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財政的數字新徑,大型政企的雲上座標

naojiti發表於2022-03-31

在目前這個歷史階段,“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可以說是中國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的核心時代紅利。其中,大型政企上雲,充分利用雲端計算帶來的發展動力,是這場科技革命的關鍵所在。

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要求“十四五”期間完善國家電子政務網路,集約建設政務雲平臺和資料中心體系,推進政務資訊系統雲遷移。

在政務系統加速上雲、雲端計算廠商強力擁抱政企市場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大型企業都對雲端計算並不陌生,但對如何利用雲端計算滿足深層次的數字化需求,還有待探索和明確。

2022年1月5日,江蘇省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全省上線啟動儀式在南京舉行。這套系統以華為雲Stack為底座,為江蘇財政提供了滿足行業應用開發,能力和生態共享的全棧雲平臺。

從江蘇省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建設、發展與實踐中,不僅可以看到財政數字化、一體化轉型的諸多價值實踐,同時財政系統的業務、資料特殊性,加之一體化系統本身的技術前瞻性與架構革新性,可以為更廣泛的政企上雲命題提供經驗與參考。

圍繞江蘇省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如何上雲、用雲,其模式探索能帶給產業各界哪些參考,腦極體對話了江蘇省財政廳財政資訊管理中心張駿主任。

(江蘇省財政廳財政資訊管理中心主任張駿)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江蘇在財政上雲、財政數字化中的探索,如何變成大型政企走向“雲深處”的時代座標。

強富美高:江蘇財政的數字新徑

我們都有這樣的常識,如果最大的車透過了一個路口,那麼其他車輛肯定沒有問題。在政企走向雲時代的過程中,財政上雲或許就是這樣一輛“最大的車”。

財政上雲,可以說是政企系統上雲中最複雜、要求最嚴格的一項,而江蘇財政又在中國各省當中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江蘇是絕對意義上的經濟大省,2021年其GDP達到全國第二,人均GDP和財政收入都名列前茅。其財政系統的重要性、複雜性,以及對業務的效率要求也自然不容小覷。

在目前這一發展階段,“強富美高”新圖景成為江蘇的代名詞與發展藍圖。而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都離不開財政的大力支撐,尤其是預算系統的高效配合。

為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構建高效統一的現代財政制度體系,江蘇省從2019年開始啟動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並將其作為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關鍵改革。2022年1月起全面使用一體化系統開展預算執行業務。

據張駿主任介紹,一體化系統的建設和投用可以直觀為江蘇省帶來一系列價值。

自該系統全面上線以來,已有超過四萬家單位、十多萬個使用者接入一體化系統,日均線上使用者近兩萬人。與原先分散建設的模式相比,充分發揮了大集中系統集約和節約的優勢,大幅度節省了建設資金,卻取得了突破性成效。除了大大節約建設成本外,還實現了對財政資金和專案的實時跟蹤、全程追溯、動態預警,這將對未來財政的管理方式的變革,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體化系統在江蘇財政煥發巨大活力,帶來一系列價值的背後,是以雲破局,以技術革新驅動政務效率提升的全新發展方案。

以雲破局:財政一體化系統的挑戰與突破

在一體化系統建設之前,江蘇省各級財政建設了較多業務系統,存在上下資料標準不統一、資料對接困難、系統資源利用率不高等諸多問題。想要打破這樣的資訊孤島局面, 張駿主任認為要重點解決兩大挑戰。

首先,是要做到業務規範的統一,實現資料標準的一致性。在目前階段,財政部已經明確規定了全國統一的財政業務標準與資料規範,這給江蘇省構建一體化財政平臺提供了有效支援。

其次,全省大集中系統必須能夠有效承載各級地方財政的業務執行。過去各地方相對獨立的業務平臺整體資料量較小,併發業務相對可控。而全省集中系統可能需要應對十幾、二十萬的使用者同時上線,這對系統技術能力與應用框架的要求非常高。傳統框架很難支撐財政系統的全省一體化建設。

面對這些挑戰,傳統的以端點建設、部分最佳化為整體的思路已難以適應,江蘇財政決定全面採用先進的雲原生技術,從上雲走向深度用雲。

從架構創新、資料創新、應用創新等諸多方面,華為雲提供的技術能力與支援,都深度契合了江蘇省的財政一體化系統建設需求,實現了面向“雲深處”的協同探索。

協力航海:華為雲的能力與助力

因此 ,從2019年起,江蘇財政聯合華為公司,以一體化、集中化、雲化、數字化、服務化為目標,開展了“江蘇省數字財政”頂層設計,制定了“業務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的規劃。

