、綠色產品、清潔能源的應用,以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生態安全為目標,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成都市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方案》等要求,嚴控高能耗高汙染專案建設,堅持從源頭預防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對於規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必須科學選址、合法依規建設,嚴格遵循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的管控要求,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建設佔用土地需依法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在實施過程中要考慮規劃區域整體性汙染治理、生態修復與建設、生態補償等環境保護方案,以及與周邊區域開展聯防聯控等預防和減緩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規劃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影響,需通過實施一系列環保措施進行消除或減少環境汙染,降低資源消耗,確保符合生態環保要求。做好專案節能審查,加強專案節能技改,提高能效碳效。

(三)生態汙染防治方案

規劃嚴格執行水、大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等環境汙染防治方案。水汙染防治方面,嚴格控制一類汙染物排放,設計合理的汙水收集處理系統,按規定安裝線上監控系統,確保汙水達標排放。大氣汙染防治方面,採取施工道路硬化、裸露場地及堆場綠化或遮蓋、灑水抑塵、密閉運輸等措施防治施工揚塵,設定除塵裝置,減少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煙塵。噪聲控制方面,加強噪聲源頭控制,採取措施對聲源進行降噪,並針對居民住宅、學校、醫院等噪聲敏感建築,採用增加隔聲牆體、隔聲窗等方式,綜合解決噪聲問題。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方面,實施分類處理、處置,城市及農林有機廢棄物等可由專業公司重新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進行安全處理處置。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建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機制,統籌協調建設中的專案、要素、場景等。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相關政策、專案和資金支援,協同推動重大專案建設。以“清單制+責任制”專案化方式抓好規劃、年度計劃各項任務推進實施,市級相關部門、各區(市)縣根據規劃,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將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納入年度計劃,推動任務、專案落實。

(二)做好要素保障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重大專案的用地、用能、用水、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保障。支援圍繞 5G 基站、資料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推進直供電設施建設,推動綠色節能的大資料中心進行市場化直購電工作。加大市級財政資金投入,地方政府債券進一步向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傾斜。積極爭取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專項建設債券、政策性銀行和國際金融機構等支援。推動商業性銀行、投資機構等創新金融產品和合作模式,支援新型基礎設施重大專案、重大工程建設。

(三)創新建設模式

整合各類資源,創新新型基礎設施投融資方式,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重大專案建設、管理和運營。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重大專案建設,促進轉化實施。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納入城市機會清單,推動供需精準匹配。堅持以試帶用,大力挖掘新型基礎設施場景應用、促進示範帶動。積極申報國家、省級試點示範專案,啟動一批試點示範專案。

(四)加強督查考核

強化考核評價,加強動態管理、跟蹤排程。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部門、區(市)縣補齊發展短板、促進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執行的重點工作並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定期對專案建設進度、質量等開展督促排程,推進各項規劃任務落地實施。加強對新型基礎設施建成投用後的負載情況、使用效果等進行評價。

(五)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著力破除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隱形壁壘。加快適用於新業態、新模式等融合應用的法規制度建設,探索適用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的包容審慎監管措施。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特點及發展需求,建立健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性法規,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和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

附件 名詞解釋

新型基礎設施: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方面基礎性、公共性  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新型基礎設施包括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類,其中,資訊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以 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訊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資料中心、智慧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融合基礎設施指深度應用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5G:指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是對現有無線接入技術(包括 2G、3G、4G 和 WiFi)的演進,以及一些新增的補充性無線接入技術整合後解決方案的總稱。

6G:指第六代行動通訊技術,資料傳輸速率可能達到 5G 的50 倍,時延縮短到 5G 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時延、流量密度、連線數密度、移動性、頻譜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遠優於5G。

IPv6:網際網路協議第 6 版,是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設計的用於替代 IPv4 的下一代 IP 協議,解決了網路地址資源數量的問題和多種接入裝置連入網際網路的障礙。

5G 雙千兆:指以千兆光網和 5G 為代表的“雙千兆”網路,能向單個使用者提供固定和行動網路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頻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徵,二者互補互促,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

