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BI應該怎麼規劃?每一個資料產品經理必看

環音儀資料發表於2022-01-04

在移動化、大資料浪潮的今天,基於資料做決策應該是每一家公司的標配;每家公司都有專門負責資料的人,也都應該有一個BI部門。


而移動BI,基於手機端隨時隨地進行資料查詢和分析——更是BI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麼移動BI怎麼做?我們按照《使用者體驗要素》中的五個層次來說。


一、戰略層


使用者想要從這個產品中得到什麼東西?尤其是對於管理層,他們想從手機看資料,真正想看的是什麼呢?


1. 觀察指標是否完成


每天的完成值與每天的目標做對比,當月的完成值(完成比)與月目標(完成比)做對比,作用就是一點,看到現狀與目標的差距。


差距有大有小,有正有負,管理層必須一眼就知道現在是好還是壞。


2. 尋找問題原因


發現問題之後,下一步應該做的就是查詢問題原因。一般來說需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進行分析。


橫向如組成這個指標的其中一部分不好,縱向如某一個下級部門不給力,導致整體資料偏低,通過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的分析,基本就可以定位出問題的大致方向了。


3. 接下來怎麼做


察覺到原因之後,就是如何出具解決方案,如何改善資料。


對於傳統公司而言,很多資料,尤其是戰略指標,都有專人跟蹤。就算領導不說,員工也是知道這點的。移動BI可以站在分析的角度給予使用者建議,可以不是具體的,但是最起碼應該給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角度。


二、範圍層


這個產品有哪些功能?都可以幹些什麼?


基於我們對於戰略層的分析,範圍層其實一下子就出來的七七八八了:


首先要有指標概況的功能,讓使用者知道這個指標完成情況;


其次要有指標的結構分析,知道構成這個指標的其他因素完成情況;


還需要有指標的下級部門的完成情況,便於監控每一層級的完成情況;


還需要有相關建議,引導使用者對問題進行解決;


每個指標都需要有月累計的相關資料和當天(或者昨天)的相關資料;月累計和當天(或者昨天)的資料中需要包含的因素有:完成值、完成比、同環比、目標值;


除此之外,公司資料必然涉及到資料許可權,即哪些人可以看到指標,以及可以看到指標的哪個層級,比如總部的可以看到全國資料,但是某一個省區只能看到自己省區的資料;這些都是需要通過資料後臺聯合公司組織架構進行許可權控制。


三、結構層


將上面這些分散的片段組成一個整體,建立產品功能和內容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此產品的功能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可以分為以下幾塊:


1. 入口層級


可以迅速看到指標的完成情況,包含的基本資訊有:當日值、完成比、排名、月累計、月目標,環比上月等。


考慮到指標很多可能會查詢不便,可以將指標進行分類,比如貨量類、時效類、品質類等,不同類別下可以有不同的具體的指標。


為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捷程度,還可以在許可權配置的基礎上,讓使用者自由選擇想看的指標以及想看的順序。


2. 分析層級


點選某一個指標進入該指標的分析層級,這裡面可以分為三部分:時間維度、結構分析、部門分析。


3. 建議層級


根據不同指標的不同情況,在結構分析和部門分析的基礎上,給出建議。


剛開始建議可能會很粗淺,但是隨著考慮的維度的增多以及分析層級的加深,這個建議會越來越具備可信度。


四、框架層


框架層包含介面設計、導航設計和資訊設計三個方面:


介面設計為使用者提供做某些事的能力。做介面設計時,要選擇合適的元素,讓使用者一眼就能看到最重要的東西。


導航設計給使用者提供去某個地方的能力。做導航設計時,要提供網頁之間的跳轉方法,傳達元素與內容之間的關係,傳達內容與頁面之間的關係。


資訊設計是將想法傳達給使用者。資訊設計是將各種設計元素聚合到一起,反映使用者的思路,支援他們的任務和目標,包括視覺、分組等各個方面。


因為涉及到公司機密,具體介面無法放在上面。


五、表現層


表現層是指UI介面,包括字型的大小,導航的顏色,整體給人的感覺。


在這一層,需要綜合內容、功能和審美進行設計,從而滿足其他層面的所有目標。


這部分一般需要UI設計師配合進行設計,此處不做論述。


以上就是設計一款優秀的移動BI必須遵循的規則。但是,移動BI還需要基於APP進行部署,這樣可以省掉自己開發APP的時間和精力。例如國內的BI工具Smartbi,其移動App提供了統一的移動應用功能,包括門戶展示、報表瀏覽、離線儲存和離線瀏覽等,讓你可以更加專注於資料產品的開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85379/viewspace-285060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