從頂層設計開始加入專案,提供支援的優點在於,華為雲可以深度釐清江蘇財政的業務訴求與發展期待,雙方不是按圖索驥,而是一同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華為雲結合財政系統的獨特屬性與資料特徵,基於華為雲Stack平臺和雲原生技術,為江蘇財政提供了應用非侵入式的微服務和分散式改造,構建十大技術中臺,滿足行業應用開發及能力、生態的共享,有效推動了服務重用和服務聚合。這套領先的技術架構採用大中臺小前臺解耦,大中臺承載標準化通用能力建設,前臺靈活編排業務流程,極大保證了業務的靈活性,極大提升了江蘇全省各級、各類業務和資料的高併發處理能力,為實現財政全域業務的一體化、集中化鋪平了道路。

在開發生態建設方面,華為雲以軟開云為基礎,將豐富的工具與平臺融入到了一體化方案的建設中,實現應用能夠用起來、管起來,形成良性發展的開發生態,最終構成了1+1+N的業務軟體生態,以江蘇財政為主體,以華為雲提供的平臺為基礎,將N家生態夥伴與軟體開發者引入進來,確保平臺長期發展與業態豐富。

在服務運維方面,華為雲有著服務財政體系、財務體系的豐富經驗,華為公司自身就不斷經歷著全球化、多系統的財務數字化建設。這些經驗能夠有效形成綜合服務與運維支撐能力,幫助一體化平臺良性成長。

整體來看,江蘇財政一體化系統可以成為一個縮影,其經驗能夠為更多政府部門、大型企業的雲化架構革新與資料打通作為參考。在這個過程中,華為雲的技術創新能力、頂層設計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尤為值得注意。

雲上座標:大型政企上雲的經驗與參考

如今,大型政企上雲已經成為一種時代趨勢。各地政府、大型企業討論的往往不是是否上雲,而是如何深度用雲,從中實現自身產業價值的長足、常態化發展。

這個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技術選項躍入視野,也有越來越多的產業供需進行匹配。這個過程中,政企使用者往往容易陷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挑戰,很難準確把握到核心訴求,找到核心發展路徑。

江蘇財政一體化系統的雲上探索,寶貴之處在於其透過大力度的技術革新、完整的頂層設計、長期的發展規劃,探索出了一條值得為政企上雲參考的發展之路。透過與華為雲的緊密合作,江蘇財政一體化系統準確圈定了政企上雲的最關鍵訴求點,並以此形成了一個政企上雲的參考座標。

這個座標,可以總結為透過四重特性來實現政企上雲需求與產業供給的匹配。

1.戰略性。

政企上雲必須優先關注長期發展,以頂層設計和目標導向驅動一系列發展建設,這樣才能明確每一步的成敗利弊,倒推最佳發展方案。這就要求雲端計算供應商具備頂層設計的關鍵能力,明確理解政企發展訴求,懂雲的同時也懂政企,懂業務。

2.先進性。

目前雲端計算產業正處在雲原生、人工智慧驅動產業迭代的週期當中,政企上雲非常關注技術創新帶來的生產力發展。這要求雲端計算企業必須提供具備競爭力的先進技術體系,尤其在關鍵技術上具備完善的合作基座,能夠推動新技術準確落地。

3.生態性。

政企上雲的特殊之處在於,必須要接入龐大豐富的行業開發生態與軟體創新生態。這就要求政企上雲必須考慮後續產業發展,尤其是軟體開發的生態性。明確如何接入生態合作伙伴,如何管理、驗收和激勵軟體生態。這考驗著雲端計算供應體系的平臺建設能力與生態合作能力。

4.服務性。

政企上雲不是一個時間節點,而是一個漫長的戰略發展過程。這其中需要不斷調整、最佳化、升級自身的業務發展方式,這需要雲服務商能夠提供長期服務,並且具備完善的線上線下服務能力,擁有全球化的服務經驗。

如今,政企深度用雲已經成為一道名副其實的綜合題。既考驗政企使用者面對雲時代、智慧時代的綜合能力,也考驗著雲產業的綜合價值。華為雲與江蘇省財政一體化系統的合作,就是一個綜合能力匹配綜合價值的合作,以此構築了一個大型政企走向“雲之深處”的時代座標。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88525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