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新一年 IT 技術路線?先學習下 Gartner 基礎設施 Hype Cycle

SmartX超融合發表於2022-02-11

SmartX 趨勢分享

SmartX 趨勢分享由 SmartX 團隊內部分享的權威機構市場報告、全球重要媒體文章精選整理而成。內容涉及現代資料中心相關產業趨勢以及金融、醫療、製造等行業全球使用者需求與實踐前沿洞察。 在新年初始,我們將通過系列文章解讀 Gartner 基礎設施 Hype Cycle,為您的 IT 技術路線規劃提供參考。

在  Hype Cycle for Infrastructure Strategies, 2021 報告中,Gartner 描述了基礎設施策略中三十項最受關注的創新,並定義和分析了每項技術對企業的價值、採用水平和預期的未來增長速度。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重點解讀 雲端計算、私有云、軟體定義網路、超融合、雲管平臺等已經處於爬升復甦期或生產成熟期、並將在兩年內達到最終成熟期的技術。

Gartner 基礎設施 Hype Cycle

關於 Gartner Hype Cycle:

Gartner 自 1995 年釋出的技術成熟度曲線旨在幫助客戶跟蹤技術的成熟度和未來潛力,其將技術的生命週期劃分為五個關鍵階段:

技術萌芽期(Innovation Trigger):潛在的技術突破即將開始。早期的概念驗證報導和媒體關注引發廣泛宣傳。通常不存在可用的產品,商業可行性未得到證明。

期望膨脹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早期宣傳產生了許多成功案例 — 通常也伴隨著多次失敗。某些公司會採取行動,但大多數不會。

泡沫破裂谷底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隨著實驗和實施失敗,人們的興趣逐漸減弱。技術創造者被拋棄或失敗。只有倖存的提供商改進產品,使早期採用者滿意,投資才會繼續。

穩步爬升復甦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有關該技術如何使企業受益的更多例項開始具體化,並獲得更廣泛的認識。技術提供商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產品。更多企業投資試驗;保守的公司依然很謹慎。

生產成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主流採用開始激增。評估提供商生存能力的標準更加明確。該技術的廣泛市場適用性和相關性明顯得到回報。

軟體定義網路 (SDN)

Gartner 將軟體定義網路(SDN)是一種用於設計、構建和運營網路的架構方法,通過將網路拓撲與控制平面解耦,提高敏捷性和擴充套件性,其重要性在於帶動了自動化、編排和可程式設計能力方面的創新,進而推動了 SD-WAN,微分段、品牌白盒交換機 (brite-box switching) 和軟體定義分支(SD-branch)的發展。

SDN 最初由學術界推動,大型網路運營商隨後加入,尋求借此推動傳統專用網路解決方案的創新。Gatrner 指出,真正的 SDN 技術在企業級市場還沒有大規模接受,供應商普遍使用非 SDN 技術作為營銷噱頭,對使用者來說可能導致誤解與錯誤引導。

使用者建議

- 不要被營銷噱頭所矇蔽,不要相信供應商所說的 SDN 已經是商業化產品,也不要討論或規劃部署該技術。SDN 並不是解決當前企業網路挑戰的有效辦法。

- 專注於減少或消除“人為中介軟體”(類似於手工操作)問題。在過去二十年中,傳統網路解決方案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網路自動化將有助於這個目標的達成,減少人為失誤,增加公平性、敏捷性以及降低成本。

軟體定義廣域網(SD-WAN)

在 Gartner 的定義中,軟體定義廣域網(SD-WAN)產品取代了傳統分支路由器。基於業務或應用政策、集中政策與裝置管理、VPN 以及零接觸配置等,SD-WAN 可交付動態路徑選擇。SD-WAN 產品基於廣域網傳輸,不因特定運營商而有所差別,並且能跨 WAN 連結建立安全路徑。SD-WAN 既可以基於硬體,又可以基於軟體,可以由企業直接管理,亦可嵌入到管理服務。

