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天下先,郵儲銀行“新核心”構建與落地之路

qing_yun發表於2021-10-08

序:魯迅先生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雖然分散式改造在銀行業是大勢所趨,但在國有大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卻是第一個邁出這一步的。

今年4月,郵儲銀行新一代分散式核心系統投產的訊息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這是國有六大行首個落地的分散式金融新核心。雖然分散式架構已經在網際網路IT技術領域廣泛應用並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但在銀行業,目前分散式實踐仍存在不少問題,而以郵儲銀行國有大行的巨大體量構建新核心的難度更是成指數級上升。

郵儲銀行為什麼要迎難而上來構建新核心?新核心構建路徑是怎樣的?最終落地成果如何?相信很多人都比較好奇,IT168基於公開資料的研究整理,希望對同業轉型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百年郵儲的新時代挑戰

郵儲銀行可追溯至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至今已有百年曆史。郵儲銀行依託“自營+代理”的獨特運營模式,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網點數量眾多、地域覆蓋廣闊、服務深度下沉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根據其2020年財報,郵儲銀行有近40000個網點,覆蓋全國99%的縣(市),服務個人客戶超6億戶。

銀行事關民生大計,於國家發展而言,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在數字經濟時代,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大幕早已拉開,目前,中國的銀行業正處於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數字金融生態和生態互聯開放的背景下客戶需求日趨個性化、多元化,郵儲銀行在思考如何通過數字化構建持久和差異化的核心競爭能力。

據悉,郵儲銀行傳統的核心繫統採用經典的大型機+商業軟體搭建而成,支撐了郵儲銀行初期資訊化,電子金融。但隨著金融服務線上化,小額交易頻次越來越高等這些服務場景的變化,對傳統的核心繫統帶來了巨烈的衝擊,尤其在交易熱點時段,現有系統彈性不足,造成交易緩慢,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和郵儲的品牌形象。商業軟體架構與技術封閉,迭代慢,在應對金融創新乏力,無法繼續支撐郵儲銀行向前發展。原有的核心繫統已經到了支撐能力的天花板,因此,新核心的構建迫在眉睫。

在今年華為智慧金融峰會上,郵儲銀行資訊長牛新莊回顧新核心的建設時曾指出:“核心系統是一家銀行的引擎、發動機,打造一個強大的引擎、發動機,才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服務。”他進一步指出,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以使用者為中心,面向使用者體驗,對內提高效率,梳理產品和流程,提升效益。所以,郵儲銀行在2019年,從核心系統入手,構建了新一代核心系統。

構建新核心求破局

2019年年初郵儲銀行開始啟動下一代金融核心的預研,對於新核心的需求目標很明確,一是支援業務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二是突破系統瓶頸,實現自主可控。三是順應分散式等新技術發展,對系統進行升級迭代。四是推動企業級管理升級,助力零售戰略落地。五是支援郵儲銀行未來5至10年的持續發展。

通用計算一直走在IT技術變革的前列,開源成為構建數字世界的基石,已是業界共識。郵儲銀行選擇基於通用計算平臺加開源軟體技術構建分散式基礎IT能力,建設新一代分散式核心系統。

這次重構並不是單純從技術上實現分散式,而是要奠定郵儲未來創新發展的基礎,首先要梳理企業內部流程。郵儲銀行新核心的建設路徑採用業務和技術雙輪驅動,一方面圍繞銀行戰略,通過建模對業務進行重新梳理,建立模型資產庫,對業務進行抽象,模組化,元件改造,達到樂高模式,按需快速構建。另一方面以分散式技術進行技術支撐。在技術層面,對建模的業務模型庫,在分散式技術平臺上進行實現,包括運維,全鏈路跟蹤,分庫分表資料儲存,底層資料庫採用國產開源資料庫openGauss。

“我們郵儲銀行是國有大型銀行,我們有使命和擔當,我們要用一種國產的開源的資料庫,推進基礎軟體的國產自主可控。”牛新莊在大會上說道,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專案團隊進行了多輪論證。在加強分散式資料庫本身的企業級能力等方面,郵儲銀行的本次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圖片來源於“郵儲銀行”公眾號