物聯網:指以感知技術和網路通訊技術為主要手段,實現人、機、物的泛在連線,提供資訊感知、資訊傳輸、資訊處理等服務的基礎設施。

窄帶物聯網(NB-IoT):指物聯網領域的一個新興技術,支援低功耗裝置在廣域網的蜂窩資料連線,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LPWAN),可直接部署於 GSM 網路、UMTS 網路或 LTE 網路,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線,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

車聯網:概念源於物聯網,即車輛物聯網,是指以行駛中的車輛為資訊感知物件,藉助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實現車與 X(即車與車、人、路、服務平臺)之間的網路連線,提升車輛整體的智慧駕駛水平,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適、智慧、高效的駕駛感受與交通服務,同時提高交通執行效率,提升社會交通服務的智慧化水平。

衛星網際網路:指基於衛星通訊的網際網路,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資訊處理的大衛星系統。同時,它也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頻網際網路接入等通訊服務的新型網路。

數 據 中 心 運 行 電 能 利 用 效 率 PUE (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評價資料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是資料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 IT 負載消耗的能源的比值。PUE = 資料中心總能耗/IT 裝置能耗,其中資料中心總能耗包括 IT 裝置能耗和製冷、配電等系統的能耗,其值大於 1,越接近 1 表明非 IT 裝置耗能越少,即能效水平越好。

智慧計算中心:指基於 GPU、FPGA 等晶片構建智慧計算伺服器叢集,提供智慧算力的基礎設施。主要應用於多模態資料探勘,智慧化業務高效能運算、海量資料分散式儲存排程、人工智慧模型開發、模型訓練和推理服務等場景。

G 級互聯、T 級出口、P 級算力、E 級儲存:分別指網路互聯頻寬(Gbps)、都會網路出口頻寬(Tbps)、計算能力(PFlops)、資料儲存容量(EB)。

邊緣資料中心:指規模較小,部署在網路邊緣、靠近使用者側,實現對邊緣資料計算、儲存和轉發等功能的資料中心,支撐具有極低時延需求的業務應用。單體規模不超過 100 個標準機架。新建邊緣資料中心 PUE 一般不高於 1.5。

人工智慧:指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充套件人的智慧,感知環境、獲取知識並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

區塊鏈: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區塊鏈是一個由不同節點共同參與的分散式資料庫系統,是開放式的賬簿系統(ledger),由一串按照密碼學方法產生的資料塊或資料包組成(即區塊,block),對每一個區塊資料資訊都自動加蓋時間戳,從而計算出一個資料加密數值。

城市資訊模型(CIM):指在城市基礎地理資訊上,通過建築物、基礎設施等三維數字模型,彙集、管理並表達城市各類執行資料的基礎平臺,可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執行工作提供基礎資料支撐,是智慧城市的基礎性、關鍵性和實體性資訊基礎設施。

大資料使能平臺:指面向資料探勘、分析和應用,提供各類大資料基礎元件、基礎工具和共性應用服務。

數字孿生: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感測器更新、執行歷史等資料,整合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模擬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對映,從而反映相對應實體裝備的全生命週期過程。

城市大腦:指在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支援下的城市級類腦智慧系統,通過解決城市執行中面臨的複雜問題,滿足城市各成員的不同需求,提高城市的執行效率和治理效能。

智慧多功能杆:綜合承載多種裝置和感測器並具備智慧能力的杆等設施的總稱,包含但不僅限於通訊杆、路燈杆和監控杆。

綜合管廊: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

智慧園區:指通過雲端計算、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和先進管理模式,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效益為目標,以創新園區管理、服務產業發展為主線,整合園區內外資源和服務,實現數字化、智慧化管理和服務的產業園區。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指為提高原始創新能力,由國家統籌佈局、依託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面向社會開放共享的大型複雜的科學研究裝置或系統。

產業功能區:指以產業發展為目標的空間聚集形式,集研發、生產、居住、消費、人文、生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新型功能區。

高品質科創空間:集研發設計、創新轉化、場景營造、社群服務等功能為一體,既是產業基礎能力和公共服務平臺的主要承載區,也是未來產業生態功能和新市民生活空間的集中展示區。

“兩區一城”:指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

“一核四區”:“一核”指成都科學城,“四區”指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資訊科技創新基地。


文章來源:成都市人民政府

文章原標題:《成都市“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刪除。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51239/viewspace-290190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