由於 SD-WAN 提高了企業廣域網的站點可用性、成本與效能,使用者對 SD-WAN 產品的興趣很高。Gartner 預計 SD-WAN 部署將繼續快速增長,未來三年達到 20% 的年度複合增長率,其主要驅動因素包括更多的應用從私有資料中心轉向公共網際網路、原本轉向混合或僅網際網路 WAN 傳輸的企業正驅動轉向 SD-WAN 產品等。但是,仍面臨著預算不足、分支可用性不足、以及現有 WAN 邊緣產品(防火牆/路由器)已經能夠滿足客戶業務需求等多方面的挑戰。

使用者建議

- 在將應用遷移到公有云、構建混合 WAN、裝置報廢或託管網路服務協議該續簽時,再通過部署 SD-WAN,更新分支機構 WAN 裝置。

- 將不同的供應商/服務提供商列入候選名單,進行相關的試點專案,通過一套完整徹底的流程來選擇 SD-WAN。

- 讓網路安全團隊參與到設計、規劃和實施的過程中,因為 SD-WAN 所支援的混合 SD-WAN 直接影響安全控制的部署,例如防火牆和安全閘道器。SD-WAN 應該與 SASE (安全接入服務邊緣)架構結合起來進行設計。

私有云(Private Cloud Computing)

Gartner 將私有云定義為僅有一個組織使用的雲端計算,或確保一個組織與其他組織完全隔離的雲端計算。作為雲端計算的一種形式,私有云計算的自助服務和使用計量背後是完全的自助服務和自動化,無本地化要求,也無需由企業所有或管理。

私有云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包括資料和應用無法在公有云儲存,或需要在特定地址或本地儲存、公有云服務提供商無法滿足企業的具體需求,以及虛擬化技術、平臺級服務的發展。但是,企業在構建私有云的過程中,面臨著定製化成本高,結構複雜、後期維護和創新壓力大,以及搭建支援現有應用的私有云需要大量非標準工作,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動化水平等挑戰。

使用者建議

- 首先評估第三方產品,儘量避免自己搭建私有云。

- 如果旨在提高 IT 效率或現有應用的現代化水平,建議組織選擇雲使能技術,而非雲本身。

- 首先關注業務和應用需求,以此決定雲服務產品。

- 關注適合雲模式的服務:標準、大容量和自助服務;對敏捷性和擴充套件性有要求的服務,以及短期內的需求。

- 搭建或購買的私有云服務應具備與公有云互操作、整合或向公有云遷移的能力。

- 管理工作範圍應從小範圍開始,根據業務例項擴充套件。

- 積累多雲管理能力,而不是侷限於私有云。

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

Gartner 將雲端計算定義為一種計算方式,在這種計算方式中,可擴充套件、彈性的 IT 能力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以服務的形式交付。

Gartner 認為雲端計算的主要優勢是節約成本,提升效率、敏捷性、速度,激發創新等。每家 IT 公司都有云策略,可能有些策略稱之為“受雲啟發”的策略更為適合。使用者不太可能完全拋棄本地部署,但是從公有云獲取更多服務的趨勢仍在繼續。

雖然雲端計算的熱度高峰已過,但云計算的子類目,例如私有云計算、混合雲以及分散式雲,持續為雲端計算的熱度加持,同時,邊緣、分散式雲、多雲和雲原生。這些概念讓雲端計算持續保持熱度,與此同時雲端計算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包括驅動下一代顛覆。

但是,Gartner 也指出,雲端計算的技術成熟週期已經超越了正常範疇,Gartner 技術成熟曲線並不衡量某種技術或概念的熱度究竟有多大。像雲端計算這樣熱度非常高的名詞,在技術成熟曲線上已經超越了任何概念。“雲”這個概念繼續被不同的供應商和使用者延伸和過度使用。在很多情況下,雲的真實價值被掩蓋或受到損失。

使用者建議

- 要求供應商明確雲端計算。Gartner 對雲端計算的定義和描述會有一定幫助。Gartner 的概念和描述與其他權威機構,如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標準是一致的。