據悉,新核心系統設計為分散式架構、單元化部署,通過水平拆分方式承載業務。採用微服務、容器化、AI和DevOps等領先的IT技術,同時在底層資料資產通過多個分庫分擔不同業務單元壓力,分解和稀釋了系統對單個單元或分片資料庫的效能等方面需求,避免單機效能瓶頸,支撐當前高併發的業務場景。每個標準部署單元擁有同樣的軟硬體結構,只是儲存不同客戶的業務資料。未來當客戶增加時,只需要複製新的 “部署單元”,就可以簡便、快速地進行系統資源的擴充套件,從而快速提升整體系統處理能力。

新核心系統整體上遵循平滑切換、有序上線的原則,2020年5月,進行基於鯤鵬硬體產品、openGauss資料庫等軟硬體原型驗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郵儲銀行基於鯤鵬全棧打造的新一代分散式新核心系統陸續投產,2021年4月18日,整體技術平臺上線,開始接入生產系統進行映象驗證,7月上線分散式運維繫統,利用AI技術解決海量節點帶來的運維複雜度。

郵儲銀行分散式新核心系統投產以來,效果顯著,新核心系統整體效能提升了100%,全域性路由查詢能力提升了50%,插入/更新能力提升了10%。新核心系統將於2022年3月份全量投產,未來將支援郵儲日均20億筆的交易和創新業務的發展。“這充分地證明,國產資料庫在效能上,我們毫不遜色的。”牛新莊在大會分享時說道。

為什麼是openGauss

從投產的結果來看,基於通用計算平臺加開源軟體技術構建新核心這條路選對了,但是通用計算平臺和開源軟體有很多選擇,這裡依然有很多疑問,為什麼在核心資料管理採用openGauss?而非歷史更悠久的MySQL或PostgreSQL?openGauss開源時間不長,市場驗證少,是什麼打動了郵儲銀行?

在選型時,主要考慮產品與方案的技術領先性、生態成熟度、可參照商用性況、人才可獲得性幾個方面,而鯤鵬全棧生態完全滿足其需求。

鯤鵬處理器具有多核高併發,結合尤拉(openEuler)作業系統和openGauss資料庫等基礎軟體產品,充分釋放全棧算力,為客戶帶來領先的極致效能。其次,鯤鵬計算產業生態蓬勃發展,已有3500多個合作伙伴,超1萬個解決方案,覆蓋金融,運營商,政府,製造,能源,交通等主流應用場景。在人才方面,21年已聯合教育與72所高校合作,推出鯤鵬智慧基座,推動進高校,進課堂。未來3年將有500所高校開展鯤鵬人才培養。而openGauss無論在x86還是鯤鵬上的效能對比MySQL和PostgreSQL均大幅領先,有高於其1倍多的效能優勢,這得益於openGauss先進的核心根技術突破。在解決現有開源產品技術痛點的同時,不斷創新。且在華為內部經過驗證,openGauss開源之前,在華為內部的電信產品中已經應用了十幾年,支撐了全球近百個運營商,幾十億使用者的基礎通訊服務。海量使用者長時間的打磨,不斷促進openGauss的成熟。

更重要的是openGauss通過開源方式向業界貢獻後,以其領先的核心技術和蓬勃、成熟的生態,迅速吸引了國內大量的企業加入社群,不斷向社群回饋,使開源產品更加成熟。同時12傢伙伴加入商用發行行列,為客戶提供商用產品和專業服務。據悉,郵儲銀行作為openGauss社群理事會成員單位,承擔著Committer角色,不但把openGauss應用到自身的核心繫統中,同時積極向社群反饋問題,提出優化建議,促進openGauss更加成熟,貢獻開源,發展開源。

回首郵儲銀行分散式新核心的建設之路,對郵儲銀行自身和業界意義重大。對郵儲銀行而言新核心不僅僅是一個領先的業務創新平臺,更是一個未來發展的核心引擎;對業界來講新核心實踐更是一次金融核心系統技術變革的嘗試,積累了寶貴的可借鑑的經驗。同時也顛覆了業界對核心建設的認知:銀行IT技術也可以是既穩定又技術領先的代表。魯迅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郵儲銀行作為利用通用計算+開源軟體搭建核心系統的先行者,為後來者開拓了一條可行的創新路。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25873/viewspace-279495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