- 審視具體的使用場景和工作負載,將你對雲端計算的理解與潛在的供應商進行匹配,專注於具體的細節而不僅僅是籠統的雲端計算概念。

- 謹防因為錯誤地原因採用雲端計算,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由於炒作,對雲端計算仍然有很多迷思。

超融合(Hyperconvergence)

Gartner 對超融合的定義是將儲存、計算、網路整合到一個系統中,從而降低資料中心複雜度並提升可擴充套件能力。多臺伺服器可以組合為叢集,建立共享的計算和儲存資源池,實現便捷的使用。超融合的銷售模型包括一體機,使用認證硬體軟體交付和服務訂閱。

Gartner 認為超融合架構能夠幫助 IT 領導者有效應對新增業務需求,通過模組化的、小增量的方式實現升級,避免三層基礎設施架構中的大規模升級。對於中型企業來說,超融合可以實現標準化;大型組織的遠端站點需要在本地邊緣基礎設施上實現類似雲的管理效率。對於它們來說,超融合架構擁有獨特價值。

由於超融合簡化管理,降低了組織招聘相關專家的壓力,對於處於動態變化中的組織,業務規劃週期較短,混合雲交付相關的IT規劃週期較長,採用超融合是最好的選擇。超融合市場的主要用例包括:資料中心引領的“混合雲”雲管理、VDI和“邊緣/物聯網”遠端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當部署在超融合基礎架構上時,為縱向擴充套件架構(而不是橫向擴充套件)設計的應用程式不太可能滿足成本/效能預期。同時,對於大型組織而言,超融合部署仍將是另一個需要管理的孤島。

使用者建議

- 對最為看重敏捷性、模組化增長和簡化管理的組織,為混合雲基礎設施實施超融合。

- 建立超融合架構需要滿足幾個需求:計算、網路和儲存更新週期的一致性、整合預算、運營和容量規劃、目前運營中仍有孤島的組織還需要再培訓。

- 對各種故障場景下的指定路由器和網路進行測試,不同狀況下解決方案的差別很大,包括:故障下的效能表現,恢復完全保護狀態的時間以及可容納的故障數量等因素。

- 可以選擇超融合一體機以滿足高容量邊緣部署中向下縮容優化資源的需求。

- 確保叢集足夠大,以滿足單節點和雙節點故障期間的效能和可用性需求,並要求概念驗證測試任何可能存在的效能異常。

雲管平臺(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s)

Gartner 定義雲管平臺(CMPs)為幫助機構管理私有、公有和多雲服務和資源,功能涵蓋配置和編排,服務請求管理,庫存及分類,監控和分析,成本管理和資源優化,雲遷移,備份和災備,以及身份、安全和合規。這些功能可以通過一個單獨的產品或是一套方案來實現,有一定整合度。

企業部署 CMP 平臺(往往是更大產品套裝中的一個部分)以提升敏捷性,降低提供服務的成本,提高服務水平達標的可能性。Gartner 指出近期 CMP 市場聚焦在控制企業過度開支,以及避免安全問題。企業在採用雲服務時應避免這兩個問題。

使用者建議

- 權衡整體的需求,包括縱向的需求: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 (平臺及服務)和 SaaS(軟體即服務)以及橫向的需求:本地、公有云和邊緣。

- 確定首選的服務商模型,再選擇使用原生雲服務還是 CMP。如果使用者重視雲服務提供商的深度,選擇原生雲服務;如果希望跨雲供應商獲得廣度,那麼則選擇 CMP。

- 界定組織的功能需求,再確定功能相關工具的使用。因為沒有一家廠商可以提供整體的雲管理解決方案,使用者需要將雲管理或傳統管理工具進行整合。

- 確保配備 CMP 平臺的運營人員,規劃新的角色,例如雲架構師。

- 開發財務和容量管理的技能。

- 通過多雲管理平臺(MCMP)或材料成本管理系統(MCMS)建立統一的消耗層,從而提升多雲採用模式的聚合、整合、定製和治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74533/viewspace-285526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